《孫中山破陋習》(精選14篇)
《孫中山破陋習》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56
教學目標:
1 理解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讓學生知道纏足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的嚴重傷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4課——生齊讀課題:《孫中山破陋習》
2、通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孫中山破了什么陋習?(纏足陋習)
3、孫中山為什么要破纏足陋習?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我們這節課要弄懂的問題。
二、精讀感悟:
(一) 學習第1自然段
1、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孫中山的姐姐。板書:姐姐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姐姐。。ǔ鍪镜1自然段)
2、學生認真閱讀。
3、通過讀書,大家了解孫中山的姐姐了嗎?誰能用下面的句式來說說?
出示句式:從“ ”這句話,我知道孫中山的姐姐是一個 的姐姐! ≈该f。 ( 愛勞動、不怕吃苦、活潑可愛等)
4、 如果你有這樣一位好姐姐,你喜歡她嗎?真的?老師只要聽你們讀讀這一段就知道了,誰來讀?出示。指名讀 ( 哦,是真的喜歡。R讀
(二)學習第2——7自然段
1、過渡: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感到你們是真的非常喜歡這樣一個活潑能干的姐姐。就是這樣一位好姐姐卻因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而變得痛苦萬分,什么事呢? 生答,師板書:被迫纏足
2、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2~7自然段,并按要求劃出有關句子。
出示要求:用“——”畫出孫中山看到的情形;
用“——”畫出孫中山反對媽媽給姐姐纏足的理由;
用“﹏﹏”畫出媽媽給姐姐纏足的理由。
3、學生按要求閱讀課文。
4、交流:
a、(1)誰來說說孫中山看到的情形?指答。
。2)出示第2小節,齊讀。思考:這一自然段中哪個情景最傷孫中山的心?
( 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
。3)姐姐為什么如此痛苦?抓住重點詞“長長的”、“一道又一道”體會,讀好這句話!“鍟和纯
(4)你知道哪些關于纏足的情況,出示小腳圖。
。5)指導讀好這段話。知道了這些情況,你認為怎樣才能把這一段讀好呢?
出示。各人試讀,指讀,齊讀。
b、(1)看著這樣的情景,孫中山和媽媽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樣爭的。
。2)出示3—6小節,指讀。
。3)下面我們來開展一次小小的辯論會。男同學代表孫中山的意見:女孩子不要纏足。女同學代表媽媽的意見:女孩子要纏足,雙方各自說出各自的理由。
。4)辯論。
(5)通過辯論,你們更贊成誰的意見,為什么?
△ 纏足確實讓姐姐非常痛苦,姐姐再也不能下地干活,從此再也聽不到姐姐的歌聲了! “鍟簣詻Q反對
△ 媽媽在說話時嘆了一口氣,顯得無可奈何,從媽媽的神情語氣中看出,媽媽也不贊成纏小腳,但是她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很深,沒有辦法擺脫,她也是一個受害者呀!
6 爭論的結果怎樣?
比較句子: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這兩句話哪一句好?從“含著眼淚”這個詞語,你看出了什么?
△ 因為媽媽知道孫中山說話有理,卻不能照著他的話去做,心情很難受,用“含著眼淚”這個詞語,寫出了當時媽媽無奈的心情。
5、分角色朗讀! 孫中山:生氣、堅定的語氣
△ 媽媽: 無奈的語氣
6、還是孩子的孫中山雖然心里又急又氣,卻毫無辦法。他被媽媽推出了房門。看,出示圖:
、 分析畫面。
畫面有哪兩個人?屋子里坐著的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站的是什么人?他神情態度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此時的他會想些什么?
② 小結圖意:
畫面上有孫中山和他媽媽兩個人。屋子里坐著的是媽媽,她正在給姐姐纏足。屋子外面站著的是孫中山,他眉毛豎起,兩手叉腰,頭部側向一邊,好像在聽著他姐姐的哭喊聲。
7、
當時不管孫中山如何想,如何反對都無濟于事,姐姐照樣被迫纏了小腳。此后的幾個月,出示第7自然段,引讀!霸僖矝]有——再也沒有——”可見,纏足陋習給姐姐帶來了無法想象的痛苦,孫中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
出示比較: 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為什么好?
△ 下面一句多了“深深地”和“幼小”兩個詞語,比上面一句好,它說明孫中山幼年時受到這件事打擊的程度很深,將永遠不會忘記。
(三)學習第8小節
1 過渡:孫中山發現,是纏足陋習奪走了姐姐的快樂和幸福:隨著年齡的增長
,孫中山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封建纏足陋習,給包括姐姐在內的千千萬萬的中國婦女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所以后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首先廢除的就是這個……..(引答)
這可是什大快人心的事,同學們再讀這一自然段。出示這一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
1、如果沒有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同學也許正在被纏足;如果沒有孫中山,你們的奶奶、媽媽也許早已被纏足;如果沒有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老師包括傅老師也許早已被纏足。纏足陋習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到孫中山手上才廢除,這對解除婦女的痛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時,你想對孫中山爺爺說些什么呢?
出示銅像圖
2、
廢除纏足陋習這件事反映了孫中山反對封建陋習的革命精神。,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孫中山先生推翻清朝政府,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勞偉大。人民為了紀念他,為他立了銅像,他的形象多么高大。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題。
四、作業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五、 板書:
孫中山破陋習
姐姐 被迫纏足 痛苦
孫中山 堅決反對 廢除
(搜索課題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地址 www.jcsycorp.com)
《孫中山破陋習》 篇2
。ǖ谝徽n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孫中山先生嗎?他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從小就反對封建習慣勢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講他的這方面的故事的。
二、揭示課題:
、卑鍟n題:孫中山破陋習
、步忉屨n題:
⑴出示孫中山先生像。
、坪喗閷O中山。
⑶陋習: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習俗。
三、初讀指導
⒈學習生字詞。
⑴給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茣x生字。
、抢斫庀铝性~語的意思。
空閑 廢除 纏足 痛苦
⒉檢查自學情況。
、懦鍪驹~語。
孫中山 挑柴 罪 纏足 空閑
、浦该x詞語。要求:讀準字音。
、橇私庠~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纏足 廢除
⑷讀生字詞。
四、寫字指導:
⒈指導要點:
孫:偏旁最后一筆是"提"不是"橫"。
閑:外部的"門"各筆之間均不連筆。
纏:右部上端不能少寫一"點"。
⒉各人用鋼筆描紅。
五、布置作業:
、弊x、抄詞語。
、簿氉x課文。
、乘伎迹赫n文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用那幾個自然段寫了這件事?試著從事前、事件經過、事后這三方面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24、孫中山破陋習(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學會默讀,講述故事。
2、掌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孫中山對纏足這一封建陋習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 學 過 程
一、聽寫詞語。
二、學習課文:
⒈指名讀課文。
、仓该颜n文分為三部分。
、撤植糠种v讀。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胖该x
⑵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什么?
你們看,孫中山的姐姐事怎樣的一個女孩兒?(能干、活潑的女孩子)
⑶小結:
第一部分主要講孫中山有一個能干、活潑的姐姐。
、三R讀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胖该x。
、七@七個自然段講的事一件什么事?(講的是孫中山反對媽媽給姐姐纏足的事)
⑶這件事事怎么發生的?齊讀第二自然段。(板書:痛苦、流淚)想象一下當時的境界。
為什么姐姐這么痛苦、流淚?請比較下面兩句話。
出示:媽媽正用一根布條,給姐姐纏足。
媽媽正用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給姐姐纏足。
比較:這兩句意思有什么不同?那一句好,為什么?
、瘸鍪就队捌笇Э磮D。
①分析圖片。
畫面上哪兩個人?屋子里坐著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面站著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情態度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
②小結圖意。
、蓪O中山看到姐姐纏足痛苦流淚,感覺怎樣?他向媽媽提出什么意見,媽媽是怎么說的?請齊讀第3、4自然段。
、購牡谌匀欢慰,孫中山反對給姐姐纏足的理由是什么?(姐姐受罪、不能干活)
、谒驄寢屘岢龇磳σ庖姡瑡寢屖窃趺凑f的?
、蹕寢尀槭裁磭@氣?可是媽媽又不能不這么做,為什么?說明了什么?
、蕦O中山聽了媽媽的話以后又是這么同媽媽爭辯的?有用嗎?
齊讀第5、6、7三個自然段。
、藢O中山同媽媽爭辯沒有用?那么結果怎么樣?這件事使孫中山感到怎么樣?請齊讀第8自然段。
結果姐姐變得這么樣了?
⑻小結:
這一部分講的是孫中山反對給姐姐纏足的事。
、妄R讀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敝该x。
、"辛亥革命成功"是這么回事?(教師介紹:辛亥革命)
、"首先廢除"纏足陋習,表現了孫中山怎么樣的精神?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義?
⒋看書上的插圖。
教師講述:孫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勞偉大。人民為了紀念他為他立了銅像。
⒌小結。
這一部分講的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廢除了纏足陋習。
⒍齊讀第3部分。
三、總結:
這篇文章寫的是孫中山小時候看到姐姐被纏足帶來的痛苦,在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廢除了纏足陋習的事,表現了他對封建勢力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四、作業:
、蹦x全文:練習講說這個故事。
⒉指名說這個故事,師生評議。
⒊同座二人練習。
教學反思
練習8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以跟岳飛墓有關的內容進行學用字詞句的練習。
2、讀讀背背成語和古詩。
3、寫好全包圍、半包圍結構的字鋼筆字。
教 學 過 程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苯虒W第一部分。
、配浵耧@示:岳飛墓和對聯。
、茖W生查字典。
⑶指名說所查找的答案。
、步虒W第二部分。
、耪垖W生說說查找到的資料的內容及是通過何種方式獲取的。
、圃僦该x對聯,說說感受。
二、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睂忣}:指名讀題目,弄清本題要求。
、步虒W第一部分。
、艑W生自由讀八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平處煼蹲x,學生自由讀。
、切〗M合作學習,大體了解八條成語的意思。
⑷練習:自由朗讀,同桌練習背誦。
、煞答仯杭w齊背,指名讀。
、辰虒W第二部分。
、耪垖W生自讀,要求讀準字音。
、浦该囎x,教師正音。
、墙處煼蹲x,請學生邊聽邊想詩意。
⑷教師結合插圖說:古詩《梅花》生動地描寫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節里獨自開放的情景,贊揚了梅花不畏嚴寒的堅強品質。
⑸練習:學生邊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情境,邊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練習背誦。
⒋反饋。
、判〗M檢查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并有一定的語調,讀出古詩的韻味,注意停頓和節奏。讀得不正確隨時糾正,好的予以表揚。
⑵小組匯報朗讀。
、亲杂墒熳x,背誦。
⑷指名背誦,表揚當堂背誦的學生。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⒈認識要寫的字。
、蔡釂枺核鼈兎謩e是什么結構的字?
、橙绾尾拍軐懞盟鼈兡?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小建議”吧:包圍的外框不要寫得太滿。
⒋指導觀察:在田字格里觀察這三個字,注意間架結構和布局。(強調:里面部分不要寫得太大或太小。左右的空間、上下的空間要基本相等)
⒌學生練寫鋼筆字,教師提示握筆方法和坐姿,巡視指導。
、墩故緦懙煤玫淖,并指出描、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及時進行矯正性訓練。
教學反思
練習8(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說說寫寫——請假條。
2、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鉤”。
教 學 過 程
一、教學第四題:說說寫寫
、睂忣}
、沤沂菊f說寫寫的題目:請假條。
、茙椭鷮W生弄懂本次說說寫寫的要求:學寫請假條,知道請假條的格式,了解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寫請假條。
、仓笇А
、耪垖W生默讀課本上的要關內容,邊讀邊想謝哲平在什么情況下寫了請假條。
、浦该f。
、菤w納出請假條的格式。
小組合作學習:自學謝哲平寫的請假條,然后討論出請假條的格式。
⑷匯報,教師總結。
寫請假條要注意格式規范:在第一行的中間寫上“請假條”。正文部分的第一行頂格寫上自己對收請假條人的稱呼;自第二行空起開始寫請假的原因及要請多長時間:在請假條的右下角要署上請假人的姓名,在下面的一行要寫清楚寫請假條的時間。
⑸想想在生活中還有什么情形需要寫請假條。
、尘毩。
、沤處熃o學生創設一個情境,請學生練寫。
、茖W生寫,教師巡視,注意指導。
⑶選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習作展出,請學生相互評價,提出修改意見,進一步熟悉請假條的格式和寫法。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眲倓偩殞懥虽摴P字,我們再來學寫毛筆字。今天我們學習“鉤”的寫法。指導:鉤有“橫鉤”和“豎鉤”。
⒉教師書寫橫鉤,指導運筆方法:左低右高宜稍長,至“鉤”處向左下鉤出。
學生練習書寫橫鉤。
⒊教師書寫豎鉤,指導運筆方法。
在豎中線居高處起筆,運筆方法同“豎”,下行至“鉤”處微向左下挫筆,再提筆鋒向上縮筆,得勢后快速向左上鉤出,出鉤宜短。
學生練習書寫豎鉤。
教學反思
《孫中山破陋習》 篇3
【教學要求】
、睂W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⒉學會默讀,講述故事。
⒊掌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孫中山對纏足這一封建陋習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具準備】
孫中山掛圖、插圖、投影片、詞卡。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孫中山先生嗎?他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從小就反對封建習慣勢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講他的這方面的故事的。
二、揭示課題:
、卑鍟n題:18 孫中山破陋習
⒉解釋課題:
⑴出示孫中山先生像。
⑵簡介孫中山。
⑶陋習: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習俗。
三、初讀指導
⒈學習生字詞。
、沤o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⑵會讀生字。
、抢斫庀铝性~語的意思。
空閑 廢除 纏足 痛苦
、矙z查自學情況。
、懦鍪驹~語。
孫中山 挑柴 罪 纏足 空閑
⑵指名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
⑶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纏足 廢除
⑷讀生字詞。
四、寫字指導:
、敝笇бc:
孫:偏旁最后一筆是"提"不是"橫"。
閑:外部的"門"各筆之間均不連筆。
纏:右部上端不能少寫一"點"。
、哺魅擞娩摴P描紅。
五、布置作業 :
、弊x、抄詞語。
、簿氉x課文。
、乘伎迹赫n文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用那幾個自然段寫了這件事?試著從事前、事件經過、事后這三方面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學習課文:
、敝该x課文。
⒉指名把課文分為三部分。
、撤植糠种v讀。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胖该x
⑵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什么?
你們看,孫中山的姐姐事怎樣的一個女孩兒?(能干、活潑的女孩子)
⑶小結:
第一部分主要講孫中山有一個能干、活潑的姐姐。
、三R讀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⑴指名讀。
、七@七個自然段講的事一件什么事?(講的是孫中山反對媽媽給姐姐纏足的事)
、沁@件事事怎么發生的?齊讀第二自然段。(板書:痛苦、流淚)想象一下當時的境界。
為什么姐姐這么痛苦、流淚?請比較下面兩句話。
出示:媽媽正用一根布條,給姐姐纏足。
媽媽正用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給姐姐纏足。
比較:這兩句意思有什么不同?那一句好,為什么?
、瘸鍪就队捌笇Э磮D。
①分析圖片。
畫面上哪兩個人?屋子里坐著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面站著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情態度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
、谛〗Y圖意。
、蓪O中山看到姐姐纏足痛苦流淚,感覺怎樣?他向媽媽提出什么意見,媽媽是怎么說的?請齊讀第3、4自然段。
、購牡谌匀欢慰,孫中山反對給姐姐纏足的理由是什么?(姐姐受罪、不能干活)
、谒驄寢屘岢龇磳σ庖,媽媽是怎么說的?
、蹕寢尀槭裁磭@氣?可是媽媽又不能不這么做,為什么?說明了什么?
⑹孫中山聽了媽媽的話以后又是這么同媽媽爭辯的?有用嗎?
齊讀第5、6、7三個自然段。
、藢O中山同媽媽爭辯沒有用?那么結果怎么樣?這件事使孫中山感到怎么樣?請齊讀第8自然段。
結果姐姐變得這么樣了?
、绦〗Y:
這一部分講的是孫中山反對給姐姐纏足的事。
、妄R讀第二部分。
三、布置作業 :
、弊x課文,練習講述整個故事。
、矎土暋
第三課時
一、講述課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敝该x。
、"辛亥革命成功"是這么回事?(教師介紹:辛亥革命)
、"首先廢除"纏足陋習,表現了孫中山怎么樣的精神?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義?
⒋看書上的插圖。
教師講述:孫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勞偉大。人民為了紀念他為他立了銅像。
⒌小結。
這一部分講的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廢除了纏足陋習。
⒍齊讀第3部分。
二、總結:
這篇文章寫的是孫中山小時候看到姐姐被纏足帶來的痛苦,在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廢除了纏足陋習的事,表現了他對封建勢力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三、作業 :
、蹦x全文:練習講說這個故事。
、仓该f這個故事,師生評議。
、惩司毩。
《孫中山破陋習》 篇4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抓住關鍵詞理解課文內容,并進行感情朗讀.
2,通過文本的閱讀,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體會孫中山對纏足這一封建陋習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中感悟纏足給人帶來的傷害,體會孫中山內心的憎恨與不滿以及破除陋習的決心.
教學準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教 學 設 計
二度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檢查,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孫中山破陋習,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說說課題的意思 板書:陋習
3,面對充滿封建色彩的惡習,孫中山,媽媽及姐姐又是怎樣的態度呢
二,研讀文本,感悟形象
1,請同學們輕輕翻開課本,認真默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孫中山,媽媽及姐姐態度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從中讀出了什么
2,剛才看同學們讀得那么認真,那么投入,我想三個人物的形象肯定印在了你的腦海中.下面一起來交流你讀書的收獲.
(1)評:你真會讀書!一下子就走進了孫中山的內心世界.來,一起來感受孫中山當時的心情.
(2)那孫中山為何這么生氣,這么心疼呢 你從哪兒知道的
評:是啊!凡是一個有同情心的人都會為纏足的場景深深震撼!
一雙運動自如的腳,面對長長的布條,遭受嚴嚴實實的纏繞,那將是怎樣的折磨啊!請你來讀一讀孫中山親眼目睹的讓人揪心的一幕!
評:裹腳布不夠長!
繼續交流描寫孫中山對纏足態度的語句.
(3)這句話中的感嘆號引起了我的注意,體會到里面包含著的深刻含義,那你從中讀出了什么呢
來,我們一起來為孫中山吶喊!
過渡:面對兒子的質問,媽媽又是怎樣的態度呢
(1)評:你真會學習!能抓住重點詞來理解人物的心情.
面對兒子的質問,媽媽真的很無奈;面對這一封建陋習,媽媽無奈地順從了.讓我們來讀出媽媽的無奈吧!
(2)媽媽復雜的心情還從哪兒可以知道
(3)比較句子,投影出示: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4)出示課文插圖,媽媽忍痛把孫中山推出房門后,會在屋內干什么 可能會對姐姐說些什么 姐姐會怎樣 孫中山又是怎樣的表現呢
評:媽媽的無奈與痛苦,姐姐無力的哭喊與哀求,孫中山的憤怒與反抗,讓人心情沉重.來,把我們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過渡:那深受纏足陋習之害的姐姐又是怎樣的呢
(1)師:姐姐的眼淚讓人心疼,誰能讀好這句話
(2)投影出示第七節
姐姐的笑臉不見了,歌聲沒有了,肉體和內心的痛苦時時折磨著姐姐.孫中山感到十分心痛.來把我們對姐姐的同情讀出來吧!
(3)纏足讓姐姐痛苦不堪,那想不想看看纏足前的姐姐
投影出示第一節
(4)讀了這段話,你讀出了什么
(5)纏腳后呢
(6)師:一道又一道的布條裹住了靈活自如,擲地有聲的姐姐的雙腳,長長的布條裹住了活潑開朗的姐姐的心靈,封建勢力的摧殘讓人壓抑,讓人心碎,讓人痛恨!一起再來看看纏足前后姐姐鮮明的變化吧!
(7)姐姐的變化讓人心痛不已,相信你讀了下面這段文字后,對纏足會有更深的體會.
(8)出示相關的文字資料及纏足后的小腳.
請同學們看投影,這就是纏足后的婦女的小腳.美其名曰的"三寸金蓮"背后是婦女的血淚堆砌成的.
(9)讀了資料,看了圖片,你又有什么想說的
(10)把這些感受寫在你的臉上,融進你的心里吧!
(11)師:當時,不管孫中山如何想,如何反對,都無濟于事,想想姐姐原來——可是,姐姐被纏小腳了.以后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再也沒有聽到——可見,纏足陋習給姐姐帶來了無法想象的痛苦.孫中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這件事深深地——
(1)孫中山的姐姐因為遭受纏足陋習的折磨而痛苦不堪,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這種凄慘的場面深深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因而,孫中山辛亥革命當了臨時大總統后,他首先——
三,總結全文,深化形象
出示孫中山的銅像
當纏足陋習廢除后,全國婦女歡欣鼓舞,歡慶自己的身心獲得了解放,深深感謝為他們帶來幸福的孫中山先生,由此,孫中山被尊稱為"國父".這就是為中國婦女帶來幸福的人民大總統,他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被世人所敬仰.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人民的總統,民族大總統吧!
四,作業超市
齊讀課題
各自交流:孫中山破除纏足的惡習.
學生按"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的默讀要求讀課文,根據要求畫出相應的語句.
1,關于孫中山
·孫中山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便對媽媽說:"你為啥要姐姐受這份罪呢 姐姐纏了腳,還能下田干活嗎 "從這兩個反問句中,能讀出孫中山對媽媽給姐姐纏足的行為很生氣,對姐姐受罪的心疼.
(1)指名讀(2人),男生齊讀.
(2)指名讀第二節.
(3)看見媽媽用一跟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裹腳,覺得媽媽心腸好硬;看到姐姐被纏得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覺得姐姐好可憐,他的心里好像被針扎一樣難受.
(4)朗讀第二節,突出"長長的","一道又一道",體會姐姐遭受來自肉體及內心的痛苦.
先指名讀,再齊讀.
·"既然知道纏小腳不好,就不該去做.別人笑話怕什么!"
(1)這個感嘆號中說明孫中山對纏足陋習很憎恨.
(2)說明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反抗精神.
(3)指名男生讀,齊讀.
2,關于媽媽
媽媽嘆了口氣說:"孩子,我也知道纏小腳不好,可這是祖宗留下來的呀!女孩子不纏小腳會被人笑話的."媽媽非常無奈,從"嘆氣","祖宗留下來"可以看出來,因為媽媽也是這么過來的.
指名女生讀,然后齊讀.
"你年紀還小,還不懂得這些事."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媽媽非常心疼姐姐,從"含著眼淚"可以看出來.
(1)指名讀這兩句話,然后進行比較.
第一句話讓我們體會到了媽媽的無奈與不忍.第二句話卻感受不到這樣的復雜內心.
(2)齊讀第五節.
(3)看圖想象屋內,屋外的情景.
生:媽媽一邊抓住姐姐亂蹬的腳,一邊說:"孩子,你就認命吧!"
生:媽媽流著淚說:"孩子,我也沒辦法啊!忍一忍,一切都會過去的."
……
生:姐姐抓住媽媽的手,使勁掙扎,但無濟于事,一切反抗都是徒勞.
……
生:孫中山聽著屋內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聽著媽媽的無奈的嘆息,憤怒地兩手*腰……
(4)齊讀第五節.
3,關于姐姐
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
(1)姐姐的雙腳被長長的布條一道又
一道地裹著,真的是鉆心的疼.
(2)從姐姐的"眼淚直往下流"體會到姐姐疼痛難忍.
(3)指名讀,齊讀.
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1)兩個"再也沒有"可見姐姐飽受纏足之苦,生活再也沒有了歡樂.
(2)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當時孫中山的家里很窮,他的姐姐一點兒也不怕吃苦,洗衣,燒飯,插秧,挑柴,洋樣活兒都干.空閑時,姐姐就陪孫中山一起玩.孫中山最愛聽姐姐唱歌,姐姐也經常唱給他聽.
(1)指名讀.
(2)交流:姐姐原來勤勞,能干,活潑,過著雖苦但無憂無慮的日子.
(3)女生齊讀.
(4)男生讀第七節.
(5)齊讀第一節和第七節.
最殘忍的刑罰
"小腳一雙,眼淚一缸".中國歷史上最殘忍,時間最長,迫害人最多的"刑罰"要算是給婦女纏足了.女子纏足約從四五歲開始,講究的人家挑八月二十四日這天給女孩裹小腳.纏時先將腳拇趾以外的四趾屈于足底,用白棉布條裹.等腳型固定后,穿上"尖頭鞋",白天家人挾之行走,以活動血流,夜間將裹腳布用線密縫,防止松脫.到了七八歲時,再將趾骨彎曲,用裹腳布捆牢密縫,以后日復一日地加緊束縛,使腳變形,最后只靠趾端的大拇趾行走,要纏到 "小瘦尖彎香軟正"才算大功告成..纏足要受盡痛苦,不纏足則也許會付出更慘重的代價.
(6)學生各抒己見.
(7)齊讀第一,第七小節.
學生引答.
齊讀最后一節.
1,了解舊社會存在的其它陋習,把了解到的寫下來.
2,搜集孫中山不同時期的故事,辦一期手抄報.
《孫中山破陋習》 篇5
【教學要求】
、睂W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矊W會默讀,講述故事。
、痴莆照n文主要內容,體會孫中山對纏足這一封建陋習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具準備】
孫中山掛圖、插圖、投影片、詞卡。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孫中山先生嗎?他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從小就反對封建習慣勢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講他的這方面的故事的。
二、揭示課題:
、卑鍟n題:18 孫中山破陋習
、步忉屨n題:
、懦鍪緦O中山先生像。
⑵簡介孫中山。
⑶陋習: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習俗。
三、初讀指導
、睂W習生字詞。
、沤o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⑵會讀生字。
、抢斫庀铝性~語的意思。
空閑 廢除 纏足 痛苦
、矙z查自學情況。
、懦鍪驹~語。
孫中山 挑柴 罪 纏足 空閑
⑵指名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
⑶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纏足 廢除
、茸x生字詞。
四、寫字指導:
⒈指導要點:
孫:偏旁最后一筆是"提"不是"橫"。
閑:外部的"門"各筆之間均不連筆。
纏:右部上端不能少寫一"點"。
、哺魅擞娩摴P描紅。
五、布置作業:
、弊x、抄詞語。
、簿氉x課文。
、乘伎迹赫n文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用那幾個自然段寫了這件事?試著從事前、事件經過、事后這三方面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學習課文:
、敝该x課文。
⒉指名把課文分為三部分。
、撤植糠种v讀。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⑴指名讀
、七@一自然段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什么?
你們看,孫中山的姐姐事怎樣的一個女孩兒?(能干、活潑的女孩子)
、切〗Y:
第一部分主要講孫中山有一個能干、活潑的姐姐。
⑷齊讀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胖该x。
、七@七個自然段講的事一件什么事?(講的是孫中山反對媽媽給姐姐纏足的事)
、沁@件事事怎么發生的?齊讀第二自然段。(板書:痛苦、流淚)想象一下當時的境界。
為什么姐姐這么痛苦、流淚?請比較下面兩句話。
出示:媽媽正用一根布條,給姐姐纏足。
媽媽正用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給姐姐纏足。
比較:這兩句意思有什么不同?那一句好,為什么?
⑷出示投影片,指導看圖。
①分析圖片。
畫面上哪兩個人?屋子里坐著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面站著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情態度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
、谛〗Y圖意。
、蓪O中山看到姐姐纏足痛苦流淚,感覺怎樣?他向媽媽提出什么意見,媽媽是怎么說的?請齊讀第3、4自然段。
、購牡谌匀欢慰,孫中山反對給姐姐纏足的理由是什么?(姐姐受罪、不能干活)
、谒驄寢屘岢龇磳σ庖,媽媽是怎么說的?
、蹕寢尀槭裁磭@氣?可是媽媽又不能不這么做,為什么?說明了什么?
、蕦O中山聽了媽媽的話以后又是這么同媽媽爭辯的?有用嗎?
齊讀第5、6、7三個自然段。
⑺孫中山同媽媽爭辯沒有用?那么結果怎么樣?這件事使孫中山感到怎么樣?請齊讀第8自然段。
結果姐姐變得這么樣了?
、绦〗Y:
這一部分講的是孫中山反對給姐姐纏足的事。
、妄R讀第二部分。
三、布置作業:
、弊x課文,練習講述整個故事。
、矎土。
第三課時
一、講述課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敝该x。
⒉"辛亥革命成功"是這么回事?(教師介紹:辛亥革命)
⒊"首先廢除"纏足陋習,表現了孫中山怎么樣的精神?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義?
、纯磿系牟鍒D。
教師講述:孫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勞偉大。人民為了紀念他為他立了銅像。
、敌〗Y。
這一部分講的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廢除了纏足陋習。
、洱R讀第3部分。
二、總結:
這篇文章寫的是孫中山小時候看到姐姐被纏足帶來的痛苦,在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廢除了纏足陋習的事,表現了他對封建勢力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三、作業:
、蹦x全文:練習講說這個故事。
⒉指名說這個故事,師生評議。
⒊同座二人練習。
《孫中山破陋習》 篇6
【教學要求】
⒈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矊W會默讀,講述故事。
⒊掌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孫中山對纏足這一封建陋習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具準備】孫中山掛圖、插圖、投影片、詞卡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師述: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4課,(指屏幕)我們一起跟老師寫一遍題目。
2、齊讀課題。
二、檢查復習。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
1、你們知道什么叫“陋習”,課文中的陋習指什么?(陋習是指壞的、不好的不文明的習慣。課文指纏足。
2、還了解到孫中山的姐姐原先是個怎樣的女孩子?
填空:孫中山的姐姐原先是( )。
。ㄓ智趧谟只顫 既愛勞動又愛唱歌 又活潑又能干)
3、小結:看來,大家上節課學得不錯。希望今天能超過前天。
二、精讀課文,質疑問難(第七自然段)
過渡:大家已經知道孫中山有個又活潑又能干的姐姐,真讓人羨慕,但好景往往不長,讀讀課文這一部分,看看情況發生了什么變化。
1、自由輕讀第七自然段。
交流,強調兩個“再也沒有”
讀了這一自然段,你迫切地想知道什么呢?
2、學生質疑,老師篩選出比較有價值的問題并出示:
、艦槭裁丛僖部床坏浇憬愕男δ,聽不到姐姐的歌聲?
、七@件事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靈?
3、同學們能提出這么有價值的問題,真不錯。要想解開你心中迷團,就得細讀課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
三、整體感知(第二~第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第六自然段。
先思考:問題1,孫中山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臉, 聽不到姐姐的歌聲?
2、學生交流。(媽媽要姐姐纏足。)
板書:姐姐纏足
四、精讀課文2--6節
1、師生齊讀:媽媽要姐姐纏足,這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我們再來細細地來看看課文的第三節,“媽媽……姐姐……
4、同學們讀完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5、學生交流。
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
6、你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姐姐的痛苦?
。1) 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練讀句子,體會姐姐的痛苦。
。2) 談話促讀,你回去從家人那了解到纏足是怎么回事嗎?抽講,老師補充(用4到5米長的布條,緊緊地纏在女孩子的腳上,把5個腳指頭捆綁在一起,連同半個腳背向腳底心壓,好長時間都不能拿下來,讓本來直得的骨頭慢慢長彎,很痛很痛的。被纏著痛得累如雨下,甚至鮮血淋漓。走起路來就及不方便。) 自讀體會,學生齊讀。
。3)再讀第二節。 難怪姐姐會如此的痛苦,讓我們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讀好課文。
7、同學們讀到這里,你們想不想看一看當時封建社會皇宮里的女人穿的小鞋呢?(課件出示)
8、啟發想象:看到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9、學生交流。(不好走路,不能干活,走路搖搖晃晃)(相傳纏足是從南唐李后主開始,他命令宮里的女官用絲綢帶纏足,使腳小得像月牙,這是以婦女的痛苦去換取男子玩弄的殘忍做法。)
10、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于是他同媽媽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說到爭論,各自一定有爭論的理由。那么,讓我們同桌兩個一起讀讀課文的3--6節,讀完后,同桌兩個討論一下,并把孫中山生氣的理由和媽媽堅持要為姐姐纏足的理由畫出來。
媽媽的理由-------孫中山的理由~~~~~~~
12、學生交流。
。1) 孫中山生氣的理由:生讀。
也就是說:還能下田干活嗎?就是不能下田干活。纏足那么,痛苦,就像吃官司一樣?,這樣的腳可以下地干活嗎?(課件)
(2)指導朗讀:你能讀好嗎?(不夠生氣,不夠痛苦)你能把生氣、痛苦的語氣放在了標點上了,真不錯。)
。3)那媽媽堅持要為姐姐纏足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讀句子。
問:媽媽看到姐姐這樣痛苦,心疼嗎?(心疼)母女之情,是多么珍貴的親情!你怎么知道的呢?(嘆了氣、我也知道、可、被人家笑)噢,這是老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也許女孩子不纏足還嫁不出去呢。真是“小腳一雙。淚水一缸”啊。媽媽也心疼,可一點也沒有辦法,真是無可奈何。
(4)指導朗讀,把媽媽當時的心情讀出來。
13、這種理由真實不可思議!同學們這就是陳舊的封建思想,孫中山能接受嗎?(不能)所以他反駁道,既然(引讀)……別人……真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但媽媽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太深了,她只是說:(引讀)你年紀……
14、媽媽是含著眼淚說著,并把孫中山推出了門。
15、比較句子。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1)你欣賞哪一句,為什么?(從“含著眼淚”、可以體會到媽媽的內心。體會到媽媽是無可奈何。媽媽知道孫中山說得有道理。媽媽知道姐姐纏足是痛苦的,但媽媽沒有豪無辦法。
你知道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后,在干什么?姐姐也許還在……所以,我們讀到這,稍微要停頓一下,給人有回味的余地。
(2)齊讀第二句。
(3)小結:所以我們以后寫作文、造句時,都要注意準確的用詞用標點。
16、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那么同學們看看圖中的孫中山,此時他在想些什么?聽到寫什么?(課件出示)
17、學生交流。(姐姐……媽媽……自己……)
18、從那以后,(引讀)孫中山再也看不到……聽不到……
19、比較句子:
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那一句話最能反映此時孫中山的內心。哪個詞語最能反映此時孫中山的內心。什么叫“刺痛”,點出“深深地”、“幼小的”他雖然年紀小,但永遠不會忘記。
20、板書:刺痛了心。
說明孫中山幼年時受到這件事的打擊的程度很深,將永遠不會忘記。
21、檢查剛才的2個問題。
問題1(因為……所以……)
問題2((1、看到姐姐的痛苦。2、媽媽受毒害之深,3、無力反駁。)
22、讀3--6節。讓我們一起來,把孫中山又生氣又心疼和媽媽無可奈何的心情讀出來,先準備一下,再抽讀。
四、學習最后一節
過渡: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但他從小就有一個決心,姐姐的悲劇再也不能在千千萬萬的婦女身上重演,廢除這個陋習,就是對婦女的解放。就有明確的目標,我們來看看,經過努力,最后有沒有成功。
1、自由讀最后一節。
2、問:成功了嗎?(成功了)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我們給點掌聲。
3、師小結。
不過,有誰知道“辛亥革命”嗎”?“辛亥”指的是1911年,這年武昌起義成功,清政府被推翻。而這次革命的領導人是孫中山,所以辛亥革命成功后,他當了臨時大總統。
板書:革命成功
那時候,要廢除的陋習有許多,孫中山卻把廢除纏足這件放在了第一,這是為什么? (姐姐纏足的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他從小立下了志愿。那時,男子后腦拖著辮子,女的纏小腳,是最有損中國人形象的兩大陋習。纏足給中國婦女帶來的身心扭曲的痛苦,在世界上也屬罕有。)
板書:首先廢除
廢除”和題目上哪個字的意思一樣。(破)
四、展開聯想,表達情感。
1、 中國婦女終于走出了“三寸金蓮”的千年痛苦。千千萬萬個中國婦女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這正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板書:大快人心。)多么讓人高興,可在1925年,孫中山因得了肝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人民為了紀念他,為他立了銅像,請看這副圖,他的形象多么高大,他的胸懷多么寬廣。
2、示銅像。
3、述:如果沒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同學也許正在纏足;如果沒孫中山,你們的奶奶、媽媽也許早已纏足;如果沒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老師包括黃老師也許早已纏足。此時,你會對孫中山爺爺說些什么呢?
4、出示句式,請你用孫中山爺爺,我想對您說:“…………”的句式來說話練習。(時間不夠,就到此。)
5、不僅如此,全國各大城市都有以中山命名的馬路、公園、商店、學校等,前些日子,我去鎮江聽課的那所學校,就叫鎮江市中山路小學。讓我們永遠記著這位偉人,拿起書本,齊讀《孫中山破陋習 》
五 作業
1 問問周圍的老人,以前生活中還有哪些陋習?把你了解到的寫下來.
2 讀讀《新補充閱讀》上關于孫中山的文章.
附板書:
孫中山破陋習
姐姐纏足 刺痛了心
革命成功 首先廢除
大快人心
《孫中山破陋習》 篇7
教學要求
1. 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孫中山的資料,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進一步了解纏足惡習的危害;
2. 掌握課文內容,體會孫中山對纏足這一封建陋習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孫中山破陋習》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2、檢查詞語。
3、誰來回答“陋習”在本課指什么?(生回答:陋習在本課指纏足、纏腳)
二、 精讀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頁,仔細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孫中山的姐姐是個怎樣的女孩?(學生邊讀邊思考)
(1)提問:孫中山的姐姐是個怎樣的女孩?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畫出寫孫中山姐姐的詞語。
(2)讀有關句子,體會孫中山的姐姐是一個活潑能干的女孩子。
。ǔ鍪荆阂驗榻憬闶莻既 又 的女孩,所以孫中山很喜歡自己的姐姐。)板書:活潑、能干。
2、有這樣一個姐姐真讓人羨慕,但好景往往不長,姐姐的笑臉、姐姐的歌聲被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帶走了,發生了什么事?姐姐發生了什么變化?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學生找出句子)
。1)出示: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生交流。(我從中體會到姐姐纏足以后跟以前大不一樣,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她沒有以前那么活潑了;纏足以后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幫大人干活了……)
。3)大家說得真好,是纏足使姐姐失去了笑臉,是纏足使姐姐沒有了歌聲,是纏足使姐姐的性格和命運發生了變化?磥,纏足就是在活受罪。
3、媽媽要姐姐纏足,這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讀一讀第2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看見媽媽正在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
。2)請同學們一齊來讀這句話。媽媽是怎樣給姐姐纏足的?她用一根常常的布條,一道又一道的纏足,那纏足時姐姐是怎樣的表情呢?(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
板書:痛苦 流淚
(3)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姐姐的痛苦?
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學生練讀句子,體會姐姐的痛苦。
(4)你回去從家人那了解到纏足是怎么一回事了嗎?
生交流,教師適當補充: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為了限制婦女的人身自由,在她們還很小的時候,就把這4個腳趾壓在大腳趾的下面,用4、5米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緊緊地捆綁起來。(正面腳)好長時間都不能把布條拿下來,讓本來直直的骨頭全部彎曲變成這個樣子。(反面圖)慢慢地纏足便成為一種習慣,成為衡量婦女美的標志,當時最美的腳被稱作“三寸金蓮”,為了一雙小腳,男子們為之神魂顛倒,女子們為此執迷不悟。如果不纏腳的話,就會被視為沒有教養,長大以后就嫁不出去。
。5)難怪姐姐會如此的痛苦,讓我們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讀好課文。指名讀,齊讀。
。6)同學們,你想不想看一看當時封建社會婦女穿的小鞋呢?(出示)
啟發想象:看到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3、過渡:孫中山那么喜歡他的姐姐,面對此情此景,看到姐姐痛苦的樣子,他又生氣又心疼,他是怎樣懇求媽媽不要讓姐姐受這份罪?媽媽又是怎樣說的?
(1)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6自然段,邊讀邊體會孫中山和媽媽當時不同的心情。
(2)孫中山是怎樣的心情?板書:生氣 心疼
他生氣的理由是什么?你能讀好嗎?(把生氣、痛苦的預期放在標點上)
。3)那媽媽堅持要為姐姐纏足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讀讀句子。
其實媽媽看到姐姐痛苦的樣子,心疼嗎?你是從哪些地方知道的?
。◣煟哼@是老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當時女孩子不纏足還嫁不出去呢,媽媽心疼有什么辦法?)
(4)這就是陳舊的封建思想,孫中山能接受嗎?(不能)所以他反駁道:(引讀第5自然段)既然……別人……,但媽媽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太深了。她只是說:(引讀第6自然段)你年紀……
。5)媽媽含著眼淚說著,并把孫中山推出了門,比較句子: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倌阈蕾p哪一句,為什么?
、谀阒缷寢尯蹨I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在干什么呢?在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
讀好這一句。
。6)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讓我們看看圖中孫中山站在門外,此時他在想些什么?學生交流。
(7)讀3—6自然段,讓我們一起感受孫中山當時又生氣又心疼和媽媽無可奈何的心情。
。8)從孫中山的話中體會到了什么?(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與抗爭;)從媽媽的語言、動作、神態中體會媽媽是個怎樣的人?(對封建陋習的無奈與盲從。)
4、引讀:當時,不管孫中山如何想,如何反對,都無濟于事,想一想:姐姐原來是怎樣的呢?(姐姐以前既活潑又能干)可是,姐姐被纏成小腳以后,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再也沒有聽到……可見,纏足不僅給姐姐帶來身體上的折磨,更重要的是帶來心靈上的傷害。孫中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說,這件事深深地……
你從 “深深地” 這個詞中體會到什么?(給姐姐纏足這件事對他傷害之深。)
點出“深深地”“幼小的”,在讀第7自然段。
過渡: 正是因為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正是因為他從小就在心里埋下了憎惡纏足這一陋習的種子,所以,孫中山才會有后來的破除陋習。
5、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重點指導好長句子的朗讀)
有志者事竟成,孫中山果然做到了。
四、 展開聯想,表達感情
1、這正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多么讓人高興,千千萬萬個中國婦女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可在1925年,孫中山因得了肝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人們為了紀念他,為他立了一個銅像。(出示銅像)
3、述:如果沒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同學也許正在纏足;如果沒孫中山,你們的奶奶、媽媽也許早已纏足;如果沒孫中山,在座的女老師包括陳老師也許早已纏足。此時,你會對孫中山爺爺說些什么呢?
4、出示孫中山象,請你用孫中山爺爺,我想對您說:“…………”的句式來說話練習。5、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存在許多不良習慣,也可以稱它們為陋習,比如:(學生舉例)我們應該從小做起,從自我做起,破除陋習,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
《孫中山破陋習》 篇8
一、說教材
課文《孫中山破陋習》(蘇教版國標本第五冊),講述了中國辛亥革命先驅孫中山小時候目睹自己的姐姐被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選廢除纏足陋習的事。這篇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干,纏足后的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強烈地控訴了辛亥革命前纏足陋習對中國婦女的殘害,字里行間謳歌了中國苦命先驅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作斗爭的革命精神。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默讀課文,能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3、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二、說教學方法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發展積累語言,陶冶情操。在教學中應多用時間進行朗讀訓練,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的情感。本文教學,我通過直觀教學指導學生朗讀體會姐姐的痛苦,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指導學生體會孫中山的生氣與心疼,媽媽的無可奈何。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
此外,我還指導學生學習默讀,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體會人物情感。課文結束后,指導學生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三、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通過復習導入新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孫中山有一個怎樣的姐姐?結合學生的回答以繪畫引起學生注意,以對比:是什么事讓姐姐變得不再快樂了?吸引學生學習下文。
二、精讀感悟(學習第2-7自然段)
(一)了解纏足
首先提問纏足是怎么一回事?從哪些詞可以看出纏足很痛苦?讓學生抓關鍵詞學習課文。但學生的理解只是表面的,為了讓他們更直觀地了解“纏”,我設計了“纏手”這個環節,恰當地讓學生體會痛苦。再進一步讓學生說說自己回去所了解到的纏足是怎么一回事?師通過畫面介紹纏足,層層遞進地帶領學生感受纏足。最后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姐姐的痛苦。
。ǘ┝私饴曋奥
由學生痛苦的共鳴回到文中的孫中山,指導學生體會他的心情以及媽媽的心情。從媽媽的無可奈何以及補充的順口溜中了解陋習之“陋”的真正原因。接著,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情感。最后,總結到底是誰害了姐姐,明白前年陋習的危害,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孫中山從小就立下“破陋習”的決心。
。ㄈ┛偨Y全文
齊讀最后一小節,總結全文。
三、指導復述
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把故事說給更多的人聽,指導學生復述故事時要注有順序,多用原文的詞句。
四、板書
《孫中山破陋習》 篇9
柔指輕敲 我讀課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以“孫中山破陋習”為題,點明了課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孫中山(1866~1925)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陋習是指不好的習慣,這里專指纏足!捌啤痹谶@里是破除、廢除的意思。既然是“孫中山破陋習”,那么,他為什么要破陋習?怎樣破陋習?就是題中之義。在這兩層意思中,“為什么破陋習?”是課文的重點。
我讀課文:
課文講述了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小時候目睹姐姐被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干,纏足時和纏足后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強烈地控訴了辛亥革命前纏足陋習對中國婦女的殘害,字里行間謳歌了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作斗爭的革命精神。
全文共8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寫孫中山小時候很喜歡活潑能干的姐姐。孫中山喜歡姐姐是因為姐姐“洗衣、燒飯、插秧、挑柴、樣樣活兒都干”,“一點兒也不怕吃苦”,還因為姐姐活潑、愉快,一有空就陪孫中山玩,還經常唱歌給他聽。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可親可愛、活潑能干的姐姐,卻因為纏足而遭受肉體和心靈上的痛苦,失去了笑臉和歌聲,失去了童真和快樂。以“喜”開頭,通常是悲劇的寫法!笆裁词潜瘎?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人看!币虼,第一自然段雖然與纏足陋習無關,卻并非可有可無,它為下文做了充分的鋪墊,正因為姐姐活潑可愛、勤勞能干,她的遭遇才愈發惹人同情,正因為孫中山愛姐姐之深,才有恨纏足之烈。
第二至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寫孫中山的母親受封建習俗的影響,強行給孫中山的姐姐纏足,他的姐姐從此失去了歡樂,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
這幾個自然段包含了這樣幾層意思,首先交代纏足是一種什么樣的陋習,以及在纏的時候給女性帶來什么樣的痛苦!伴L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就像在給人上刑,可見纏足是一種非常野蠻、非常殘酷的虐待婦女的行為,這不僅會在肉體上給人帶來折磨,而且會在心靈上給人帶來傷害:“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接著寫孫中山與媽媽的一場爭論,在爭論中,一方面表現了媽媽對于“祖宗傳下來”的陋習的無奈和盲從,可悲又可憐,媽媽此時內心的痛苦一點也不亞于姐姐和孫中山,一方面她過去也被她的媽媽纏過足,她親身體驗過纏足的痛苦,可是現在作為媽媽,她又在親手給可愛的女兒帶來纏足的痛苦,她是多么不愿意這樣做啊!其實又有哪個母親愿意給自己孩子稚嫩的身心帶來如此重大的創傷呢?可是僅僅因為“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僅僅因為“不纏小腳會被人家笑話的”,一代又一代的母親只好像孫中山的媽媽一樣,“含著眼淚”給女兒纏足,陋習就這么延續著……另一方面,從孫中山和母親的爭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小小年紀的孫中山是非分明、敢于指責陋習的反抗精神。最后寫纏足以后姐姐像變了一個人,“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边@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靈”。正是因為從小在心里就埋下了憎惡纏足這一惡習的種子,孫中山才會有后大的重大舉措——廢除纏足。
第八自然段即最后一段,寫辛亥革命后,擔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首先廢除了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辛亥革命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要廢除的陋習應該是很多的,為什么孫中山“首先”廢除的是纏足這一陋習呢?毫無疑問,小時候姐姐纏足的事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他不能讓姐姐的悲劇再在中國千千萬萬的婦女身上重演,廢除這一陋習,不僅是對婦女身體的解放,更是對婦女心靈的解放。
回顧全文,孫中山小時候目暑姐姐纏足的痛苦是他產生破陋習動機之因,而陋習最終被廢除則是由因導出之果,因寫得詳細、周密,果交代得簡明、清楚。
禮貌者: 我讀《孫中山破陋習》
(在讀、說中度過。)
初讀感知
本文所涉及到的內容離現在的兒童生活已相當遙遠,讓學生了解纏足的知識是必經之路。所以課前讓學生進行收集資料,了解纏足陋習和相關歷史資料是少不了的一個環節。我是和同學們分別去收集資料。通過早會課作了介紹。
課上我讓學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重點分析了“姐姐”的前后變化、媽媽的矛盾態度及孫中山的言行!
精讀課文,走進人物
了解課文的三個人物品質特征的是走進文本的關鍵。
姐姐:
開始是“不怕吃苦,洗衣、燒飯、插秧、挑柴”,“陪孫中山一起玩!薄敖洺3o他聽”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到姐姐的勤勞和活潑!寣W生通過讀感知到姐姐的“好”,通過讀體現出姐姐的“好”。
后來呢!“看見媽媽正在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弊プ 伴L長的”、“一道又一道”、“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狈磸途毩暲首x,體會纏足給姐姐肉體和內心帶來的巨大痛苦。
媽媽:
“我也知道纏小腳不好,可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呀!女孩子不纏小腳會被人家笑話的。”媽媽無可奈何、無力抗爭的秉性盡在語言中。引導學生通過讀與孫中山對話來感知。媽媽的話要說得低沉傷感些。
孫中山:
孫中山的人格魅力主要在與媽媽的對話中得到了體現。先是質問媽媽:“你為啥要姐姐受這份罪呢?姐姐纏了腳,還能下田干活嗎?”后是反駁,“既然知道纏小腳不好,就不該去做。別人笑話怕什么!”媽媽的堅持促使“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边@些只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分角色讀,學生會逐漸認識到孫中山內心的痛苦。——正因為此,才促使孫中山當總統后首先廢除了這個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
走出課文,挖掘陋習,擯棄陋習
學習課文最終要學以致用,所以我讓學生找出身邊的陋習,讓我們共同改正。學生說到了過冬燒紙錢;說到了隨便扔紙屑;說到了大小便自由;說到了過馬路不走斑馬線……
讓我們共同抵制陋習,走健康人生結束課文。
[1] [2] 下一頁
網友研讀
清風之旅:
學習這篇課文,首先應讓學生了解纏足是怎么回事? 為了上好這篇課文,我預先布置學生去拜訪老人、上網查閱資料等,從而讓學生了解纏足是一種非常野蠻的行為,是對婦女的嚴重摧殘。這樣,更能幫助學生體會到文中姐姐的痛苦,孫中山的憎恨。
柔指輕敲:
現在的孩子對纏足很陌生,所以課前的準備很重要。一是像黃葉紛飛那樣布置學生去拜訪老人、查找資料,二是老師自己本身要備好課,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師自己對纏足應先有個不錯的了解。
甜甜的語文:
什么叫陋習?孫中山為什么破這個陋習?你還知道哪些陋習?這些應是主問題。
教學時,我覺得應該避免那種答問式,而是設計較為簡單、又有實效的言語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文本。
比如,學生對課文當中的故事很感興趣,可以讀好、講好這個故事。就從當中講故事入手。
當孫中山看到姐姐那種痛苦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媽媽含著淚把她推出房子,心里有事怎么想的?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走進任務內心,獲得文本意義,進而把課文讀好。
千萬別搞復雜,讀讀,說說,鼓勵鼓勵,孩子樂意,教師輕松。
柔指輕敲等提供的資料要善于整合,對理解課文有幫助的,可以擴展一點,但不要淹沒語文本體。蔣榮吉老師的帖子,是上課后的體會,可以給我們作些參考。
柔指輕敲:
這篇課文的主題是什么?我以為應該使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知道纏足這一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文章通過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干,纏足時和纏足后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干,可以通過“洗衣、燒飯、插秧、挑柴,樣樣活兒都干”來體會姐姐的能干;通過“空閑時,姐姐就陪孫中山一起玩”、“孫中山最愛聽姐姐唱歌,姐姐也經常唱給他聽”等詞句來體會姐姐的活潑。正因為姐姐是那樣活潑能干,孫中山才那么喜歡自己的姐姐。正因為他那么喜歡自己的姐姐,所以才特別憎恨給姐姐造成身心傷害的纏足陋習。正因為孫中山如此憎恨纏足陋習,所以才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廢除這個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
姐姐遭受的痛苦,可以引導學生抓住“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和“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等詞句,體會纏足給姐姐肉體和內心帶來的巨大痛苦,同時也激發學生對姐姐的同情和對封建陋習的痛恨。
王以景:
先說主題:
我覺得說得深一點,反映出了中國人的劣根性,一種毫無原則的從眾心理。
“你為啥要姐姐受這份罪呢?姐姐纏了腳,還能下田干活嗎?”
媽媽嘆了口氣說:“孩子,我也知道纏小腳不好,可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呀!女孩子不纏小腳會被人家笑話的。”
在中國,真理往往可能就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所以,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們還應該傳達給孩子們一個思想,如果認為自己是正義是,是對的,即使暫時不為別人所接受,也要認定自己的想法和目標。
雨亭:
今天我在教學這篇課文前,就在琢磨:抓住哪個問題作為切入點?看到課文中的插圖,突然靈機一閃:何不與插圖中的人物“對話”?在聽我介紹完“纏足”后,學生的思維的火花就被點燃了!
黃葉紛飛:
除了抓住關鍵詞句外,應穿插些想象 ,引導學生從孫中山的角度去想象。
1.當孫中山看到姐姐眼淚直往下流時,會怎么想呢?
2.當孫中山被媽媽推出房門,會怎么想呢?
3.被姐姐纏足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心的孫中山會怎么想呢?
這樣,或許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孫中山為什么要廢除陋習的原因。
漫天飛雪:
能夠讓學生和文本對話,和其中的每個人物對話,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讓他們來對話,卻是一道難題,因為他們畢竟很小,要注意方法與趣味。
想象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文本總是留下了許多空白在等著我們去領悟,但是文本表面的東西是最需要我們來把握的。
王以景:
從角度去解讀這篇課文:
20世紀60年代,一次下鄉參加“四清”運動時,我曾一位爽朗而熱情地老大娘提出,想看一看她的小腳。老大娘猶豫了一下,答應了。但我只看了一眼,就惡心得差點兒吐了起來。因為毫不夸張地說,那小腳不但丑陋,甚而恐怖,就像是個被捆綁了幾千年的干尸。
老大娘看見了我的反應,盯著自己的小腳,苦笑著說出了一句令我終身難忘的話:“也他娘的邪門了,過去就覺得小腳好看,大腳難看!”
大腳難不難看,有一種人能看清。他們能夠站在歷史的坐標上審視今天的人,因為歷史就是規律,而規律天然地具有不可抗拒的校正功能。孫中山就屬于這一類人。
蕙風:
甜版說的極好,讓學生走近人物,了解人物,并有自己的思考產生,審視人物感受人物的形象、思維,以讀為主,在讀中思考,理解文本內容和思想,并學會堅持自己的意見,有批判的去看人看事看物。
柔指輕敲:
除了體會孫中山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革命精神外,我們也應該通過文本傳承給孩子“獨立思考、不盲從,具有獨立人格”的思想。所以,我提供了一些關于陋習的資料,旨在學完課文后,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身邊的陋習,以及思考怎樣破除身邊的陋習或改變自身的陋習?
清風之旅:
說真的我不是太喜歡這樣的課文,太凝重了,學生和那時的情況相去甚遠,在一部分學生感嘆的同時可能還會有學生覺得可笑,體會封建陋習對人的傷害和孫中山對此的憎恨可能是個難點
本課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理解纏足陋習的根源,先學習第一自然段,理解到孫中山的姐姐開始是一個活潑能干的女孩,再學習第七自然段,知道了“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臉,再也聽不到姐姐的歌聲”,通過對比讓學生質疑:為什么姐姐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這件事為什么會深深地刺痛孫中山幼小的心?繼而讓學生讀2—6自然段去探尋問題的答案,(很多孩子剛開始會認為這是媽媽要給姐姐纏足的,從而給姐姐帶來了痛苦),此處要抓住媽媽說的話和下面兩句話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擒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的比較去深入體會媽媽纏足的理由,讓學生去討論這到底是誰害的,是媽媽嗎?
這時再引導學生來看孫中山的表情(圖)和語言,想象他當時會怎么想?通過
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這兩句話的比較去體會
梅潔:
我認為這篇課文就應該抓住“孫中山為什么破除陋習的”這么一個中心議題進行討論、交流,從而讓學生再通過朗讀體會孫中山破除陋習的原因。然后再進行引申:在你身邊或者你還知道哪些陋習,你準備怎么做呢?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王以景:
孫中山破陋習,為何要破?可采用讀中體悟的方法,走進文本。
要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陋習對人的殘害,可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獲得這樣的體驗:
課文的第一段描繪了一個天真活潑的少女,可以看到沒有纏足前的姐姐是多么快樂;而課文的第七段與第一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然姐姐被纏足剝奪了快樂。
讓學生從對比讀中充分體會到這一點,學生就會與課文產生共鳴,充分認得到孫中山此舉的確實是正確的,應該的。
繼而這深入地走進課文,讀纏足的過程,是怎樣一個痛苦的過程,再深入地激發學生對此陋習的憎惡,從而再次加深對孫中山破陋習的肯定。
從母親的語言當中,我們可讓孩子們知道,雖然這是個陋習,但當時人們卻是普遍認同的,“女孩子不纏小腳會被人家笑話的“,可讓學生知道破這個陋習不是那么容易的,從而體會到孫中山作為中國革命的先驅確實為我們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進而像甜版建議的那樣,再帶領學生進一步去認識生活中的一些陋習,該如何破除點到即止。
柔指輕敲:
審美的確最具有從眾性,追溯女人纏足的原因也正因為男人認為“三寸金蓮”的可愛。不過,這里所講的小腳已經不是審美的問題了,而是反映出封建女子在地位上、經濟上對男子的依屬,為取悅男子不惜忍受非人的酷刑:纏足,并且代代相傳。孫中山破陋習,解放的是婦女的身心,反抗的是封建的惡勢力。
清風的思路很好!兩對句子的比較有助于學生對人物內心的理解,更進一步體會到母親的無奈和孫中山內心的痛苦。
趙軍:
教這篇課文的時候容易教成社會課,或者是思想課,我們要避免上成那樣。
纏足僅僅是不能下田干活嗎?不是,那為什么姐姐會沒有了笑臉呢?
生長是生物自然的規律,而纏足違背足的生長規律,疼痛!
柔指輕敲:
可以補充一些資料,引導學生想開去,了解和體會纏足給婦女所帶來的身心傷害。有人說:纏足是把骨頭打折了踩在腳下。又有人說:小腳一雙,眼淚一缸,足見纏足對中國婦女的殘害。
紫云英:
我在教學前先讓學生搜集有關纏足的資料或者向自己的長輩打聽有關纏足的內容,課上我和學生一起交流了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還算濃(我原以為上這篇課文課堂氣氛會死氣沉沉).
教學時,我用對比的方法學習課文,著重比較姐姐在"纏足"前后的變化,通過朗讀,體會"纏足"對姐姐造成的傷害,這種傷害不但是肉體的傷害,更深的心靈的傷害,所以當孫中山目睹姐姐含淚纏足的一幕后,他的心也被刺痛了,他對"纏足"已產生了一種痛恨的感情,當他當上臨時大總統后就馬上廢除了這個陋習.這也就解決了孫中山為什么要破陋習這個問題了.
讓學生了解以前生活中還有那些陋習,部分學生從爺爺奶奶那里了解到很多,比如:男子留長辮子,男女不同校等.這些應該也算是陋習吧?
柔指輕敲:
以景說得對。其實,“女孩子不纏小腳會被人家笑話的”這句話正是體現孫中山有獨立思考、敢于反抗的關鍵語句,也是善良柔弱的母親含淚給女兒纏足的真正原因。
趙軍:
我以前在教這篇文章的時候一直有這么一個疑問,為什么孫中山在看到姐姐纏足的時候沒有采取一些激烈的舉動。阻止纏足。
這也是我教這篇課文的一個遺憾,因為兒童對兒童的行為更加具有同感,如果這里有描寫孫中山拉拉母親之類的,那我想學生對破此陋習的決心也會增強。
柔指輕敲:
大概因為那時他年紀小,雖然知道這樣做不好,卻又想不出辦法來解救姐姐。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孫中山雖然具有革命精神,但并非做事魯莽、行事沖動之人啊。
您的意思是,本文如果在孫中山勸阻母親時加上他的動作和神態,更能增強孫中山憎恨纏足陋習的效果,對嗎?
這個我倒也有同感,文中僅通過孫中山的兩句話“你為啥要姐姐受這份罪呢?姐姐纏了腳,還能下田干活嗎?”“既然知道纏小腳不好,就不該去做,別人笑話怕什么!”來表現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似乎還不夠有力,而且第一句的提示是“便對媽媽說”,稍嫌平淡了些。況且前面有“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人在這種又急又氣的情況下,語氣應該會比較沖些,改為“便沖媽媽喊”是否會更好呢?
洌水:
我想,和根深蒂固的封建陋習相比,小小的孫中山那點力量可能太微不足道了,不足以撼動這座大山,但我們也看到這件事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當他長大,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這一陋習。
孔令權:
“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這一句,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姐姐的生活會有哪些不便,來體會纏小腳給姐姐帶來的痛苦。
再聯系前文中提到的姐姐不怕吃苦、愛勞動、能干、關心弟弟、活潑可愛等,兩者對比,提示封建陋習給過去女子帶來的災難。
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作斗爭的革命精神。
我覺得這是文章引導學生的一個重點,不必在陋習過多糾纏,而應把重點放在了解偉人孫中山,學習孫中山這一方面。
柔指輕敲:
可是,如果不了解陋習的危害,就不明白孫中山為什么要破陋習;如果不了解陋習的頑固,就不理解孫中山當時反抗陋習的難能可貴,那么,又怎么能夠體會到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作斗爭的革命精神”呢?
想象纏足給姐姐帶來哪些痛苦以及生活上的不便,更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纏足陋習的憎恨和對千千萬萬纏足婦女的同情,同時也對孫中山破陋習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支持!
甜甜的語文:
認真讀了上面的發言,感覺網友們的發言對我啟發很大,比如,姐姐纏足前后的對比,向長輩打聽纏足的痛苦等,“語文味兒”和“生活味兒”交融在一塊,學生的感悟一定會很深刻的。
研讀教材,課文中兩次提到“淚”,一次是纏足時,姐姐“眼淚直往下流”;一次是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門”,還有省略號,從串串眼淚中可以悟出文本的真情和真意。
如何引導學生悟?一般地,我們喜歡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自由地談談體會,然后朗讀,體現“以朗讀為主線,感悟為核心”的方向,效果是好的。
還有個辦法,就是“示悟”,示范式的感悟,學生朗讀,教師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再讀、再悟。
教師談體會,當然要到位,能以情,這就需要教師研讀教材和教學實踐的功力了。
洌水:
與禮貌者商榷:該怎么衡量陋習與“傳統民俗”?比如在我們這兒,有這樣一種風俗:每年冬至(或除夕),要到過世的老人墳前祭拜(燒紙錢),寄托思念之情,這到底是陋習還是……
趙軍:
我想這還是以“危害”來衡量吧!
柔指輕敲:
這個應該不算陋習吧,因為它畢竟沒有給人們帶來什么危害啊。
禮貌者:
我在課上也遇到這問題,我引導學生我們這過冬燒紙錢是一種習俗,更多的是表達了對親人的一種思念,當然不排除有些人想以此想請求祖宗保佑、當官發財的想法,所以我們要一分為二去看。如果屬于前者,這種活動也末嘗不可,掃墓還帶花圈花環呢!倘若是后者,這樣的活動非改不可!
雪花飄飄:
故事內容離現在的兒童生活已相當遙遠,那么今天的孩子來讀它應當受到怎樣的精神熏陶呢?我贊同孔令權的意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的陋習,孩子們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呢!這篇課文正是引導孩子們思考的.
閑云:
我認為這一課的重點應放在孫中山為什么要破陋習上,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探究三個人物內心,從而得出究竟是誰害了姐姐和孫中山為什么首先要破纏足這一陋習答案.另一個重點應讓學生搜尋身邊的陋習,學習孫中山破陋習的精神,堅決抵制現存的陋習,為營造文明的社會環境作出貢獻.我想,這也是編者為什么要編排這一課的原因吧!
陳令驥:
這篇課文雖題為“孫中山破陋習”,但孫中山如何破陋習則是一帶而過,重點是講了孫中山為什么要破陋習。我覺得是不是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讀課文。一、孫中山破的是哪個陋習?二、為什么說裹小腳是一種陋習呢?(可以讓孩子讀書從書中找到答案,也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話去說)三、為此,孫中山又是怎么說、怎么想、怎么做的。四、哪些行為你覺得是陋習,你是怎么對待的!
柔指輕敲:
在理解第二個問題的時候,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走近文本,與姐姐和媽媽對話,體會纏足陋習給她們帶來的痛苦。
luoye:
對于第三個問題,可引導學生讀讀文中描寫孫中山的句子,特別是聯系“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這句話,展開想象。
孤海山峰:
關于陋習的危害,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突破的,
這就像薛法根老師講《臥薪嘗膽》對“奴仆”的突破,
當然不能過于渲染,
可以用一些圖片或影像資料,盡可能直觀地感染學生。
柔指輕敲:
同意孤海山峰的看法,以“纏足陋習”為本課教學的一個突破口,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理解“孫中山為什么要破此陋習”?
沉郁:
認真讀著大家的發言,發現大家對文本挖掘地非常深。但到課堂上又會是怎樣的情景?我不知道,也許很多東西我們都用不上。因此大家還要注意學生一方。
柔指輕敲:
多謝沉郁的提醒!的確,我們應該以學生為本,沉郁的第一課時設計就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通過交流預習資料了解偉人,引入課題;通過看課題質疑,了解學情,以學定教。第一自然段的教學也采用了學生自讀自悟的辦法,省略老師串講串問的環節,簡潔而有效。第二課時仍然是學生的自讀自悟,讓有聲的朗讀填補課文的留白,讓動情的朗讀刺痛孩子的善良的心靈。一切自在不言中!
方也:
課文的背景很重要,因為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但我覺得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感悟還是必不可少的!
柔指輕敲:
是這樣的,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是學生走進文本的必經之路,而對課文背景的了解,則是幫助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有效途徑。
上一頁 [1] [2]
《孫中山破陋習》 篇10
課題24、孫中山破陋習備課日期12月26日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10生字,還有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學習默讀課文,能有條理地講述故事。3、通過文本的閱讀,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教學重難點重點:抓住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重點指導默讀,逐步掌握默讀的技巧,培養默讀能力。難點:從字里行間體會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斗爭的革命精神。教學準備孫中山像掛圖,插圖,投影片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2、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教學重難點重點指導朗讀,理解陋習的意思。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導入質疑 二、初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孫中山畫像,小朋友知道他是誰嗎?(板書;孫中山)2、簡介孫中山生平。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和孫中山有關的課文。(板書:“破陋習”。引導學生查字典了解“破陋習”的意思。)4、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1、自己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這些問題能不能從課文里去找到答案。2、檢查朗讀,逐段指名讀。(1) 指導讀準平舌音:孫、罪、宗;讀準翹舌因:柴、纏。(2) 指導讀好最后一句長句,指導學生正確掌握停頓。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你知道姐姐是一個怎樣的人?3、齊讀。(二)學習第二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痛苦極了、眼淚直流 3、齊讀。(三)學習第三——六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受這份罪、心疼、含著淚 3、指導讀好有關的句子。4、分角色讀好段落。5、齊讀。(四)學習第七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從此姐姐怎么樣了? 3、齊讀。 (五)學習第八自然段。1、剛才有小朋友提到“孫中山破的是什么陋習?”現在誰已經知道了?2、出示最后一段話,讓學生讀一讀,(那什么叫“廢除”,指導學生理解“廢除”)。3、請大家拿起課本,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讀一讀。 1、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2、自己認認這些字,看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3、重點指導“纏”、“罪”、“既”。(1)“纏”是左右結構,右邊是半包圍結構,“廣”字頭的一撇應撇到“絞絲旁”的下方。(2)“罪”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部要寫得扁而寬,下部“非”字的幾小橫要平行。(3)“既”字注意有半部的撇要一撇到底,在左半部的下方。1、回顧看過的電影、電視知道是孫中山。2、了解孫中山生平。3、讀課題,通過查字典的方法來理解“破陋習”的意思。 4、對課題質疑:破除什么陋習?是怎樣破陋習的?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想一想提出的問題。 (1)個別起來讀課文,逐步讀準平、翹舌音,讀通句子,(2)正確掌握長句的停頓。 1、指名讀。2、姐姐是一個勤勞、活潑的人。3、齊讀。 1、 指名讀。2、 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好詞語。3、齊讀。 1、指名讀。2、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好詞語,并讀好句子。 4、指名讀孫中山、媽媽的話。5、齊讀。 1、指名讀。2、姐姐再也沒有了笑容,聽不到她的歌聲了。3、齊讀。 1、破除的是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 2、讀有關段落,知道破的是纏足陋習,查字典理解“廢除”的意思。3、齊讀課文。 1、認讀生字。2、自主識記生字。 3、交流識記方法。在個別交流的基礎上,集體學習“纏”、“罪”、“既”三個字,正確掌握字形及書寫規則。 認識了解孫中山的有關情況,為學習課文作好準備。 初讀課文,將讀錯、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要求,提高朗讀能力。在讀好重點詞語的基礎上讀好課文。 指導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知道破除的是什么,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寫字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作業設計: 1、 朗讀課文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讓學生知道纏足陋習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的嚴重危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革命精神。教學重難點重點:抓住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難點:從字里行間體會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斗爭的革命精神。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課文 三、復述故事 1、出示詞語,復習認讀。2、通過上節課學習,你知道課文講了有關孫中山的什么事?(根據回答板書課題)3、那他為什么要破纏足的陋習呢?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這節課我們要弄懂的問題。 (一)指導學習、朗讀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2、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什么?3、你們看,他的姐姐是怎樣一個女孩子?(4)如果你有這樣一個姐姐會喜歡她嗎?真的嗎?老師一聽你們讀就能知道。我們一起來讀。2、可是孫中山和姐姐的這份快樂被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帶走了,是什么事呢,自己默讀2-8自然段。(1)是什么事把他們姐弟倆的快樂帶走了?(2)再讀讀這幾段話,在小組里討論,哪些是孫中山看到的情景,哪些是他反對的理由,哪些是他母親的理由?(3)誰來說說孫中山看到的情景,哪句最傷他的心? (4)怎么讀這兩句話呢? (5)于是孫中山與母親展開了爭論(出示3-6自然段),(6)孫中山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劃線)他心疼誰?生氣的理由是什么?(7)想想姐姐原來要干哪些活?纏了腳,你認為姐姐還能像原來一樣嗎?(8)可母親認為“纏足”的理由是什么?你覺得怎么樣?(9)聽了母親的話,孫中山說了些什么,是怎樣說的? (10)“母親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大家看圖,還是孩子的孫中山爭不過母親,被推出房門,他會是什么樣子?會怎樣想呢?母親又是什么心情?(11)是呀,母親很無奈,孫中山與母親的爭論該怎么讀好呢?自己練練。(12)指名分角色朗讀。(13)當時不管孫中山如何反對,姐姐還是被纏了小腳。那姐姐怎樣了,怎么會這樣的?(14)可見纏足給姐姐帶了無法想象的痛苦。孫中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課文說——(示句子“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保⿵倪@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15)把你的感受讀出來。3、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讀。(1)向學生介紹“辛亥革命”。(2)孫中山革命成功后,首先廢除的是……為什么呢? (3)你覺得孫中山是怎樣一個人?(4)我們一起來讀。1、今天我們學習了這個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而且講的時候要多用上課文里的語句。先講給你的同桌聽。2、指名說。 1、讀詞語,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2、回顧課文內容,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對課文的大體了解。 3、輕啟課本,準備進入對課文的學習。 學習、理解第一自然段。 1、個別讀。2、在朗讀的基礎上說說主要內容3、了解孫中山姐姐的能干、活潑。(4)練習朗讀。 2、認真默讀課文的2-8自然段,了解“纏足”這件事。 (1)知道是母親給姐姐纏足,把快樂帶走了。(2)分組學習討論,了解孫中山與母親之間的爭論。 (3)讀第二自然段,重點理解“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4)練習朗讀,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的極大痛苦。(5)讀孫中山與母親的對話,了解他們爭論的內容。(6)讀第三自然段內容說一說。 (7)聯系上文,從中體會到纏足給姐姐造成的傷害。 (8)讀一讀母親的話,談談自己對纏足的看法。(9)讀句子,體會孫中山強烈的反抗精神。(10)結合插圖,展開想象,體會孫中山當時對封建陋習的抗爭精神,和母親對于“祖宗傳下來”的陋習的無奈和盲從,可悲和可憐。 (11)練習朗讀,進一步體會思想感情。 (12)分角色朗讀。(13)抓住“再也沒有……再也沒有……”一句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的極大痛苦。(14)抓住“深深地”、“刺痛”體會姐姐纏足給孫中山帶來的影響。 (1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3、個別讀。(1)了解“辛亥革命“。(2)回顧全文,知道孫中山首先廢除纏足是由于小時候目睹姐姐纏足的痛苦。(3) 談自己對孫中山的認識。(4)齊讀最后一段。1、練習講述故事,同桌互說。 2、個別講述。 通過復習回顧,反饋學習情況,同時為新課的學習作好準備。 從姐姐的能干、活潑體會孫中山對姐姐的喜歡,通過朗讀按理促進理解。 訓練學生默讀的方法,逐步讓學生掌握“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的默讀技能。 指導學生抓住“痛苦極了”、“直往下流”等關鍵詞理解體會姐姐的痛苦。 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前后對照,體會纏足給姐姐的生活帶來的不便和痛苦。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前后對照,體會纏足給姐姐的生活帶來的不便和痛苦。 圖文結合,指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會孫中山對姐姐的同情和對封建勢力的無比痛恨,通過練習分角色朗讀步體會人物的情感,在讀中幾一步感悟。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姐姐纏足給孫中山帶來的沉重打擊,知道這是他后來破陋習的動機。作業設計: 1、回去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2、收集有關孫中山的其他故事,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孫中山破陋習 活潑 纏足 痛苦 教學反思
《孫中山破陋習》 篇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夠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體會用詞的準確與生動。
3、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重點難點:
1、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2、培養學生的品味詞句、朗讀感悟等能力。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去過哪里?從我們句容乘車約四十分鐘,就到了南京一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中山陵。
點擊出示孫中山像、中山陵圖片。介紹: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孫中山先生1866年出生,1925年去世。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去世以后就長眠在這蒼松翠柏之中。孫中山先生1911年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建立了共和國。從此以后,中國就不再有皇帝了。作為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受到了世人景仰。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點擊出示課題。
板書課題
提示:“孫”是個生字,平舌音。“陋”字,耳朵旁右邊是個“丙”字,最要緊的是不能忘掉寫“豎折”。 學生讀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昨天我們已經讀過課文了。現在老師來考考大家。
出示生字詞:挑柴、空閑、唱歌、痛苦、受罪、
婦女、眼淚、祖宗、既然、不該、
心疼、總統、廢除、
指名讀詞語。說明:讀的時候,注意讀準紅色的生字的音。 “既然”的“既”要和《哪吒鬧!分“隨即”的“即”區別開來。“既然”一般和“就”在一起連用。范讀第5小節的句子。“統”的下面沒有豎。 學生齊讀詞語。
2、同學們詞語讀得不錯。之前,老師當了一回齊宣王,聽同學們齊讀了課文,今天,老師想當一回齊湣王,聽聽同學們的獨奏!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讀課文的水平?指名讀課文。隨機指導朗讀。
3、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課文中有一個句子,和課題講的意思是一樣的。是哪句話呢?指名讀句子。
點擊出示課文最后一段。 齊讀。
這段話中有一個詞和題目中的“破”是一個意思。哪個詞呢? 板書廢除
孫中山廢除的是 “陋習”!“陋習”在詞典中的解釋是: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不好的風俗、習慣。中國的陋習有很多,課文中寫的這個不文明的、不合理的習俗是指什么呢? 板書:纏足
說明:纏足,又叫“裹小腳”。為什么說“纏足”是“陋習”?在句子中找找看!(點擊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 孫中山當上臨時大總統后,首先廢除的,就是纏足陋習,也是因為它“殘害了中國婦女上千年”!你是怎樣理解“殘害”的呢?
4、同學們,從孫中山的姐姐孫妙茜身上,我們不難看到纏足的陋習是怎樣殘害中國婦女的。請同學們不出聲地讀一讀課文,看看哪些句子告訴我們,纏足是對婦女的殘害。找到了這些句子,就用筆做上記號。
5、指名說自己找到了哪些句子。全班交流。 讀句子。
“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
你看到纏足對婦女的殘害了嗎?同學們想象一下: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裹在腳上,這是一種什么感覺? 就請你讀出……!
但事實要比你們說得痛苦得多!因為纏足時,要把除了大腳趾之外的四個腳趾用力向腳底彎曲,四個腳趾,甚至腳面上的骨頭全部斷掉,緊緊貼住腳心,再用長長的布條把腳死死地裹住,就連睡覺也不能松開,往往疼得臉色蒼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所以說,小腳一雙,眼淚一缸!纏了小腳之后,走路很不方便,只能天天呆在家里,再也沒有了自由。
點擊出示小腳的圖片。同學們看,這就是纏足后的腳。現在,你體會到姐姐的痛苦了嗎?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小節。
6、你們找的第二處句子在哪兒?
“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點擊出示句子,指名讀,說說你是怎樣看出殘害的。
現在,姐姐再也不笑了,再也不唱了!可見,纏足,不僅對女孩子的身體造成可怕的摧殘,還對女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該怎么讀?
姐姐原來不是這樣的,是嗎?姐姐原來是個怎樣的女孩子?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然后告訴大家! 指名說。
說明:孫中山和姐姐的感情很深。他6歲時,就跟著9歲的姐姐上山砍柴。當時,孫中山的姐姐和你們現在一樣大,當你們還在盡情地享受著童年的歡樂時, 9歲的姐姐孫妙茜就已經樣樣活兒都干了,她不僅做洗衣、燒飯這些家務活兒,還做插秧、挑柴這些農活兒!姐姐還喜歡唱歌,空閑時,經常唱歌給孫中山聽。又能干又活潑!難怪孫中山這么喜歡姐姐。 板書:喜歡姐姐
多么可愛的姐姐啊,卻被纏足陋習殘害得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請女孩子讀第1小節,男孩兒讀第7小節!讀出孫中山對姐姐的喜歡,讀出纏足給姐姐造成的殘害! 連接:可是,自從纏了足啊,男孩子——
7、看到姐姐痛苦得死去活來,孫中山的心里又是個什么滋味呢? 指名說。請你難過、生氣、心疼、憤怒地讀一讀第3小節里孫中山的話! 板書:心疼
點擊出示對比的句子:
你為啥要姐姐受這份罪呢?姐姐纏了腳,還能下田干活嗎?
你不該要姐姐受這份罪,姐姐纏了腳,就不能下田干活了。
這個反問句,其實是下面這個意思。同學們讀一讀這兩個句子,想一想,為什么課文中要用反問句,好在哪兒。 學生讀句子,交流感受。
小結:用反問句,可以讓語氣更加強烈,態度更加鮮明,說話更有力量,更有說服力,引人深思。讓我們再來生氣又心疼地齊讀這句話! 學生齊讀。
8、過渡語:唉!孩子,我也知道纏小腳不好,可這是祖宗傳下來的老習慣呀!女孩子不纏小腳會被人家笑話的!自古以來,都是上一輩給下一輩纏小腳,下一輩又給下一輩纏小腳,你看看媽媽的小腳,女孩子,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媽媽的話充滿了無奈,雖然媽媽自己也經歷過纏足的巨大痛苦,但她卻又來給自己的女兒孫妙茜纏足,讓女兒痛苦不堪。連5、6歲的孫中山看了都心疼,難道當媽的就舍得?竟然不心疼嗎? 指名說:你從哪兒感受到媽媽心疼的?
那為什么還要給孫中山的姐姐纏足呢?讀一讀媽媽的話,想一想。ㄓX得纏足是“祖宗”傳下來的,就是應該的。媽媽雖然知道纏足不好,是封建陋習,但她不敢改變祖宗的習慣,她甚至沒有想到過要去改變它!板書:封建陋習)所以老師覺得,和媽媽相比,孫中山雖然才5、6歲,但真的是很了不起! 點擊出示第5小節。
自由讀一讀這句話,看看孫中山究竟了不起在哪兒! 點撥:敢于反抗,敢于向陋習抗爭! 孩子們,讓我們挺起胸膛,理直氣壯地說—— 齊讀
怕不怕?
9、孫中山的反對與抗爭終究沒能改變姐姐纏足的命運。
點擊出示句子: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傷害很深)
輕聲讀一讀這個句子,注意加點的詞,你有哪些感受?加點的詞能不能去掉? 指名談感受,討論能否把加點的詞去掉。
同學們,孫中山當時僅僅是心疼嗎?他會在心里默默地對自己說些什么呢?
指名想象說話。
三、總結
孫中山的媽媽、姐姐、妹妹、他的第一位夫人,還有那千百年來的所有女人,都纏了小腳。姐姐、妹妹和別的女孩子被纏足的痛苦,讓他感到難過和憤怒。對中國婦女,他充滿了同情。板書:同情中國婦女。所以,當上臨時大總統之后,他首先廢除的就是這個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
課文讀到這兒,我們女孩子應該感到高興,因為,我們不用纏足,我們可以用我們這雙健康正常的腳去跳舞、爬花果山、到祖國各地去旅游、參加各項體育鍛煉……我們可以和男孩子一樣,做許許多多自己想做的事!
點擊出示孫中山先生像。現在,同學們一定有不少話要對孫中山先生說吧?那就痛痛快快地說給他聽吧! 指名說。
其實,孫中山為婦女做的事還有很多,比如,辦女子學校,讓更多的女孩子得到了上學的機會。在101年前,孫中山就提出了要“男女平等”。今后,同學們可以找一些關于孫中山的書讀一讀。
四、布置作業
同學們回家以后,把我們今天學的這個故事詳詳細細地講給你的媽媽聽,讓你的媽媽也知道孫中山破纏足陋習的故事,明天早晨到學校,請同學們再把你媽媽聽了故事以后說了什么,講給你們的語文老師聽。好嗎?
課后,同學們可以找來一些關于孫中山的書籍讀一讀。有時間的時候,你們可以請爸爸媽媽帶你們到南京的中山陵去游玩,瞻仰一下孫中山先生的雕像。
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歡迎同學們到我們二圣中心小學去作客。
點擊出示:敬請指導!謝謝!
五、板書設計
《孫中山破陋習》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默讀課文,講述故事。練習把話說具體。
3.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孫中山的資料,開展訪問老人的活動,進一步了解纏足惡習的危害;并了解以前生活中還有哪些陋習,把它寫下來。
4.掌握課文內容,體會孫中山對纏足這一封建陋習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整體感知
1.屏幕出示孫中山銅像:同學們,你們說說這是誰?指名學生說說。
相機理解“辛亥革命”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個關于孫中山的故事,板書課題:孫中山破陋習
。1)讀課題,教“陋”(lòu),查字典理解“陋習”的意思。
。2)再讀課題,誰已經讀懂了課題的意思?已經讀懂的同學幫助他們縮小一下范圍,看看課文哪一段能幫助我們理解課題的意思?(課文最后一段)
2.哪位暫時還沒讀懂的同學愿意來讀一讀?
。1)你讀懂了什么?
。2)還有誰聽懂了什么?
3.相繼板書:纏足(及時正音)誰知道纏足是怎么一回事?
(3)沒聽說過的同學不需著急,請你們仔細觀察“纏”的字型,猜猜“纏足”是怎么一回事?
(4)他們猜的準嗎?聽查過資料的同學說說。(教師及時補充)
(5)好好的一雙腳,偏要使其變形。民間有一句諺語“裹一雙小腳流眼淚一缸”。當你了解了“纏足”后有什么想法?
4.對,這不合理、不文明的習俗就叫“陋習”,F在,理解了關鍵詞語的意思,你現在能說說題目的意思了嗎?(學生發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那么,孫中山為什么要破這個陋習呢?下面我們來讀課文,讀課文前,我先要詢問一下:回去預習課文時讀了幾遍?(問幾個學生)看來,大家預習得很好,下面再給大家幾分鐘時間,各自把課文讀一遍。
2.不知生字詞掌握得如何,我來檢查檢查。出示生字詞。
孫中山挑柴纏足痛苦為啥既然
受罪祖宗廢除婦女辛亥革命
(1)指名認讀
(2)理解詞語意思:這一學期,我們已經學了哪些理解詞義的方法?下面給大家幾分鐘時間,自己去想辦法理解詞語意思。
。3)相互交流
三、繼續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指名讀課文,要求:不漏字、不添字,把字音咬準。
2.思考:課文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用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件事?試著從事前、事件經過、事后這三方面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四、理解第一自然段
1.自由輕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孫中山為什么喜歡自己的姐姐呢?同桌交流。
(1)說話練習:孫中山的姐姐真是一個的姐姐。(不怕吃苦、愛勞動、能干、關心弟弟、活潑可愛等)
(2)誰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孫中山喜歡姐姐的原因!
3.指導朗讀:如果你有一個這樣的姐姐,你高興嗎,你喜歡嗎?
五、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
2.重點指導:纏痛罪
3.學生描紅。
六、作業
1.抄寫詞語。
2.繼續讀熟課文。
3.思考:媽媽為什么要給姐姐纏足?繼續詢問爺爺奶奶,了解纏足的事。
《孫中山破陋習》 篇13
教學要求:學習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完成描紅習字冊。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知道孫中山先生嗎?他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從小就反對封建習慣勢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 就是講他這方面事跡的。
二、揭示題意:
(1)揭示孫中山先生像
。2)簡介孫中山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與廣東香山縣,1905年組織同盟會,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晚年,同中國共產黨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3)“孫中山破陋習”中的“破”是破除、廢除的意思,“陋習”是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習俗。連起來說,就是孫中山廢除不好的習俗。
三、初讀指導。
1、學習生字詞語
(1)給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2)會讀會寫田字格里的生字,會讀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空閑 廢除纏足痛苦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2)指名讀詞語,指點辨認讀音。
。3)了解詞語,重點理解詞語。
纏足:舊時陋習,女子用布帛緊扎兩腳,使腳骨變形,腳尖小,以為美。辛亥革命后,纏足的風氣才逐漸廢除。
廢除:取消、廢止。
刺痛:使人受到打擊而感到痛苦。
。4)抽卡片讀生字詞語。
3、各人輕聲讀課文。
4、指點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
2、各人用鋼筆描紅
五、作業
1、讀抄詞語
2、練讀課文
3、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件事?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中山對纏足這一封建陋習的憎恨和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講述故事。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1、指名讀課文
2、指名學生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第一自然段
第二部分就是2——8自然段
第三部分就是第9自然段
3、分部分講讀
第一部分(1)指名讀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什么?姐姐是個怎樣的女孩子?
(3)小結:這個部分主要講了孫中山小時侯有個能干的姐姐。
。4)齊讀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指名讀
。2)這七個自然段講了一件什么事?(孫中山反對媽媽給姐姐纏足的事)
。3)這件事是怎樣發生的?齊讀第二自然段。(板書:痛苦 流淚)姐姐為什么這么痛苦?
出示:媽媽正在用一根布條,給姐姐纏足。
媽媽正在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
比較:這兩句話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為什么?
。4)出示投影片,指導看圖
a 分析畫面
畫面有哪幾個人?屋子里坐著的是什么人 ?她在干嗎?屋子外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態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b 小結圖意
。5)孫中山看到姐姐纏足痛苦流淚,感到怎樣?他向媽媽出什么意見?媽媽怎么說的?
齊讀3,4自然段
孫中山反對姐姐纏足的理由是什么?
他向媽媽提出反對意見,他媽媽怎么回答的?
媽媽為什么嘆氣?媽媽為什么不能 這樣做?
。6)孫中山聽了媽媽的話以后又是怎樣同媽媽爭辯的?他爭辯有用嗎?齊讀5,6,7自然段
出示: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為什么?(因為媽媽雖然覺得孫中山說的有理,卻不能照他說的去做,心理也很難受,用“含著淚”能表示出媽媽當時的心情。)
。7)孫中山同媽媽爭辯沒有用,那么結果怎樣?齊讀8自然段
出示: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幼小的心。
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為什么?(說明孫中山幼年時受到這件事的打擊的程度很深,將永遠不會忘記。)
。8)小結:這部分講孫中山反對給姐姐纏足的事
。9)齊讀第二部分
三、布置作業
1、讀課文,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學習課文第三部分,體會孫中山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完成課堂作業。
教學過程:
一、繼續精講訓練
第三部分
1、指名讀
2、“辛亥革命成功“是怎么回事?自答:辛亥革命的“辛亥”指的是1911年,這年武昌起義成功,清政府被推翻。
3、“首先廢除”纏足陋習,表現孫中山什么樣的精神?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義?
。ㄟ@件事表現孫中山反對封建陋習的革命精神。纏足陋習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到孫中山手上才廢除,這對解除婦女的痛苦起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4、看書上的插圖
教師講述:孫中山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我國兩千年的憤怒關鍵君主制度,功勞偉大。人民為了紀念他,為他立了銅像,請看這副圖,他的形象多么高大,他的胸懷多么寬廣。
5、小結
這部分講的是孫中山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廢除了纏足的陋習。
6、齊讀第三部分。
二總結
這篇課文寫的是孫中山小時侯看到姐姐被纏足帶來了痛苦,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廢除了纏足的陋習的事,表現了他對封建陋習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做斗爭的精神。
三、聽說練習
1、默讀課文:借助板書,練習講說這個故事。
2、指名講說這個故事,師生評議
3、同桌交替聽說。
四、作業
1、看拼音,寫詞語。
chan zuo shou zui kong xian
( ) ( ) ( )
2、比一比,組詞
痛( )柴( )份( )
通( )些( )分( )
3、在下面句子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1)( )知道纏小腳不好,不該去做。
。2)姐姐纏足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孫中山生氣( )心疼。
。3)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 )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授后小記:
《孫中山破陋習》 篇14
教學要求:
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知道纏足陋習曾對中國婦女造成的嚴重傷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品詞析句,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難點:體會纏足陋習曾對中國婦女造成的嚴重傷害。
教學準備:1、課件。2、課前從多種渠道了解纏足的事。
一、揭題
1、師述: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4課,齊讀課題。
二、檢查復習。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什么叫“陋習”,課文中的陋習指什么?(陋習是指壞的、不好的不文明的習慣。課文指纏足。)
2、昨天我們還細讀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從中了解到孫中山的姐姐原先是個怎樣的女孩子?
填空:孫中山的姐姐原先是( )。
。ㄓ智趧谟只顫 既愛勞動又愛唱歌 又活潑又能干)
二、精讀課文,質疑問難(第七自然段)
過渡:大家已經知道孫中山有個又活潑又能干的姐姐,真讓人羨慕,但好景往往不長,讀讀課文這一部分,看看情況發生了什么變化。
1、自由輕讀第七自然段。
交流,強調兩個“再也沒有”
讀了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問嗎?
2、學生質疑,老師篩選出比較有價值的問題并出示:
、艦槭裁丛僖部床坏浇憬愕男δ,聽不到姐姐的歌聲?
、七@件事指什么事?
。3)這件事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靈?
3、同學們能提出這么有價值的問題,真不錯。要想解開你心中迷團,就得細讀課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
三、整體感知(第二~第六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二~第六自然段。
思考問題1,孫中山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臉, 聽不到姐姐的歌聲?
2、學生交流。(媽媽要姐姐纏足。)
板書:姐姐纏足
四、精讀課文第2自然段
1、媽媽是怎樣給姐姐纏足的,指名讀一自然段。
2、學生交流:從這一自然段中你感受到此時孫中山的姐姐怎么樣?
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
3、你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姐姐的痛苦?
。1) 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練讀句子,體會姐姐的痛苦。
4、出示圖片和說明文字,自讀體會。
5、難怪姐姐會如此的痛苦,讓我們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讀好課文。
五、精讀課文第3自然段
1.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便對媽媽說:“……”引讀課文的第3小節。
2.孫中山心疼什么?他又生氣什么?
3.同學們看,這就是當時纏足的女子穿的小鞋,看著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4、你能用既生氣又心疼的語氣來讀讀孫中山的話嗎?
5、師生評讀。
6、齊讀這一小節,讀出孫中山當時既生氣又心疼的語氣。
六、學習第四-六小節
1、媽媽又是怎樣回答的呢?指名讀課文的第4小節。
2、媽媽為什么要給姐姐纏足呢?
3、你知道封建社會的婦女為什么要纏小腳嗎? 課外我請同學們搜集了資料,現在我們交流交流。
(纏足之風開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時期。從宮廷傳入民間,后來纏足之風愈演愈烈,以至于小腳女子成為當時男人擇偶的標準,說什么“娶妻要娶小腳妻”。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找個好婆家,做母親的往往在女兒七、八歲的時候給她纏足。在小腳盛行時期,大腳女子往往被視為沒有教養,會被人家恥笑,甚至難以出嫁。)
4、難怪媽媽在說的時候先——嘆了口氣,你從這聲嘆氣聲中讀懂了什么?
5、誰能把第四小節讀好?
指名讀——評讀——齊讀
6、孫中山能接受這種理由嗎?
。ú荒埽┧运瘩g道,既然(引讀)……別人……真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但媽媽只是說:(引讀)你年紀……媽媽邊說邊……
7、比較句子。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你欣賞哪一句,為什么?(從媽媽含著的“眼淚”中你讀出了什么?(無奈、心痛、對女兒的愛)
8、你能把媽媽當時的心情讀出來。指導讀好第6自然段。
9、細心的小朋友一定發現這節的末尾有個省略號,你知道這個省略號里的內容嗎?(媽媽……姐姐……所以,我們讀到這,稍微要停頓一下,給人想像的余地。)
9、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那么同學們看看圖中站在門外的孫中山,此時他聽到些什么?在想些什么?(課件出示)
10、學到這里,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那天發生的媽媽為姐姐纏足的事吧。 分角色朗讀。
11、從那以后,(引讀)孫中山再也看不到……聽不到……
師:看來纏足的陋習不僅傷害了姐姐的身體,更傷害了姐姐的心靈。
12、比較句子:
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指名讀,想想哪一句話最能反映此時孫中山的內心。為什么?抓住“深深地”、“幼小的”進行感悟交流。(說明孫中山幼年時受到這件事的打擊的程度很深,將永遠不會忘記。)
板書:刺痛了心。
13、檢查剛才提的3個問題。
七、學習最后一節
過渡: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但他從小就有一個決心,姐姐的悲劇再也不能在千千萬萬的婦女身上重演。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來看看,后來孫中山有沒有實現這個愿望?
1、自由讀最后一節。
2、問:成功了嗎?(成功了)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3、師小結。
有誰了解“辛亥革命”嗎”?(“辛亥”指的是1911年,這年武昌起義成功,清政府被推翻。而這次革命的領導人是孫中山,所以辛亥革命成功后,他當了臨時大總統。)
板書:革命成功
那時候,要廢除的陋習有許多,孫中山卻把廢除纏足這件放在了第一,這是為什么? (姐姐纏足的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纏足給中國婦女帶來的巨大的痛苦。相機理解“殘害”。他從小立下了志愿。) 板書:首先廢除
“廢除”就是題目中哪個字的意思?(破)
4、千千萬萬個中國婦女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喜事呀!讓我們來欣喜地齊讀這一段。
八、展開聯想,表達情感。
1、如果沒孫中山,你們的奶奶、媽媽也許早已纏足而無法工作;如果沒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老師包括來老師也許早已纏足而無法給你們上課。如果沒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同學也許正在纏足承受著巨大的痛苦而無法上學讀書、開心地游戲;此時此刻,你想對孫中山爺爺說些什么呢?示銅像。
2、用孫中山爺爺,我想對您說:“…………”的句式來說話練習。
3、是呀,中國婦女能走出 “三寸金蓮”的千年痛苦,這都得感謝——,讓我們記住這位偉人的名字——
九、 作業
1、啊,孫中山爺爺的確很偉大,他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廢除了許多封建陋習,你還想了解他更多的事嗎,請課外搜集他的資料,在自主晨會上交流。
2、 問問周圍的老人,以前生活中還有哪些陋習?.
附板書:
孫中山破陋習
姐姐纏足 刺痛了心
革命成功 首先廢除
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