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教學片斷
生:我覺得只有先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的豐富含義,才能更好理解“魚游到了心里”的具體意思。
生:我同意。但還應該緊扣這兩個句子提出問題,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課文。
師:很好。想一想,應該提些什么問題呢?(給時間學生思考)
生:結合前一句可以這樣提問:小女孩是根據什么這樣說的?意思是什么?那么,金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
生:我認為可以這樣提問:金魚真的能游到紙上來嗎?女孩子這樣說的根據是什么?這位青年為什么這樣會畫畫?
生:他們都提得比較好,但還不簡煉明確,我覺得可以這樣概括一下:女孩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金魚怎么會“游到了紙上”呢?(師點頭贊同)
生:(搶著說)結合后一句可以這樣提問:“先游到我心里”是什么意思?是怎樣游到他心里的呢?說明了什么?
師:(生邊說邊將問題要點板書在黑板上)真會質疑。只要讀懂了這兩句話,那么,它們的關系也就好理解了。下面給20分鐘時間,同學們結合這些問題細讀課文,邊讀邊想,邊思邊記。讀中注意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情和舉止來琢磨。讀后,同桌交流與討論(生自讀、師走入學生之中,了解學情,適當調控,同時給有一定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一些個別指導和幫助)。
師:看來同學們已讀出了自己的體會,讀出了自己的見解,現在清同學們進一步來結合課文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讀書情況。
生:我認為,金魚肯定不會游到紙上,而是說這個青年把金魚畫活了。請同學們跟我來,看看作者看到了什么:“我擠過去一看……在紙上游動。”于是,那個女孩就情不自禁地發出了贊嘆,(朗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因為青年把金魚畫得太生動、太逼真了。
生:我從這段“有時工筆細描”、“有時揮筆速寫”、“很快”中看出他技法熟練,從“一絲不茍”中體會出他作畫非常嚴謹,非常認真,所以能畫出這么好的畫。
生:我也有這樣的體會。他能畫活金魚,我還感到這個青年畫畫非常投入。我結合插圖看出,周圍那么多人擠著看,贊嘆議論,但都沒有影響他,他真的好像和金魚“融為一體”了。
師:你怎么理解“融為一體”?
生:是說他已和金魚走到了一起,自已好像也成了金魚。
生:我開始認為,因為他聾啞而沒有受到干擾,其實是因為他畫得太入情、太刻苦了,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第九自然段是這樣寫的(讀),其中兩個“忘記” 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按理說那么多人擁擠著看,熱情稱贊,他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但由于他太專注而視而不見了。
師:體會得真好。這個青年畫畫的確非常投入,非常專注,真的和游魚融為一體了。所以使金魚缸的魚──(生: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請一位同學讀一遍小女孩的話。(生讀)
生:讀得比較好,但如果把“喲”讀得短促、突出一些,“紙上來啦”讀得激動上揚一些,這樣就能更好地讀出驚奇、贊嘆的感情。請聽我讀。(生讀)
師:真會聽、真會評,讀得也好。請同學們結合他的讀法,齊讀一遍。(齊讀)這位青年把金魚畫活了,除了他畫時很專注、投入外,誰還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除了他在畫時認真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非常愛金魚。第四自然段有這么一句話:“因為……忘我的境界”和“呆呆”、“靜靜”等詞語體現出他觀察金魚非常認真,非常刻苦,把自己全部精力都用進去了。所以他忘記了周圍的一切,還連自己也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