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教學片斷
生:第十二自然段還這樣寫道,他“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記吃飯,忘了回家”。他不愛金魚,是做不到這些的。他很聰明——我是從第三自然段讀出的。但如果他對金魚沒有這樣深入的觀察也是畫不出來的,金魚也不會真的游到他的畫紙上面來。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很會理解。那么,同學們是怎樣理解金魚“先游到我的心里”這句話的呢?
生:金魚本身并不會游進聾啞青年的心里,主要是說他非常了解金魚,熟悉金魚。
生:我補充一點,是說他將金魚生動、具體的形象融合在自己心中了。這是因為他愛金魚,對金魚著了迷,深人觀察的結果。
師:體會得好。剛才,同學們就提出的幾個問題,認真閱讀了課文,深入地進行了思考,廣泛地交流了意見。我想,現在我們可以談談“魚先游到了心里”與“魚游到了紙上”的關系了。誰能說一說呢?可結合板書思考。
生:金魚只有先游到了青年的心里,才有可能游到他的紙上。
生:這位青年能把金魚畫得活靈活現,游到紙上來,是他熱愛金魚,全心投入,深入觀察,刻苦練習的結果。
生:只有心里先有了活生生的金魚,手上才能畫出栩栩如生的金魚。
師:說得太好了!從中可見同學們讀書很深入,真正讀進了心里,所以才會有這么深刻的感受與體會。
生:我還有一點體會。聾啞青年學畫一年多,就畫出了這么生動的金魚畫,而我學了三年多畫,也沒畫出一幅好畫來。如果金魚先不游到他心里,是不可能游到他紙上的。他真了不起。
生:當作者得知他是個聾啞人時,心里不由“咯噔”一跳,當我讀到這里時,也有這種感受,這個青年真不簡單,我從心底里敬佩他。
師:我相信,同學們也一定都有這種體驗。
【評析】
試用修訂版大綱在關于閱讀教學的部分中指出,要“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本片斷積極體現了新大綱精神,從學生現有認知水平出發,抓住金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這一全文理解的重點,選擇了適合于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實施教學,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培養了學生“會讀”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1、放手讓學生自己確定讀書思路,主動設疑,明確具體的讀書指向。
2、放手讓學生充分自讀,經歷閱讀 過程,深入探究,自主思考,自主體驗,相互合作。
3、放手讓學生圍繞閱讀重點精讀品評,抓詞抓句,積極感悟,展示讀書過程,發表獨特見解,探索讀書規律。整個教學過程學生讀得活躍,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說有特點,讀有味道,情感氛圍濃,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踐為主線的教學思想,切實讓學生主動經歷了閱讀感悟過程,走入了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投入的精神境界,使學生形成了情感共鳴。在這個教學片斷中,不僅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進行了充分訓練,同時也對學生的閱讀意識、情感態度、思維習慣、探索精神、審美情趣、心
理品質等語文綜合素質進行了積極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