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數和因數教學設計(精選2篇)
倍數和因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70—72頁,“想想做做”第1—4題。
教材簡解
這節課教學倍數和因數的認識,學習找一個自然數的倍數和因數。
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題,兩道“試一試”。例1通過用1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的操作,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礎上教學倍數和因數的意義。例2教學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接著通過“試一試”讓學生再找出兩個數的倍數,并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例子,發現一個數的倍數中最小的數、最大的數及其個數方面的特征。例3教學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接著通過“試一試”讓學生再找出兩個數的因數,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例子,發現一個數的因數中最小的數、最大的數及其個數方面的特征。
“想想做做”第1題利用倍數和因數的概念闡述兩個數的關系;第2、3題結合生活現實加深對倍數、因數意義的理解,初步體會倍數、因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目標預設
1、使學生結合整數乘、除法運算初步認識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探索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的倍數、因數中最大的數、最小的數及其個數方面的特征。
2、在探索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體會數學內容的奇妙,產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1、自主探索并總結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2、找出一個數的所有因數。
設計理念
教師應利用倍數和因數這部分內容,讓學生通過主動觀察、實驗、操作、交流等數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特征;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設計思路
教學這部分內容時,①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突出乘法算式的書寫,為教學倍數和因數的意義作鋪墊;
、诮Y合具體的乘法算式用講解的方式讓學生初步認識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并及時鞏固,加深對倍數和因數意義的理解;
、墼诖嘶A上,通過辨析題讓學生明白倍數和因數是相互依存的;
④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充分交流,歸納出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以及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特征;
、葸m當設計練習題或游戲,讓學生得到鞏固和提高。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操作
感知
揭示
課題
1.提出要求:每個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12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卡片按要求完成:
(1)用這12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你有多少一個數種不同的擺法?
(2)每種擺法中,每排擺幾個?擺幾排?
(3)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擺法表示出來。
2.教師板書:
4×3=12
6×2=12
12×1=12
3. 揭示課題,教師選擇4×3=12,向學生說明12是4的倍數,12也是3的倍數,4和3都是12的因數。
4.板書課題:倍數和因數。
5.根據黑板上的另兩道乘法算式,指名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6.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為了方便,我們在研究倍數和因數時,所說的數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數。
7、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
8.出示辨析題:有一位同學說“18是倍數,3是因數!笨梢詥?為什么?
1.動手操作。
2、組織交流。
3、指名學生匯報,師生共同整理擺法,這里可能出現: 2×6=12
6×2=12
這樣的乘法算式,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讓學生明白第二種擺法是把第一種擺法旋轉一下得到的,實際上屬于一種擺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
5.獨立完成
自
主
探
究
探
究
規
律
找一個數的倍數
1.探究方法
(1)出示例題:你能找出多少個3的倍數?
。2)教師組織交流答案、方法,當學生出現用省略號表示一個數的倍數有無數個時,教師及時追問: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怎樣找3的倍數比較好?
。3)提問:用這種方法找有什么好處?
(4)完成第71頁“試一試”。
。1)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找3的倍數。
。2)學生交流后總結:用3依次乘1、2、3……
。3)方便、快捷。
。4)學生獨立填在書上,填好后指名回答。
2、探究規律
(1)提問:觀察上面幾個例子,你們發現一個數的倍數有什么特點?
。1)小組討論
(2)學生交流后,
(3)得出結論:一個數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找一個數的因數
1、探究方法
(1)出示例題: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數嗎?
。2)提問:怎樣找才能既不重復又不遺漏?
(3)出示第72頁“試一試”
。1)學生獨立找36的因數。
。2)組織交流,學生作出評價。
(3)全班再次交流,評價各種方法,得出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最佳方法。
。3)完成第72頁“試一試”,學生獨立填在書上。
2、 探究規律
。1)提問:根據找一個數的倍數的規律,你能發現一個數的因數有哪些規律?
(2)根據學生的交流歸納:一個數的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1)先獨立思考,
(2)小組內交流。
組織練習
加深理解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出示第72頁“想想做做”第2題。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出示第72頁“想想做做”第3題。
。2)提問:表中的“排數”和“每排人數”與24都有怎樣的關系?
3、游戲
。1)宣布游戲名稱:看誰反應快。
。2)宣布游戲規則:凡是座位號符合以下要求的,請站起來,看誰反應快。
(3)宣布游戲內容:
①座位號是5的倍數,
、谧惶柺36的因數,
、圩惶柺48的因數,
④座位號是1的倍數,
……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獨立填表,
。2)交流解答方法
。3)回答書上的問題。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獨立填表
。2)再交流解答方法
(3)討論得出結論:因為總人數÷排數=每排人數,即每排人數×排數=總人數,所以表中排數和每排人數都是總人數的因數。
3、學生參與游戲。
全課總結
1、提問:你通過這節課的學習,
、賹W到了哪些知識?
②掌握了哪些方法?
、劾斫饬四男┙Y論?
、苓有哪些收獲?
1、學生一一回答。
附板書:
倍數和因數
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3的倍數有:3、6、9、12、15……、
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2的倍數有:2、4、6、8、10
一個數沒有最大的倍數 5的倍數有:5、10、15、20、25……
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12的因數有:1、2、3、4、6、12
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 36的因數有:1、2、3、4、6、9 、12、18、36
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15的因數有:1、3、5、15
16的因數有:1、2、4、8、16
注:此教學設計獲江蘇省第二屆“藍天杯”教學設計一等獎。
倍數和因數教學設計 篇2
因數與倍數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使學生正確理解認識因數與倍數的概念、意義及其關系。掌握2、3、5倍數的特征。培養學生抽象的觀察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因數與倍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2、3、5倍數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遄寣W生回顧一下,奇數與倍數的定義。什么樣的數是奇數,什么樣的數是偶數。
奇數:個位數位上是1、3、5、7、9的數。
偶數:個位數位上是2、4、6、8的數
㈡區別因數與倍數,
、偈裁礃拥臄凳且驍
一整數能被另一整數整除,后者是前者的因數。
例如:15÷3=5 15÷5=3 那么3、5是15的因數。
②什么樣的數是偶數
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這個數就是另一個數的倍數。
例如:15可以能被3與5整除,所以15是3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
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所得的商。a÷b=c 就是a是b的c倍。c就是倍數。
練習:說一下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
12÷2=6 18÷3=6 15÷3=5 15÷5=3
、娓鶕n本102頁圖
找出2、3、5倍數的特征,并說一下它們都有什么樣的特點。自己總結一下。
、2的倍數全是偶數,并且數位上的數字是0、2、4、6、8的數
、3的倍數,各個數位上的數字之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5的倍數,各個數位上的數字是0與5的數。
㈢課本102頁,自主練習1
1、找出2的倍數與5的倍數。并表明哪些數既能夠被2整除,也可以被5整除。
2、找出哪些數是偶數,哪些數是奇數。
3、第四題哪些數是3的倍數?把他們圈起來。
4、在1--20自然數當中,找出偶數,3的倍數,5的倍數。
、杩偨Y:在自然數當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認識了自然數,初步認識了因數與倍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認識因數與倍數的概念,了解2、3、5倍數的特征。課堂總體來說不怎么滿意,由于筆誤出現幾處錯誤,導致本節課不怎么完美。
學生對本節課的認識掌握知識令我比較滿意,書本練習題所列題型全部理解,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