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教學課堂實錄
一、談話導入,復習寓言,課題質疑師: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向你們打聽幾個人好嗎?
生:好。
師:那你們可要實話實說喲,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行嗎?
生:行。
師:你們知道周杰倫嗎?
生:(詫異、興奮、踴躍)知道!
師:知道謝霆鋒嗎?
生:(更踴躍)知道!
師:(故做神秘狀,強調)知道“羅愛麗”嗎?
(一小會兒猶豫后,有的說不知道,有的說知道)
師:知道的請舉手。
(幾個學生舉起了手)
師:請你說一說她是誰?
生:(有些羞澀地笑)是你!
師:(驚奇)今天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幾分得意地笑)剛才主持的老師說出了你的名字!
師:(贊賞)你真是一個留心周圍事物的孩子,善于發現,將來說不定會成為中國的名偵探呢!不知道其他的孩子是不是也像他那樣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呢?老師想做一個小小的測試,敢接受挑戰嗎?(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 )
生:敢。
師:好像信心不夠喔。
生:(堅定、響亮)敢!
師:(出示課件中的第一幅圖片)請仔細看圖,你發現了什么?請用一個詞把你的發現概括出來。
生:守株待兔。
(師依次出示后兩幅圖片)
生:拔苗助長,(思考一會兒后)亡羊補牢。
師:你也是一個善于發現的孩子,祝你挑戰成功!請你們再認真思考,剛才他說的這三個詞語講述的故事屬于我們曾經學習過的哪一類故事?你發現了嗎?
生:(紛紛舉手)寓言故事。(引導學生學習歸類盤點詞語。)
師:好,今天,我們將共同學習一則新的寓言,題目叫《扁鵲治病》。(板書課題:扁鵲治病)
師:請讀一遍課題。
(生齊讀)
師:學習時不僅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還要善于提出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去學習,才會提高學習的效率。看看這個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呢?
生:我想知道扁鵲給誰治病?
生:他是怎么治的呢?
生:扁鵲是誰?
師:學習中提出了問題后,我們可以采用很多方式去解決問題,你會采用哪些方式呢?
生:可以查工具書。
生:可以從課文中聯系上下文找。
生:可以查其他資料。
師: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還可以上網查資料,上圖書館查資料,向老師、同學、家長和身邊的人請教。今天,請允許老師幫你們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扁鵲是何許人也?(交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出示課件中扁鵲的圖像及文字簡介)
師:“扁鵲”其實不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古代人對所有名醫的一個總稱,他的真名叫秦越人……
師:好,剩下的問題我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你們自己來解決好嗎?
生:好。
師:剛才你們在學習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發現,但是這樣還不夠,還得善于積累,所以,老師準備了一份禮物送給你們,這是我平時積累的與醫術和醫德有關的幾個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出示課件中的六個詞語,生齊讀)
師: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詞語也可以用來形容醫術或醫德呢?
(所有學生都沉默,無人舉手)
師:打開記憶的大門,好好想一想。
(學生還是沉默,無人舉手)
師:看來,大家都沒有這方面的積累,是吧?(部分學生點頭)可見老師送給你的這些詞語是多么珍貴呀!把他們抄寫下來吧,看誰寫得又快又好又正確。
救死扶傷藥到病除妙手回春
對癥下藥起死回生杏林春滿
(學生抄寫詞語)
師:只有注意了積累,你需要的時候才能信手拈來,這就是善于積累的重要性。好,就讓我們運用觀察、思考、發現、積累這些學習方法來學習這篇寓言吧。(中段的課程標準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積累詞語,教師在教學時不僅關注詞語的積累,還引導學生對所學的詞語進行歸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