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除法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九義教材對除數是兩位數除法這塊內容的安排是在第六冊,其中口算除法包括三部分內容:一位數除兩位數(42÷3)、一位數除整百整十數(420÷3)、用整十數除(60÷1 0、150÷50)。與九義教材相比,課標教材把這內容編排在四上,比九義教材晚了一個學期,內容編排上,刪除了一位數除兩位數(42÷3)、一位數除整百整十數(420÷3)的口算,因為整體計算要求降低,對于后續學習的作用不太大。保留了用整十數除(80÷20、120÷30)的內容,并把估算內容與口算內容結合起來一并教學,這樣,既減少了課時量,又加強了口算、估算之間的聯系。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更是學生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
口算除法是一節計算課,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單元中的起始課,內容主要教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個例題,一個練習,把用整十數除與估算合在一起進行教學,旨在用口算來解決估算,重點還是對口算算理的理解與口算方法的掌握。對于新知教學則通過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寓算理于情境中,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探討口算方法,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之后,還安排了相應的除法估算,為給試商做準備。
教材安排的一個例題有兩個小情境,(1)是分氣球(整十數除整十數),(2)是分紅旗(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之后都安排相應的估算和做一做,教學的結構和方法基本一致。而兩小題學生思維水平基本處在同一層面上,分開教學意義不大,因而我重組教材,把兩部分內容置于同一情境中進行教學,集中突破80÷20的算理和算法,多給學生“說”的機會,通過“說”提升學生對口算過程的認識,通過“說”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設計意圖】
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是要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獲得數學源于生活的體驗,教師就應該轉變角色,成為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在這一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設計了這節課。
1、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通過提供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小朋友們分氣球,讓學生從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再列式計算。創設這樣的情境,一是置計算于現實的情境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為一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經歷口算除法計算方法形成的過程,還數學以本來面目。二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解決整十數除兩位數、整十數除三位數這兩個式子,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并通過問“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來提倡算法多樣化,為學生與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數學交流提供較大的空間。再問學生“你喜歡哪種方法”使算法得到優化。在學生基本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礎上,再通過情境信息的變換,在情境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明白為什么要估算。對于估算方法的處理上,則重在轉化,把估算方法轉化到口算方法上來。讓學生在表達、討論、交流中促進數學思維活動,從而使學生體驗到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同時數學思維品質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得到培養,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