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教案
教學內容人教新課標四年級上教科書第99—100頁的例1。教材分析統計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在我們的教材中,一次又一次出現統計的知識,有序的安排在兩個學段,每一冊中。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并繼續注意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這樣就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通過簡單的數據分析教學,讓學生經歷“運用數據進行推斷”的思考過程,體會統計對于事物發展趨勢的判斷作用學情分析學生在第一學段學習了較多的單式長形統計圖和復式統計表,經歷了把兩個單式統計表合并成一個復式統計表的過程。因此本單元要引導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復式長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講座和交流復式長形統計圖與單式統計圖的聯系與區別,進而從更高的角度認識統計圖和統計量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2、使學生初步了解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學會整理簡單的數據,會看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體驗解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出示主題圖。這是四年級同學參加的興趣小組活動情況,你發現了什么信息?(出示復式統計表)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交流信息活動(一)1、根據所提供的信息,同桌合作畫出兩張單式條形統計圖。(一人一張)2、老師如果不看統計表,只看統計圖,有沒有辦法一眼能看出科技小組男生多還是女生多?3、老師示范一組1、完成單式條形統計圖2、交流討論復式統計圖的形成3、學生完成復式統計圖設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體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活動(二)結合單式、復式條形統計圖,比較優劣。完善并總結復式條形統計圖。指圖比較。設計意圖:從更高的角度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達到提升。發揮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使學生感受到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三、鞏固練習1、完成中國人均壽命統計圖并回答問題2、出示某市人均壽命統計圖3、出示公司飲料銷售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和猜想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四、回顧總結,展示個性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和體會?2、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用到統計的知識,你想用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哪方面的問題?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板書設計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單式與復式統計圖的異同點相同點 不同點
教學反思一、在對比分析中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學生已有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知識基礎,學生在單式、復式的觀察、對比、分析中,認識到了兩種統計圖各自的特點,也感受到復式條形統計圖更能清晰地比較,激發起進一步探究的欲望。所以本節課教學中我力爭在新舊知識的對比分析中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在教學這節課時。二、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課教學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分析,掌握本節課重點,對信息的處理。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尋找繪制方法。整個過程使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突出體現了課程標準所提出地“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的新理念。三、改變原教材學習素材,使學習素材來自生活。新的課程改革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我們要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就應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統計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有統計的需要才產生。學生在繪了單式條形統計圖之后,如何讓他們產生需要學習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心理。我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參加科技小組的男生多,還是女生多?”,然后追問“你怎樣看出來的”,再總結并提問“你看了兩眼,那老師只想看一眼就知道誰多,你有辦法嗎?”學生因此冒出把兩張圖合在一起的想法,產生學習復式條形統計圖的需要。接下來的學習是有效的,因為擁有了學生的需要,被動地接受變成了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