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七冊數學教案第二單元:走進大自然
師:同樣的數他們寫的形式卻不同,誰的正確?為什么?小組里議一議。
生:他們的答案都正確。只是所用單位不同。生1寫的數是“萬”作單位的;生2寫的數是“1”作單位的。盡管形式不同,但是數值的大小是相等的。
[評析:以“了解青少年課外活動營地”為主線,使學生被喜歡、向往的環境所吸引,從而主動地投入到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數學活動之中。]
(二)參觀營地:
師:經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我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了,你也想去看看嗎?
(出示圖)同學們看,這就是活動營地!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這個活動營地建在大自然中,環境非常好,很適合同學們活動。
生:我看到了有很多同學們游戲的場所。
生:我還看到這個活動營地還有一部分沒有建設好。
師:是啊,這是一個工程浩大的項目。我們看到有些地方還沒有建設好。大家愿意做一個小設計師,幫助工人叔叔們早日建設好這個活動營地嗎?你想幫助叔叔設計些什么?請在小組里,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討論討論,拿出最佳方案。
(小組討論后,全班匯報)
生:我幫助工人叔叔設計了門窗。我們設計的門窗是長方形的,因為這樣不僅美觀、堅固而且采光好。
師:大家和他的意見一致嗎?好,我們一起看一下好嗎?
(電腦演示裝上門窗)
師:你們設計得真漂亮!
生:我幫助工人叔叔設計的是從a點到小房子畫一條最短的路。
(展示設計成果。)
師:你為什么這樣設計呢?
生:因為我們知道點到線最短的距離是垂線。所以我從a點到小房子做一條垂線,這條垂線就是到小房子最短的路。
師:你們同意嗎?那么你可以指導工人叔叔怎樣才能準確地畫出這條垂線嗎?
生:叔叔可以用三角板來畫。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和小房子重合,讓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經過a點,畫一條直線就可以了。
師:你設計的方案真棒!工人叔叔按照你的方案很快就畫好了!你們瞧!
(電腦演示)
生:我是幫助工人叔叔找到了圖中的平行線。
(電腦顯示學生找到的平行線變成紅色)
師:他找的平行線正確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我們可以用平行線的特點來驗證一下。我把平行的幾條線段兩端無限延長,看看它們是否相交,如果不相交說明這幾條線就是平行的。
生:我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驗證。我根據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的特征,用直尺量一量這幾條線間的距離,看看是否相等。
師:你們真聰明。
生:老師,我還幫助工人叔叔找到了圖中的垂線。
(電腦顯示垂線變成紅色)
師: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并驗證一下是否正確。
(小組活動)
師:你們真是優秀的設計師!看來我們學習的數學知識能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
[評析:學生在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安排下,在興趣的引導下對自己在前部分知識進行了全面復習。這里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切身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參觀生活區
師:我們參觀了營地,還幫助營地的工人叔叔解決了很多數學問題,現在就讓我們到生活區休息一下,好嗎?瞧!這所漂亮的小房子就是生活區,小朋友們都把這個生活區稱為“地球村”,這里有世界上30多個國家不同特點的房屋。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房間,大家喜歡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利用自己的智慧動手來裝飾我們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