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新課標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2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執教老師:重慶市萬州區雞公嶺小學 王東
設計理念:以信息技術為媒介,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文中的人物對話,與生命對話。潛心涵泳,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位、揣摩、誦讀,體會“跨越海峽生命橋”的含義;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目標:
1. 復習詞語: 凋零、含苞、綻放、談何容易、輾轉、襲擊、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間隔、血脈親情
2.讀課文,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引導學生理解 重要和危險,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師:課件(背景音樂、李政道博士的圖片、課文片斷等)
2、生:搜集資料(白血病、骨髓移植、中國臺灣、李政道博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引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生齊讀課題。
2、復習:
①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相機板書:中國臺灣青年,大陸小錢)
②這里有一些詞語,老師想檢查一下大家能不能準確地讀出來,齊讀。
③我發現,屏幕上有兩個詞的意思正好相反,你能快速找出來嗎?這個句子里就正好有這兩個相反意思的詞。請大家讀一讀。(出示)
④“凋零” “綻放”(課件變紅)“凋零”就是---草木枯萎,花兒凋謝。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這里指什么?(生命即將結束。)綻放呢?___就是開放。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這里指什么?(重新獲得生命)
⑤一個花樣年華的年青人,即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多么可悲啊!有什么辦法可以救他嗎?(骨髓移植)還有別的辦法嗎?那應該怎么說?(唯有骨髓移植)
是啊, 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___(齊讀)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對于那個剛滿18歲,患了嚴重白血病的小錢來說,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___(齊讀)這朵生命之花綻放。骨髓移植是多么的緊迫和重要啊!
然而,要找到這樣的骨髓容易嗎?讀課文有關語句。
⑥盡管找到適合的移植骨髓是如此艱難,但小錢卻是幸運的—— (出示) 小錢是幸運的……并點擊出現中國臺灣地圖。(簡介中國臺灣)雖然如此,但是兩岸同胞卻為了挽救身患嚴重白血病的小錢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小錢是幸運的——(齊讀)。我們清楚地看到,海峽兩岸正在上演著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小錢是幸運的——(齊讀)。
二、深入文本,深刻感受血脈親情。
本文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杭州的故事,因為真實,因為就在我們身邊,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格外感動,我想你們也一樣。接下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故事,看看這海峽兩岸發生的故事中到底是什么感動著我們?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1、把你最受感動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下來;2、反復讀一讀這個句子,體會體會;3、用一兩個關鍵詞簡單地把體會寫在旁邊,待會兒我們交流。(表揚不動筆墨不讀書)。
1.學生默讀勾畫語句,寫感受。師巡視。
2.自己獨立完成后小組合作交流。好。同學們讀得這樣認真,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有較深刻的體會。現在我們同桌交流一下:a、先讀讀你勾劃的句子;b、談談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