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幣》教案
課件出示: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起來說:"把我們的財產(chǎn)隨便給誰都行,就是不要給兒子,這懶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錢也掙不來."
老人堅決地說:"好,要是他行,就叫他掙錢去!哪怕掙一枚金幣也好,我就把全部財產(chǎn)給他."
4、老人讓兒子掙一枚金幣,其實是希望兒子——兒子也確實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掙回了一枚金幣,我想,他掙回的不僅僅是一枚金幣,也懂得了——
1)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財富
2)要學會珍惜勞動成果
四、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文中老人的良苦用心,不但讓兒子,也讓我們明白了勞動的成果來之不易,是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我們得學會去珍惜。但是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勞動的成果可不僅僅只有金錢,還有許許多多的表現(xiàn)形式,比如……
這些都需要付出辛苦的勞動,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學會珍惜。
教學反思
青島上海路小學 尚文娟
《一枚金幣》這篇課文記敘了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yǎng)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兒子懶惰成性,萬般痛心與無奈,只好打算將所有的財產(chǎn)送與別人。母親在兩次放縱兒子蒙騙老人之后,只好勸兒子自己掙一枚金幣,老人一連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里,直到相信金幣是兒子掙來的。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懂得:只有親手創(chuàng)造的財富,才會珍惜的道理。
《一枚金幣》作為本單元首篇課文,結合單元整體安排和本課特點,我抓住了以下三條線索來教學此文:1.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線。通過讀故事及說主要內(nèi)容,體會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來寫作的思路。2.人物心理線。抓住兩個“受不了”體會人物心情。3.思想內(nèi)容線。通過學習活動讓學生懂得金錢是辛勤勞動換來的,知道珍惜財富,并引導學生理解我們的生活更是來源于勞動,要學會用勞動創(chuàng)造生活,更要珍惜我們的生活。
反思這堂課,我通過這節(jié)課也收獲了很多。
(一)語文教學,以課本為藍本,引導學生想開去。
我們常說:“閱讀文章,首先要讀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還要能聯(lián)系實際,從所閱讀的文章想開去。”其實也就是說,在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想象,從而更加深刻的體會文章的中心。在課堂上,當學生抓住“當牛作馬”、“苦差事”這些詞時,我順勢引導學生想象兒子掙錢的辛苦,想象兒子可能為掙回這一枚金幣做哪些“苦差事”?他會遇到什么困難?當真的掙回這一枚金幣他會想什么?通過想象,為學生理解“金錢得來不易,要學會珍惜”這一主題奠定基礎。課堂上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進行,我覺得基本達到了我原先設定的目標。
(二)基礎知識的教學,“落在筆下”。
如果說上面一點感悟是順利進行而得出的一點體會的話,那么這一點就是我課堂的遺憾之一了。許是教高年級所養(yǎng)成的習慣,很少單獨拿出來哪些字要求孩子們注意它的寫法、讀法,所以在課堂上,當我讓孩子們自由交流預習時發(fā)現(xiàn)的難以讀準的字詞時,如“懶惰”等我沒有及時地將這些字板書到黑板上。這樣匆匆而過,知識學起來是很浮躁的,學生很難掌握扎實。只有“落在筆下”加深學生對字形的記憶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