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旋轉》說課稿
第二個階段師生互動、探索新知、動手實踐,這個階段是整堂課的重點,我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出示一個鐘表,旋轉一周后,提問鐘表指針做了怎樣的運動?向哪個方向運動的?學生根據自己對鐘表的了解,說出了順時針旋轉,然后我說明沿著鐘表指針旋轉的方向就是順時針方向,反之則是逆時針方向。接下來呢?我讓學生來旋轉我的這個教具,讓學生旋轉出三點整這個時間指針的方位,學生則可以順得的旋轉出來,然后我來旋轉,我旋轉過程中則要出現三次錯誤,第一次旋轉錯誤讓學生思考,錯在哪里?由此引出旋轉的第一個要素——旋轉中心點,接下來我演示出現的第二次錯誤,仍然采用讓學生找錯誤原因,來引出旋轉的第二個要素——旋轉方向,最后我演示第三個錯誤,引出旋轉第三個要素——旋轉角度。這個環節我把復雜的圖形旋轉轉變成了鐘表指針的旋轉,也就是線的旋轉,降低了學生這習的難度,然后再經過我三次的錯誤,讓學生找出原因,引出旋轉的三個要素。
第一個環節探索出了旋轉的三個要素,第二個環節就是要讓學生動手練習,讓學生當一次設計師,根據我出示的三個要求,讓學生在自己的方格紙上練習設計,起到一個現學現用的原則。學生在畫完之后,我來展示個別學生的作業,在展示過程中定會出現一些問題,仍然讓學生找錯誤的原因,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旋轉的三個要素。這就是我教學過程的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我又回到了欣賞,而這次的欣賞不同于第一次欣賞,先是讓學生來看這三幅由旋轉得來的圖形,提問看完之后找到旋轉的中心點,然后我來演示這三個圖形旋轉得來的過程,再讓學生說出它們的旋轉方向。起到了一個欣賞圖案,滲透新知的效果。
接下來就到了第四個階段——拓展練習,在這個階段我出了三個題目,第一個題目要考查學生對旋轉角度的理解,選用的是畫過的風車,讓學生說出圖b是圖a繞點o 順時針旋轉了多少度而得到了,依次說出后面的。而第二個題目,則是讓學生找旋轉中心點的,第三個題目是讓學生全面考慮旋轉的三個要素,經過三問的要求,讓學生說出得到的圖形。
最后一個階段,就是總結
通過對全課的探索學習,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學到了什么,這樣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自我評價在本節課的表現,讓學生從心里想想自己在本節課學到了什么樣的知識。
以上就是本次說課的全部內容,由于經驗甚少,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