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三首》說課
在《憶江南》中播放配樂詞朗誦,閉上眼睛在腦子里勾畫出一副美麗的圖畫再讀出來。
古詩文代表著語言藝術的最高境界,字字珠璣,句句音韻和諧,平仄相間,只有教師用心體驗,投入真情,引導孩子們反復誦讀古詩文,讓孩子們在各種形式的誦讀中品賞佳句、體味情感,才能把學生帶入詩境,感受詩韻,浸潤詩情,收獲品格。
課內外拓展
這三首古詩詞意境優美,學生通過讀中悟情,讀中明理,頭腦中或深或淺地形成了一幅或多幅圖畫。在第二課時我設計了讓學生給喜歡的古詩詞配畫這個環節,把自己想象到的景色再現出來。為詩配畫可以加深學生對原詩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中的意境,對他們的審美能力、理解能力、繪畫能力都能得到鍛煉,使感情得到升華。
改寫古詩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和思維訓練的好方法。在《望洞庭》的教學設計中,讓學生練習說話:結合插圖,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望洞庭》這首詩描繪的景色。在這里可以引導學生用古詩編故事,這樣做,既加深了學生對原詩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第一課時設計了交流課外積累這個環節:說說你知道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在這里學生能想起多少就說多少,在課后作業中布置繼續搜集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以便在第二課時進行交流積累。
課堂練習
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練習應該踏踏實實地進行。
比如課堂留出幾分鐘寫生字,同桌互相檢查評析;同桌相互交流說說詞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隨時發問;同桌檢查各自的背誦情況。
這樣在較短的時間里爭取使更多的學生大腦得到“運動”,也爭取使課堂變得實實在在。
通過這次備課,我覺得我應該更努力地去大量閱讀,不斷積累。因為我知道,要帶領學生走進詩的王國,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而這些正是教好古詩文的根本所在,今后我還要努力盡量把課上得樸實一些。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我們共同探討怎樣進行古詩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