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教材解讀:
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課文先后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著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中國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二是體會中國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舍的骨肉親情。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中國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2 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得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關于骨髓移植的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現實生活中的橋是連接兩個地方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橋的課文,那么通過課前預習,你知道這節課中的橋連接的是哪兩個地方嗎?大陸和中國臺灣(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3、那么就讓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來解開大家的這些疑問吧!
二、學習課文:
1、播放音樂,教師朗讀渲染。(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杭州和中國臺灣花蓮之間的故事。1999年9月22日,早晨7點30分,陽光灑滿了美麗的杭州市,桂樹還沒有開花,晨風中已經飄來甜絲絲的香氣。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在這個年輕人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請同學們打開書106頁,自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你讀懂了什么?指名說,讀文中的語句。
① 師出示:“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指名再讀,說說你的感受。
師:你見過含苞的花朵嗎?(美)它給人一種什么感受?(生機勃勃)小錢這樣一個18歲的年輕人,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一樣,但是還沒開放就要凋零了,什么是“凋零”(指草木凋謝、零落)誰能讀出這樣的感受?(指名讀)
師:小錢如果不得白血病,他可能在做些什么?(讀書、學習、愉快的玩和跑)可是現在的小錢卻只能在病床上躺著,誰再來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②從這段的其他句子你還讀懂了什么?(骨髓十分難找,但是小錢很幸運,在中國臺灣找到了合適的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