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
浙江省上虞市實驗小學 陸雪梅
今天,王琦老師上的《跨越海峽的生命的橋》,重點突出,教學思路非常清晰,引領學生和聽課老師知曉了生命橋,踏上了生命橋,一起感悟了這是一次冒著生命危險的捐獻,這是一次急人所急的捐獻,這是關系小錢生死的捐獻,這還是一次在親人失去聯絡,生死未卜的情況下的捐獻。雖然與預設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王琦老師──一位走上講臺才第三年的年輕教師,能做到適度調控、感情投入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如果把語文教學比作一棵樹的話,語言應該是樹根,只有根系發達,根深本固,才能保證大樹在任何環境任何氣候中仍能茁壯成長,枝繁葉茂。所以,在這堂課上,雖然聽不到學生熱烈的討論聲,但是我們聽到了孩子們一次又一次認真的讀書聲,一次比一次投入的讀書聲。這是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收獲。語文就應該簡簡單單地教,本本分分地學,扎扎實實求地發展,讓學生在四十分鐘的課堂中學習一種態度、掌握一種方法、學會一種知識、領會一種精神。
如果王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能夠具體一點、細化一些,如給學生明確的指令,哪個詞該讀重.哪兒聲音該延長等,朗讀的效果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