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實錄
三、切入《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在課文的語境中初步理解語言和心中的感動
教學設想:
重點閱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在讀通課文的同時理解課文,理解心中的感動。
課堂實錄:
師:《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杭州的故事,因為真實,因為就在我們身邊,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格外感動,我想你們也一樣,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動著我們?你覺得特別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復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課文)
師:你可以讀一段,也可以讀幾句話,只要是令你感動的,讓你心中有所觸動的。
生:我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朗讀:“小錢得救了……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師:這里你為什么而感動?
生:小錢得救了。
師:這是一個美麗的結果,患有嚴重白血病的小錢最終得救了,很多人在這樣的時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淚,這是一種感動。
生:我讀課文的第五段。朗讀:“針頭向皮膚刺去……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師:把最后一句話再讀一遍,要讀通順。
生:朗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師:要想讀好課文,首先要看清楚詞語,不能讀破了。你仔細看看,輕輕練練,相信你一定能讀好,大家都試一試。
生:朗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師:很好,堅持這樣讀課文,就一定能把課文讀得很流利。這段中有一個詞語“突如其來”,你們怎樣理解?
生:突然發生。
生: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突然發生了。
師:就是說發生的時間很突然。余震突如其來,還有別的意思嗎?“余震”是說大地震后的小地震,讓我想起一個數學課中的一個詞“余數”,數學中還有一條規則“余數一定除數小”,但是小多少并不確定……
生:“突如其來”的還有一個意思是說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
師:是啊,在突如其來的余震中,還要進行著手術,正是令人感動,你理解得很準確。
生:我讀課文的第二段。朗讀:“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師:先說說什么地方感動了你。
生:小錢只有18歲,就患了白血病,很可憐;骨髓很難找,終于找到了,真讓人高興。
師:正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小錢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難醫治,小錢的生命就像——你再讀讀這句話,剛才沒有讀通順,這次看仔細。
生:朗讀:“生命就像不曾開放就將面臨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師:你能在這句話中找到一組反義詞嗎?
生:“凋零”和“綻放”,凋零就是凋謝,綻放就是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