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精選14篇)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1
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
先用一個因數的個位與另一個因數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這個因數的十位與另一個因數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積的個位就與哪一位對齊,哪一位滿十就向前一位進“ 1”,再把兩次相乘的積加起來。末尾有0時,把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對齊,并將它們相乘,再在積的后面添上沒有參加運算的幾個0。中間有0時,這個0要參加運算。
2、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3、因數是兩、三位數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兩個因數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近似數,再把這兩個近似數相乘。
補充知識點: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進行估算。估算是往大估還是往小估?也就是估算的方法問題;
2·利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注意,第二步的乘積末尾寫在十位上。
3· 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
中間有0也要和因數分別相乘;末尾有0的,要將兩個因數0前面數的末位對齊,用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幾個0落幾個0。
實際生活中的估算:
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估算是往大估還是往小估?)
a、350名同學要外出參觀,有7輛車,每輛車有56個座位,估一估要幾輛車?
b、橋在重量3噸,貨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車重986千克,這輛車能過去嗎?
知識點: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要將因數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數。估算時注意,要符合實際,接近精確值。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47頁及相應練習
教材分析
該課內容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第一課時,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學過多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本節課是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學習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樣的。該課也是小學階段整數乘法的最后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知識的遷移,自主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掌握三位數乘兩位的筆算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體驗知識遷移的過程,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認真計算并養成驗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能夠正確進行筆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原理。
教具準備
課件、學生用計算器
教學過程
課前2分鐘口算練習
一、情境導入
播放北京標志性景點的圖片。
教師:同學們,暑假你們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們乘車所用的時間都是12小時,想知道他們是怎么去的呢?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時
李叔叔
火車
平均145千米/時
教師:他們是從同一個城市去的么?
教師: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算出王叔叔所在城市到北京多少千米么?指明學生列出算式:78×12
學生列豎式計算,交流、匯報。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離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計算呢?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45×12
1.運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離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呢?
說一說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準確結果,還得用筆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板書課題)
2.探究算理
學生嘗試筆算,教師巡視,挑選出幾種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們先請剛才板演的同學說一說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據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1 4 5
× 1 2
2 9 0 ——表示什么?(表示2小時行的路程,即290個1)
1 4 5 —表示什么?(表示10小時行的路程,即145個10)
1 7 4 0
我們想知道這個結果是否正確,有什么好辦法呢?(一是與估算結果比較,二是通過驗算。)
3.討論交流
大家四人一組討論一下,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是什么樣的,互相說一說。
4.學生匯報。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47頁做一做橫著第一排。
學生獨立計算完成,教師巡視發現典型現象,請其板演。
集體訂正。
2.算理選擇題
(1)在計算234×35的時候,2×5表示( )
a. 2×5 b. 20×5 c. 200×5 d. 200×50
(2)下面( )算式中2×5表示的意思是200×50
a. 209×15 b. 205×52 c.325×52 d. 152×5
3.不計算,選擇答案。
425×19=( )
a.3825 b. 8020 c. 8075 d.46325
425×219=( )
a.93075 b.68000 c.46325 d.80000
4.練習八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的'遷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中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應寫在什么位置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同學們,車白泥小學一年一度的計算大賽即將開始,你們有信心贏得比賽嗎?
一、賽前熱身
1、牛刀小試
哪兩位同學愿意請戰?
白板出示豎式筆算:24×12=19×12=
同學們說一說計算方法,豎式計算乘法要注意哪些問題?
2、脫口而出
口算怎么又快又準確的得出答案呢,能分享一下你的計算秘籍嗎?
如果是142X12這樣的三位數乘兩位數,又該怎么算呢?
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請同學們以同桌為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動筆試一試……
指導并指名學生匯報,參照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計算三位數乘與兩位數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你能說一說嗎?
團結協作的力量無窮大,看來,這個賽前熱身對同學們來說,真的是小菜一碟,接下來的項目你們還敢繼續挑戰嗎?看招。
二、東想西算
情境導入:
(白板出示)
普者黑風景區位于文山州丘北縣境內,風景優美,景色宜人,是國家5A級景區。這不,家住廣州市的李桐和爸爸慕名而來。
1、白板出示題目:火車行駛了12小時,每小時行駛195千米。廣州市到普者黑景區有多少千米?
2、你想怎么列式?195×12=(千米)
3、195X12,怎樣來計算?
(1)你能運用估算知識猜一猜嗎:廣州市到普者黑景區大約有多少千米?說一說你的想法?
(2)你能用豎式計算出準確答案嗎?試著做一做,在計算時,想一想這道題與142X12相比較,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①學生獨立思考,自己試著在練習本上算一算。嘗試算出195×12的結果,并對照估算的情況,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合乎實際。
②巡回指導,特別關注計算有困難的學生。
③交流匯報、歸納解題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學生互相說算法。
5、你想提醒大家筆算時要注意那些問題?(引導學生說出做題過程中的易錯點)
6、驗算。你會驗算嗎?你有沒有什么好的想法愿意和同學們分享?
三、計算接力賽----誰是計算大王
接下來這個項目就對我們班同學團結協作能力的考驗了,要贏得此項比賽,就要有賴于同學們的默契合作了。我們即將選出六位驍勇善戰的計算能手來出戰。
結論:仔細觀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數乘兩位數積是()位數或()位數。
四、加時賽:
1、134×12176×47 425×36237×82
2、文山市思源實驗學校平均每個班有32人,共有116個班,思源實驗學校一共有多少人?
通過我們全班同學的努力,我們贏得了此次比賽的勝利,恭喜同學們!
五、課堂總結,學以致用
回顧一下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想和大家分享嗎?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33、34頁,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
教學提示
本部分的教學是口算乘法,包括:整百數乘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乘整十數。這些內容是義務教育階段有關整數口算乘法的教學目標,它是作為小學生應該具備的口算乘法技能的基本要求。教學時,要注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能自主學習,掌握整數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學目標
理解整百數乘整十數和幾百幾十的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口算,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促進思維條理化。
過程與方法
經歷過口算步驟的推導,初步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淀數學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人人參與口算,是學生養成積極動腦、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整百數乘整十數和幾百幾十的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過程,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
學生準備:課前小研究,學習用品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復習回顧,談話導入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出得數。教師隨機選兩題,說一說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整百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口算,幫助學生回憶口算的方法,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2、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出示信息窗,找出數學信息。
出示情境圖信息窗一,讓學生欣賞圖片,搜集數學信息
談話:請大家仔細欣賞圖片,并要認真閱讀下面的文字,看你從圖中能得到哪些信息?誰能發表你的看法?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談話:根據我們得到的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把本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提出學習目標:同學們提的問題還真多,我們本節課重點研究這幾個問題,以完成這樣的學習目標。
(1)整百數或整百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根據你找到的數學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探索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1)一組共發放了多少份宣傳資料?指名學生列式:400×20(板書)得數是多少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指名小組代表交流
預設1:根據4×2=8,推算400×20=8000
預設2:根據400×2=800,再算800×10=8000預設3:先算4×20=80,再算80×100=8000
(3)比較異同,優化算法
其實這幾種算法都是轉化為我們學習過的算式進行計算。幾種算法中你最喜歡哪種算法?
交流討論,讓學生發現兩個因數末尾0的個數與積末尾0的個數的關系,通過對比,讓學生體會到確實用添0的方法來計算這些題最簡便,那添0法到底是怎么樣的?讓學生分小組去歸納:只要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然后看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加上幾個0。
(4)即時練習:自主練習第一題,算一算,比一比,體會算法。
探索幾百幾十乘整十數的口算。
(1)教材34頁紅點問題:二組一共發放了多少份宣傳資料?
指名列式:210×30(板書)
又該怎樣計算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指名小組代表交流。
預設1、先算21×3=63,再推算210×30=6300
預設2、先算210×3=630,再推算630×10=6300
(3)優化算法: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然后看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加上幾個0。
設計意圖:使學生掌握整數乘法口算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同時在對比中歸納出簡便算法。
(4)即時練習:自主練習第三題
(三)鞏固新知:
自主練習1和3,直接寫得數。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講一講,集體訂正。
重點讓學生說算法:怎樣算?
自主練習2,解決問題。
學生說思路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四)達標反饋
口算,我最棒!
400×30=90×600=
50×200=30×300=
250×40=490×20=
160×50=70×130=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5
本節課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起點,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獨立探究和小組合作掌握了筆算方法,可以進行正確計算,并理解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算法和算理。
一、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系,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
計算教學的引課一般比較平淡,幾乎都是以舊引新的方式。但稍微改變一下,變成學生自己編成本節課要探究的題目,這樣比較能調動學生想探究的欲望,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二、通過知識遷移,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識。
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算法算理,引導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方法,注重知識的遷移類推作用,這樣不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
三、注重口算、估算和筆算的聯系,培養計算意識。
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意識是計算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這節課三位數乘兩位數由于數字較大口算較困難,所以學生會想到估算一下它的值,然后我們再引出筆算,得到它的準確結果,并且還可以利用估算驗證筆算結果。這樣口算、估算和筆算三者有機結合,互相驗證,不但提高了計算能力,而且培養了計算意識。
四、利用獲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生活數學相聯系。
知識的獲得不能只是純粹的為了“獲得”而“獲得”,而應該是通過知識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達到學以致用。所以在本節課中提供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但是這節課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思路可以再簡潔清晰一些,可能是我講的太多,或者是總擔心學生理解不透所以課堂沒放開。其次是在練習用時太多,可以再緊湊一些。另外在面向學生群體方面不夠寬廣,最后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鍛煉教學機智,才能足以面對越來越多元化的情況發生。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6
一、口算乘法
一位數乘三位數的口算乘法,可以把三位數看成幾百幾十的數分別于一位數相乘,再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或者是用一位數分別與三位數的個位、十位、百位上的數字相乘,在計算過程中,注意進位的數字不要漏掉了。
二、筆算乘法
筆算兩位數乘三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先用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分別與三位數個位、十位、百位上的數相乘,乘得的積的末尾上的數字與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字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字與三位數個位、十位、百位上的數相乘,乘得的積的末尾上的數字與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字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三、積的變化規律
兩個因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以幾(或除以幾),它的的積也乘以幾(或除以幾)。
兩個因數相乘,一個因數乘以幾(或除以幾),另一個因數也乘以幾(或除以幾)時,它的積要乘以(或除以幾)兩個因數乘以幾的積。
四、乘法估算
乘法估算,可以把幾百幾十幾的數估成整百數或是幾百幾時的數。
五、行程問題的關系式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復習口算乘法、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筆算方法及乘法估算的方法,提高計算正確率。
(二)過程與方法
復習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復習中培養學生認真書寫、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常見的數量關系,能熟練的進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難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常見的數量關系,能熟練的進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要點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第三單元,課前讓同學們對本單元進行了知識梳理,誰來說說,本單元都學習了什么知識?
口算乘法:兩位數乘一位數、幾百幾十乘一位數。
筆算乘法:因數中沒有0;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難點)
估算:
積的變化規律:(難點)
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
師:這個單元的重點、難點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舊知識,幫助學生系統的梳理知識結構。
(二)有針對性地練習
第一部分:口算
1.出示口算錯題:200×40=800 125×8=900 26×4=84 90×60=4800
2.師:在口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3.練習:
24×4= 13×6= 25×40= 60×30=
18×3= 43×3= 32×20= 50×90=
第二部分:筆算
1.出示筆算錯題:
2.師:怎樣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需要注意什么?
師小結: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就按照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法則進行計算。用第二個因數的每一位分別乘第一個因數。注意數位要對齊,因數中間有“0”的,別忘記與“0”也要相乘。末尾有0的時候,根據0的'特性,在豎式中先不計算,在最后計算的結果的末尾添0。
第三部分:速度、時間和路程數量關系
1.孫老師打算利用春節的長假和朋友去云南旅游,出示三種交通工具及速度
汽車:80km/h 火車:210km/h 飛機:1200km/h
如果坐火車去,要走16個小時,你知道北京到云南有多少千米嗎?
筆算:210×16=3360(千米)
師:如果是你,你會選用哪種交通工具呢?為什么?
1)飛機:快;節省時間,大約3小時。
2)火車:可以欣賞沿途的風景,比較省錢。
3)汽車:可以自由調整時間。但時間太長,28小時。
師:在剛才的計算中你們還用了本單元的那些知識?
速度、時間、路程。
師:什么是速度?單位時間所行駛的路程。
師: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速度×時間=路程
師:你還能利用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來解決問題嗎?
2.練習:
小剛每天早上騎車上學需要17分鐘,他騎車的速度是160米/分。小剛家離學校有多遠?
3.編題練習:
師:你能選擇下面的兩條信息,編出一道求路程(時間、速度)數學題嗎?
北京到杭州1380千米,火車每小時行115千米,12小時到達。
4.師小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利用數量關系進行計算,這樣比較簡便。
(三)解決問題
1.選擇正確的答案:
(1)243×12在豎式計算中,十位上的1乘 243得( )。
① 243 ② 2430 ③ 472
(2)512×29的積最接近( )。
① 15000 ② 10000 ③ 1500
(3)因為24×30=720,所以240×30=( )。
① 7200 ② 72000
(4)640×78的積是( )位數。
① 四 ② 五 ③ 六
(5)125×80的積的末尾有( )個零。
① 2 ② 3 ③ 4
2.判斷下面兩個同學做法正確嗎?
學校召開家長會,多功能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有22個座位,現在有350名家長來開會,能坐下嗎?
小毛: 小華:
18×22=396(個) 18×22≈400(個)
396 > 350 20 20
答:能坐下。 400 > 350
答:能坐下。
3.公交汽車司機平均每天要駕車行駛200千米,一年按(262個工作日計算)
大約要行駛多少千米?
4.李叔叔開車從北京到鄭州,去時每小時行駛90千米,4個小時到達,回來時由于堵車每小時行駛比去時少30千米,回來用了幾小時?
(四)總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筆算乘法和數量關系,你在哪點有什么提高?
【設計意圖】讓學生總結概括復習所學知識,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習慣。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9頁例1、做一做及練習七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
讓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類比及分析,概括能力,發展應用意識。
3、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計算的'方法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豎式中,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積的末尾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導入新知
師:李叔叔在哈爾濱工作,過中秋節了,他很想念家中的親人,決定在中秋與國慶雙節期間回北京老家一趟,他買了12斤月餅,每斤45元,請同學們算一算李叔叔買月餅一共花了多少錢?
(1)、讓學生理清題意,找出題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據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齊做,然后指名板演并說說其計算過程。
回顧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出示幻燈片,學生讀一讀)
談話引入例1
師:在回老家的時侯,李叔叔為了節約錢,決定不坐飛機,坐火車,當他到家時,他算了算,從哈爾濱到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1小時行145千米。那你們幫李叔叔算一算從哈爾濱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由學生列出式子,師板書:145×12
(2)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45×12與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1、估算
師:那你認為哈爾濱距離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呢?現在同學們來估算一下(學生動筆算)師:你是如何估算的?誰愿意把你的估算過程和想法跟我們分享一下呢?
讓學生說說,教師隨機板書學生的估算方法。
2、筆算
師:現在我們已經估算出來了,145×12大約是在1500至1800之間,那么如何準確算出145×12的積呢?同學們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一算好不好?
學生動筆算,教師巡視,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如果有用豎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如果沒有教師試著提示。)師:用豎式計算也就是筆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掌握的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補充板書)
教師講解,板書145×12用豎式計算的過程
師:你認為三位數乘兩位數,列豎式和筆算的順序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有聯系嗎?
3、小結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課件演示)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的每一位,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十位的數去乘三位數的每一位,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再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4、鞏固練習
教材第49頁做一做。(分組完成,集體訂正)
三、仔細琢磨,細心計算,鞏固新知
1、數學醫院,判斷正誤
(幻燈片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找出錯誤的地方,并改正過來。)
2、50頁第一題。(分組完成,集體訂正)
3、解決問題(50頁第二題)
四、仔細想想,談談收獲,歸納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生: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師:那現在哪個同學可以來幫我們小結一下三位數乘兩位數豎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五、作業布置:練習七第3題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9
教材分析
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是:能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關于整數乘法運算的學習,本學期已進入了尾聲。即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義務是義務教育階段整數乘法的最后一個知識塊。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中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和算法都將直接遷移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中來,因此,學生對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會感到困難,但是,由于因數數位的增加,計算的難度也會相應的增加,計算中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情況,因此,這一課的學習對學生來說也是非常必要。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小數乘法奠定基礎。
學情分析
1、學生學習基本情況:這個班大多數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強,書寫比較規范。但這個班學習不夠積極,上課不喜歡個別回答問題,只喜歡集體回答。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中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已理解了。
3、學生認知障礙點:由于因數數位的增加,計算的難度也會相應的增加,計算中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情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的遷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中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應寫在什么位置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熱身:每組算一題其他組作判斷。
16×4230×419×3180×4
2、豎式筆算:45×12=
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說一說計算方法,豎式計算乘法要注意哪些問題?
二、情境導入:
同學們知道我們南寧人的精神是什么?能幫就幫,那你們愿不愿意幫助一個身患重病的同學呢?昨天我們中心校倡議同學們為一個身患重病的同學捐款,對嗎?據了解已經有一個班捐得了145元錢,如果每個班都捐得145元,我們中心校共有幾個班級呀?(12個班),你想提什么問題?(一共能捐多少元呢?)
1、板書題目:每個班捐145元,我們學校共有12個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錢?
2、你想怎么列式?145×12=(元)
3、觀察這算式,你發現和我們以前所學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嗎?
4、揭示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5、145X12,你想怎樣算?
(1)你能運用估算知識猜一猜:全校共有12個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錢?說一說你的想法?
(2)你能用豎式計算出準確答案嗎?今天我們就重點來研究三位數成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
①學生獨立思考,自己試著在練習本上算一算。嘗試算出145×12的`結果,并對照估算的情況,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合乎實際。有困難的,可以參考課本中的算法進行計算。
②教師巡回指導,特別關注有困難的學生。
③交流匯報、歸納解題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6、學生互相說算法。
7、你想提醒大家筆算時要注意那些問題?(學生暢所欲言。)驗算。
8、觀察歸納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三、練習:
1、基本練習〔目的:達到正確,快速,對新知識的鞏固和加強〕分層測試卡基本練習的第一題,能做幾題就做幾題。(講評時提醒學生最后一題可交換因數的位置,使計算簡便)
279×31545×6928×287
結論:仔細觀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數乘兩位數積是位數或位數。
2、變式練習〔目的:針對易錯點進行改錯〕課本51頁第7題說出右面計算中的錯誤,并把它改正過來。
3、分層測試卡的基本練習第3題。
四(2)班有35名學生,每人交書費116元,一共交書費多少元?
四、課堂總結,學法提煉
回顧一下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想和大家分享嗎?
師:回顧一下剛才你們是怎樣學會的?通過哪些辦法?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10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包括整百乘整十數的口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筆算和解決問題等內容。學生很快學會了筆算的方法。
本單元教學過程中,根據課堂效果和課后學生的掌握情況,現對教學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
(1)教學過程中成功把握住了知識的前后聯系,溫故導入,促進學習遷移。
(2)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了思考與交流的空間。
(3)注重練習的評講,將學生錯得最多的題目或常見錯誤以判斷對錯為練習,讓學生找錯誤并糾正。
(4)重視算法的歸納。在孩子們通過嘗試和練習基本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后,讓孩子們互相交流討論,由此引導孩子們概括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針對容易出錯的地方特別請孩子來互相提醒,強調了“用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積的末尾和十位對齊”這個算理,所以作業反應的情況還比較好,只有及個別同學出現了這種錯誤。
(5)有效的培養了學生認真書寫乘法豎式的習慣。
A、教師的板書做到以身作則;
B、要求明確,包括數字間的間距、相同數位如何對齊以及橫線的畫法;
C、嚴格要求,作業批改中要求學生按要求書寫。
D、效果明顯。
二、不足之處:
(1)在復習環節的知識遷移的不夠自然,雖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學生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遷移的過程不夠明顯。
(2)由于自己是新接班,對學生的能力估計的過高,沒有考慮到學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學生出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錯,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訣背錯,原因之二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出錯;原因之三是連續進位加法出錯。
(3)教學中只注重了加強計算方面的練習,在解決問題方面有所疏忽,所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欠缺,需多訓練和培養。
根據單元檢測結果現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分析:
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必須要掌握的,所以肯定要有一定的練習,但是在剛進行完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檢測中,發現孩子存在不少問題。在學生出現的種種錯誤中,自己總結了幾個方面,希望我們班的學生能按這幾個方面來要求自己,提高計算能力及正確率。首先,題目不能看錯、寫錯,幾乎計算中,總是時不時出現這樣的問題。例如:160x50=有的同學把50的0漏看算成160x5。其次,列豎式時,相同的數位要對齊,有些學生習慣不太好,書寫一點都不注意,計算一半時也會錯,但是末尾有0,可以簡便的方法也要落實。在課堂中會有一些典型的錯誤,把這些錯例展示,讓學生自己分析、解決,以便加深新知識的印象。再次,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及書寫進位的習慣。口算是必要的基礎,有些口算錯誤導致錯誤,100以內的加法進位,也有些學生會弄錯,分析這些學生的過程,可以發現他們經常沒做進位的記號。最后,用估算、末尾數等多種方法進行快速的驗算。因此,提高筆算能力,必須要加強口算能力和書寫習慣。有的同學在口算題目中數不對0的個數,尤其是非零數乘積本身帶零時,例如題目:550x40的積的末尾有個零,有的同學只看到因數末尾共2個0,就寫2,忘記55x4結果里還有1個0。
三、今后改進方面:
(1)加強專業知識,多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在平時多學習多實踐,認真鉆研教材,把精心預設看作課程實施的一個起點。
(2)注重數學課堂的教學特色,體現環環相扣,在教學完每一個環節后應進行必要的知識小結;以及過渡語的設計,使教學更具條理性。
(3)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交流,讓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觀點,傾聽同伴的解法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靈活性。
(5)課堂上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在學習時,先讓學生口算幾道題,特別是進位的加減法,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1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3、使學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并應用這種關系解決問題的過程。
4、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養成估算的習慣。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關于整數乘法運算的學習,本學期已進入了尾聲。即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義務教育階段整數乘法的最后一個知識塊。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常見數量關系──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以及乘法的估算。這些內容的結構如下:
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
1、創設與教學內容相融的學習情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學計算。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本學段的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涉及的知識背景十分廣闊,在廣闊的知識背景中,哪些是學生感興趣的、又與本單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呢?面對眼花繚亂的眾多素材,編者選擇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作為學習素材。這是因為速度、路程和時間之間的抽象關系是以不同交通工具的運動為載體的。因此,本單元選取不同交通工具的運動為素材,引領學生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一方面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乘法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為理解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提供豐富的背景資源。
2、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個因數的位數由兩位變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將舊知遷移到新知。教材安排的多道例題,基本上是讓學生通過自己試一試,在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整數乘法的算理,達到自主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用它解決簡單問題的目的。
3、加強估算,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本單元以單列一個例題的方式(例5),組織學生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估算,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計算方法,估算的方法雖不確定,但必須符合以下兩個要求:一是符合實際,二是計算方便。如,例5的教學通過解決購票的具體問題,使學生理解將票價和購票的張數適當的估大一些,并把它們分別估成整十數、整百數或幾百幾十的數,這樣才能方便算出足夠的錢買票。另外,教材在練習十中安排了6個需用估算的方法來解決的簡單問題,使學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理解什么時候應將因數估大一些,什么時候應將因數估小一些,形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辨證觀點。
4、適當加大練習量,同時體現彈性要求。
三位數乘兩位數是整數運算中有關乘法學習的最后一部分知識,具有一定的總結性和概括性。為了讓學生掌握好這最基本的運算知識,本單元練習的題量與第一學段相比稍有增加,使學生通過一定題量的練習,牢固掌握整數乘法的相關知識。同時,帶x題與思考題的數量也增加了,本單元每個練習都配有一定數量的帶x題和思考題,以體現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課改理念,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多更廣闊的學習內容。
教學建議:
1、注意讓學生自主掌握乘法運算的基本方法。
本單元學習的乘法運算,不論是口算還是筆算,估算還是用計算器算,其基本算理和運算方法學生是不陌生的。因為在第一學段,在學完兩位數乘兩位數后,學生已掌握了乘法運算的基本技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本單元所學知識,屬于舊知。所不同的,僅僅是運算數據由萬以內擴充到了億以內。根據學生已有的這個知識基礎,在教學時,可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等活動,自行總結出口算、筆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2、重視引導學生探索運算中的數量關系,初步學習模型化的數學方法。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技能,還應當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具有實際背景的常見數量關系,并且能夠用關系式或數學符號去表達它們。本單元學習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是社會生活中常見的數量關系中的一種,刻畫這三者關系的數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將三者簡明邏輯地聯成一體。教學時,應注重讓全體學生通過解決例3中的具體問題,感悟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經歷將運動中的具體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的全過程,經歷將抽象的數學模型用于解決具體問題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解釋并說明模型──再用模型解決問題這樣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3、以探索運算中數值規律的練習為載體,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利用乘法運算,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特別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單元教學的重要任務。本單元在練習設計中,安排了多個引導學探索數值規律的練習,如練習六中的第8題、思考題,練習七中的第12、13題、練習八中的第10題等等。這些題雖然都打上了x,不作教學要求,但卻是發展學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教學中,應鼓勵、引導學生參與到探尋運算中數值規律的活動中去,通過觀察數據特點,嘗試用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解釋計算的合理性等有序活動,不但可使學生形成合理、靈活的計算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推理能力。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7頁例1與相關的內容,練習八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已有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經驗,自主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是學生能結合乘法的口算、估算來進行驗算,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3、使學生經歷利用舊知解決新問題的過程,提升知識技能的遷移水平,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算理并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師:我們已經學會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首先進行知識回顧和檢測。
出示:
1、 口算
23×20= 42×30=
23×19≈ 42×29≈
23×21≈ 42×31≈
2、 筆算
34×12= 76×47= 25×36= 37×82=
獨立完成,4生板演。
請學生說一說,計算步驟和要求。
師:其實,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回想乘法學習的歷程:我們首先學習的是一位數乘一位數,就是表內乘法,接著是兩位數乘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然后是兩位數和兩位數的乘法。今天我們再往前邁進一步,學習三位數乘兩位的筆算乘法(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那以后我們還會學習多位數的乘法。
3、出示練習變形:
134×12= 176×47= 425×36= 237×82=
(1) 估算
師:首先來估算一下134×12的.積大約是多少?
生:估算乘積。
(2) 嘗試筆算
師:你能不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經驗來嘗試列豎式計算
134×12呢?邊算邊想:分幾步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嘗試筆算。(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情況)
請學生板演展示,并講解計算的步驟:
先算什么? 134
再算什么? × 12
最后算什么? 268 (134×2的積)
134 (134×10的積)
1608 (134×12的積)
師:問豎式中的各乘積的意義?
(3) 嘗試筆算176×47
師:能試著計算176×47嗎?邊做邊想過程,先算什么?在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或在計算時你遇到了什么困惑?
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生:板示不同的筆算。(正確的 錯誤的 困惑的)
師:在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用乘數哪位上的數去乘,乘積的末尾就和乘數的那位對齊。
不要忘記加進位的數。
(4) 與所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對比,你覺得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要注意什么呢?
4、鞏固練習
完成后兩道練習,訂正,講評。
5、小結筆算方法
6、解決問題
師:學以致用,學會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就是為了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一問題吧!
出示: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每小時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生:(1)讀題,弄清題意。
(2)說出,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樣列式?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1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用遷移的方法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掌握估算方法,感受估算與生活的聯系,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識。
2、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最優化的方法,感受估算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體現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聯系實際情景靈活選擇最優化的估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課件出示:售房信息
濱湖花園有兩室一廳住房一套,面積86m2,售價894元/m2
師:想買這套房子需要準備多少錢才夠?怎么解決?
生:86894
師:你打算怎樣算呢?
生1:直接計算。
生2:估算。
課件出示:下面哪種情況下使用估算比直接計算更方便呢?
A、 我在準備房款的時候
B、 房主在收房款的時候
師:是的,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知道準確的結果,只需要一個大概的結果,這就需要估算,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板書課題)
首先我們來研究果園里的估算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桃園里有桃樹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千克,桃園里大約一共能收桃多少千克?
列式:64748
2.獨立估算,匯報估算方法。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教學設計生1:把647看做600,把48看做50,60050=30000,所以
生2:把647看做650,把48看做50,65050=32500,所以
3.你喜歡哪種估算方法,用簡短的話概括喜歡的理由。
生1:第一種好算 生2:第二種接近
師:兩種方法都可以。
4.即時練習:① 21878
②用估算的方法判斷下面算式的積是幾位數
68948 19623
③用估算的方法判斷58538的積應該是( )
A、2230 B、22230
5.45496怎樣估算呢?
① 、獨立思考后估算。
② 、匯報估算方法。
生1:把45看作50,把496看作500,50500=25000,所以.
生2:把45看作40,把496看作500,40500=20000,所以.
生3:把496看作500,45500=22500,所以.
③ 、小組討論:分析三種估算方法的優點和缺點。
④ 、全班匯報。
第一種:都估大了,優點是好算,缺點是離準確值較遠。
第二種:一個估大,一個估小,離準確值近,又好算。
第三種:優點是接近準確值,缺點是不好算。
6.小結:這三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點,在這個算式中選擇任何一種估算方法都可以,但在實際生活中是不是選擇任何一種方法也可以呢?
三、鞏固應用
1.售房問題該怎樣估算呢?(估大)
2.四年級同學乘車去秋游,車票和門票為49元/人,104人一共大約要多少元?
買票的問題又該怎樣估算呢?(估大)
3.全球最大的海盜船位于我國大連,該船擁有102人的超大載客量,全天只能運行22次,在沒有其他旅客的情況下,我校20xx名學生一天之內是否都能玩一把?(估小)
四、全課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歸納 篇1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9頁例1、做一做及練習七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
讓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類比及分析,概括能力,發展應用意識。
3、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計算的方法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豎式中,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積的末尾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導入新知
師:李叔叔在哈爾濱工作,過中秋節了,他很想念家中的親人,決定在中秋與國慶雙節期間回北京老家一趟,他買了12斤月餅,每斤45元,請同學們算一算李叔叔買月餅一共花了多少錢?
(1)、讓學生理清題意,找出題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據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齊做,然后指名板演并說說其計算過程。
回顧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出示幻燈片,學生讀一讀)
談話引入例1
師:在回老家的時侯,李叔叔為了節約錢,決定不坐飛機,坐火車,當他到家時,他算了算,從哈爾濱到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1小時行145千米。那你們幫李叔叔算一算從哈爾濱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由學生列出式子,師板書:145×12
(2)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45×12與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1、估算
師:那你認為哈爾濱距離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呢?現在同學們來估算一下(學生動筆算)
師:你是如何估算的?誰愿意把你的估算過程和想法跟我們分享一下呢?
讓學生說說,教師隨機板書學生的估算方法。
2、筆算
師:現在我們已經估算出來了,145×12大約是在1500至1800之間,那么如何準確算出145×12的積呢?同學們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一算好不好?
學生動筆算,教師巡視,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如果有用豎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如果沒有教師試著提示。)
師:用豎式計算也就是筆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掌握的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補充板書)
教師講解,板書145×12用豎式計算的過程
師:你認為三位數乘兩位數,列豎式和筆算的順序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有聯系嗎?
3、小結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課件演示)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的每一位,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十位的數去乘三位數的每一位,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再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4、鞏固練習
教材第49頁做一做。(分組完成,集體訂正)
三、仔細琢磨,細心計算,鞏固新知
1、數學醫院,判斷正誤
(幻燈片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找出錯誤的地方,并改正過來。)
2、50頁第一題。(分組完成,集體訂正)
3、解決問題(50頁第二題)
四、仔細想想,談談收獲,歸納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生: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師:那現在哪個同學可以來幫我們小結一下三位數乘兩位數豎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五、作業布置:練習七第3題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