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精選4篇)
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篇1
教 學目 標:使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法則,能在計算過程中正確處理進位問題,能正確地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并培養類推能力.
一、復習引新
1、口算練習:(小黑板出示)
指名口算
反復使用
2.復習筆算
出示復習題: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重點說一說計算過程。
提問: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要按怎樣的順序乘?中間的0能不乘嗎?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題
。1)學生觀察例題,指名回答讀題后學生口答列式
。2)指名學生板演豎式。
提問:這是幾位數乘幾位數?誰能計算?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重點說明進位的處理,數位的對齊。
提問:這道題與前面學習的一位數乘三位數比,計算有什么不同?
指出:筆算乘法哪一位相乘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其他列式嗎?這樣列的乘數是幾位數?學生列豎式計算。
(4)引導比較,這兩種計算哪一種簡單,為什么會簡便?
2、小結:在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時,我們可以根據乘法交換律,列成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豎式來計算,這樣算起來比較簡便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1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乘的過程和進位的處理。
2.做“想想做做”2
說一說這道題是什么意思?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提問:這道題為什么要用乘法算?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明白了筆算乘法時的哪些問題?
五、作業
做“想想做做”3
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9頁,5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探索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并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2.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 讓孩子養成計算后檢查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用豎式正確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復習:師:小朋友,看誰能準而快地算出下面各題.
1,口算:250+30 150×4 330-120 17×5
180×10 164÷4 160×3 125×8
師:看來小朋友的口算比較準確,請繼續完成下面的筆算題.
2,筆算:25×34
二,激趣引入:
同學們暑假里去旅游了吧!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 (生一一回答).
假期里李叔叔也乘坐火車去北京旅游了一趟,可他居住的城市離北京有多遠呢 你有辦法幫他算出來嗎 揭示書p49例1
三,引導學習例1
讀題,找出已知的信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指名口頭列式:145×12
試試看你有辦法算出145×12的積嗎
同桌互相交流你是怎樣算出145×12的積的.
指名匯報"怎樣算出145×12的積的 "
生1:口算:145×10=1450 生2:計算器計算的.
145×2=290
1450+290=1740
生3:估算:145≈150
12≈10
150×10=1500
所145×12≈1500
生4:筆算: 145
× 12
290
145
1740
指名再說說怎樣筆算145×12,書寫格式是什么
筆算237 22
師生共同總結筆算的方法.
1.
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乘起.
3.哪一位上的數相乘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四,練習書p49做一做
1.134
12
2.同位出題互考.
3.請你來當小醫生.
146
23
338
82
五,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師強調數字大了數位增多了,計算時除了要細心外,我們還可以用計算器來驗算養成驗算檢查的習慣.
六,作業:書p50 1~3題
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篇3
《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選擇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利于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教學時創設了學生喜歡的情境,符合學生年齡的特點,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的開始就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為新課的學習醞釀了良好的情緒。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不僅體會到了算法的多樣化,而且學會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計算順序和積的定位。
2、通過兩位數乘三位數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對比,引導學生理解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檢查的良好習慣。
明確了這些教學目標后,我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做的:
1、通過口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練習,復習鞏固舊知識。
本節課學習的乘法運算,不論是口算還是筆算,估算還是應用計算器計算,其基本算理和運算方法學生是不陌生的,我根據學生已有的這個知識基礎,先通過口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練習,復習鞏固舊知識。在此基礎上,引出新課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2、在教學時,先讓學生估算結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先估算一個大概的值。幫助我們確定準確值的范圍。接下來我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等活動,試作例題的結果。在這期間,我巡視收集學生的不同做法(尤其是學生易出錯的做法)。接下來在講解筆算方法時,就將學生的不同做法一一呈現,并借學生的錯而講,這樣讓學生引起注意,筆算方法也就潛移默化的滲透到了孩子們的腦子了去了!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筆算方法,孩子說的都很清楚!這個環節中,學生是真正的主人,整個教學過程和計算方法都是學生通過交流自己探索出來的,而我只是抓住學生的錯誤進行引導、糾正,學生出錯之處就是學習的難點,也恰恰是老師必講之處!不僅讓學生有成功的喜悅更讓學生有了認知沖突,學生學起來更容易更扎實。
3、最后的練習中,基礎練習是讓學生鞏固已學知識;數學醫院中的找病因,目的是讓學生理解算理,并且在找錯的同時,提醒自己不犯類似的錯誤;思維島的練習(選擇題)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學數學就要會用數學,生活中處處有知識!
4、課的最后,在總結全課的同時進行了拓展1452×12=?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學生很快的想出了筆算方法。說明孩子們對本節課的知識掌握得很扎實。
不足之處:
雖然學生對這節課筆算的計算方法都掌握了,但也存在不足,例如有些學生 在計算完沒有養成自覺驗算的好習慣,在計算時準確率不是很高,還有個別學生分析數量關系還差一些,沒有形成完整的思維過程,這些方面還需要今后培養和訓練。另外我的評價語言稍欠缺,這也是需要自己下功夫的地方。
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篇4
第 1 課時 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
3.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探究計算方法、解決計算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在“豎式中,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積的末尾要與十位對齊”的算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課件出示以下題目:
(1)直接寫出得數。
12×3= 205×3= 25×2=
170×5= 150×3= 125×2=
(2)用豎式計算:26×47=
說一說,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數相乘,最后把兩次乘的結果相加。
2.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一起來探究和計算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1.課件出示教材第27頁例題1。
讓學生閱讀例題1,和同桌說說自己獲得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讀題得出:
。1)已知條件:月星小區有16幢樓,平均每幢樓住128戶。
(2)所求問題:月星小區一共住了多少戶?
2.解決問題,探究計算方法。
(1)列出算式。
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教師同時板書:128×16=
。2)嘗試計算。
讓學生獨立嘗試用豎式計算。
教師巡視指導,特別關注平時計算錯誤率較高的學生,注意他們每一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3)小組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在四人小組內把計算的過程互相說一說。
(4)全班交流并集體反饋。
提問:先算什么?(先算128×6)再算什么?(再算128×10)最后算什么?(6個128與10個128的和)
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算式:
1 2 8
× 1 6
7 6 8
1 2 8
2 0 4 8
提問: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提醒學生注意:用豎式計算時,兩部分積的相同數位要對齊。
3.總結算法。
(1)說一說,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步驟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2)討論:怎樣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學生小組討論后師生共同小結: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類似,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乘三位數,得數的末位與兩位數的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乘三位數,得數的末位與兩位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7頁“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讓學生分別說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
2.完成教材第30頁“練習五”第1、2、4題。
第1題:是豎式計算過程中的口算練習。
第2題:通過觀察和計算來發現豎式計算中的錯誤,加深學生對豎式計算方法的鞏固。
第4題:結合具體情境運用計算知識來解決問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