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乘法 第2課時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通用2篇)
第一單元: 乘法 第2課時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p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使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
3、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哪一位上的數去乘,就把積的個位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圖,提問:從圖上知道些什么?求“一共住了多少戶”算式怎么列?
板書:144×15=
二、嘗試練習,解決問題
講述:144×15等于多少呢?請同學們用豎式算一算。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了解學生做的情況,請學生板演。
同桌交流:請同桌同學把計算的過程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哪位同學來說說計算的過程。
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明確:三位數乘兩位數與兩位數乘兩位數方法類似,先要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乘三位數,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乘三位數,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注意重點提示:哪一位上的數去乘,就把積的個位寫在那一位的上面。還要為什么用十位上的數去乘時,積要與十位對齊?
三、鞏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1-4”
第1題。
出示題目,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讓板演的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第2題。
出示題目,要求學生把有錯的地方改正過來。
全班交流:
(1)對還是錯?
(2)錯在哪啦,你能分析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錯誤 嗎?
第3題。
重點組織學生討論:25×112怎樣列豎式簡便。一般把兩位數寫在下面。
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明確:總價=數量×單價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說一說,新年期第一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五、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 第1頁
第一單元: 乘法 第2課時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篇2
教學內容:p2—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分別感受一些常見數量關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體會計算在日常生活里的應用,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重、難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準備:練習設計等。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口答。統計準確率,幫有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訂正。
講解這些口算題目中大部分題目的特點。(乘數末尾有0)簡單說說口算方法。
二、筆算練習
1、集體練習78×312
(1)如何簡便地列豎式,注意數位對齊。
(2)怎樣進行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樣?
(3)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那么,兩次乘得的積是多少?表示幾個幾?
2、自己練習,每一排一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
34×321 562×12 345×34 264×56
132×58 567×12 89×143 245×23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選2題讓學生說說筆算的過程。
統計正確率,幫有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幫助訂正。
三、解決問題
“想想做做”7—10
第7題
學生讀題后試著獨立解決。
指名回答,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通過交流,學生明確:速度×時間=路程。
第8題
讀題后教師對“人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的含義略作解釋。
引導學生選擇必要的信息獨立解決問題。
第10題
學生讀題看圖了解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及要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已賣出的”要按“每個16元”計算,而“剩下的”要按“每個13元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回答,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
四、思考題
學生嘗試練習后教師講解。
不對所有的學生作要求。
五、課堂作業
“想想做做”第6、9、1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