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探索研究
1、小組探討:怎樣用適當的方法把題中的條件和問題進行整理,更有利于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體思路?教師巡視,給與恰當指導。
2、教師強調畫線段圖的方法
(1)、讓線段圖正確反映小發明家、學校、小芳家的相對位置關系。
(2)、能在圖中看出小明、效仿各自行走的速度和時間以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3)、能從圖中直觀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
3、小組匯報整理的方法,投影出示:
(1)、畫圖整理:
(2)、列表整理
小明家到學校 每分走70米 走了4分
小芳家到學校 每分走60米 走了4分
4、根據整理結果,小組交流、探討:
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師鼓勵學生富有個性解決問題。
學生匯報,教師投影展示:
70 4+60 4 (70+60) 4
=280+240 =130 4
=520(米) =520(米)
答:他們兩家相距520米。
5、比一比,兩種解法有什么聯系?
6、小結,通過例題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三、拓展延伸:
1、完成“試一試”
第1題,讓學生根據題意先畫圖整理條件和問題,再獨立進行解答。
第2題,讓學生在列表整理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中題目。
第2題,教師幫助學生理解題目意思,再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計算,填出括號里的數字。
第3題,教師先畫一個橢圓形跑道直觀圖,幫助學生理解“跑道長應等于小張和小李所跑的路程之和”。
學生嘗試畫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
第4題,重點引導學生先列表整理條件再獨立解答。
第5題,第(2)小題根據題意,師生合作化出相應線段圖,然后再解答。
四、作業
想想做做1、5題。
解決問題的策略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第106頁例題主要通過解決有關面積計算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運用畫圖或列表的策略解決問題,并體會相同的策略可以有不同操作形式。
教學目的與要求
1、使學生會通過畫線段圖,直觀示意圖或列表的過程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使學生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用畫直觀示意圖和列表的方法解決有關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投影儀、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投影例題:學生讀題,討論用怎樣的策略去解決問題。
二、探索研究:
小組合作,探討、交流。
教師提示:畫出的操場示意圖中線段長度的比例大致符合實際情況,在圖中應標出相應的已知條件。
1、小組匯報解決策略,教師投影展示。
列表:
長 寬 面積
原來 50米 40米 ?平方米
現在 ?米 ?米 ?平方米
畫圖:如圖書p106
2、想想,要求操場的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再解答。
板書:(50+10) (40+8) 50 40
=60 48 =(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