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納》教學案例點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深情地):同學們一定很熟悉這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
(隨即響起歌曲那清澈的童聲。)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
同學們,母親,是給我們最溫暖呵護的人,母親,一個最溫暖的名字。可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這位小朋友,他,卻失去了自己親愛的母親,他就是──卡羅納。
(板書課題──23*卡羅納──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
(老師以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導入,這樣的導入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用歌曲的內容調動起學生的一種生活體驗,感受母愛帶來的幸福感。再引出失去母親的可憐的卡羅納,引起學生對他的同情。真可謂是“未成曲調先有情”)
2、想想、說說: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會是怎樣的:
生1:卡羅納應該會很悲傷。
生2:也許他把眼睛哭腫了。
生3:我讀了課文,知道卡羅納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打不起精神聽課;在座位上不時哭泣著。
師:這個可憐的孩子遭受了巨大的不幸,他來到了學校上課,等待他的是什么呢?老師和同學們是怎樣對待他的呢?
(有歌曲作為鋪墊,加上孩子的生活體驗,有母親的幸福和失去母親的痛苦想想說說: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是怎樣的,讓學生借助想象獲得對卡羅納的初步印象,這樣的想象容易讓孩子產生情感共鳴,扣擊學生的心弦,為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
二、默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感受“愛”
1、默讀課文,思考:
這個故事帶給自己怎樣的感受?可以用一個詞語或者一句話表達。
2、生暢談感受:
生1:善良的老師,善良的同學,善良的同學的媽媽,他們用愛心鼓勵和關愛卡羅納。
生2:我感受到的是真誠,人們真誠地理解別人遭遇的痛苦,真誠地安慰卡羅納。
生3:我想說,卡羅納是不幸的,他失去了親愛的母親,但是他又是幸運的,他有愛他的老師和同學,以及周圍的人。
生4:課文寫得真感人,我被感動了。
……
師:課文中強烈的愛感動了同學們,同學們也很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初讀課文,重要是讓孩子對文本有一個正確把握,對文本的情感基調和大致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這是對孩子語文的素養和能力的一個提升,同時也體現略讀課文的閱讀方法的習得。)
三、深入閱讀──理解“愛”
1、生默讀課文,思考:
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么做的?用筆畫下來。
2、學生交流:
師(出示句式,幫助表達)當卡羅納……誰怎么做?
生1:當卡羅納要來上學的前一天,細心的老師提前囑咐孩子們不要開玩笑,要熱情地對待卡羅納。
(師相機示范朗讀老師說的話)(語速稍慢,語氣低沉)“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這個可憐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鄭重、嚴肅地)“他明天要來上課,孩子們,你們要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任何人都不許跟他開玩笑,不許在他面前放聲大笑。”
生2:當面容灰白,非常傷心的卡羅納走進學校時,“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陣同情和憐憫,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著他。
生3:當卡羅納回憶起以前和母親在一起的美好情景,放聲大哭時,老師把他拉到自己的胸前,安慰他、鼓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