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
2.比較對話,體會提示語的作用。
出示:
孩子天真地說:“爺爺,你又看花啦?”
竺爺爺習慣地說:“是啊,杏花開了。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孩子說:“哪天?今天開的。”
竺爺爺說:“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
請你讀讀這段話與課文原文,比較一下,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
預(yù)設(shè):1、提示語的位置不同。課文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中間,而出示的全在前面。
2、孩子天真地說只寫到了神態(tài),而書上是“他仰起臉天真地問道”,還寫到了動作。
教師點評:人物可以同時帶著神態(tài)和動作說話,這樣的描寫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動,更豐滿。
3、出示的每一句都用到說,而書上不是這樣的。(書上表示說的詞有哪些呢?去找一找。有“問、補充、回答、告訴”還可以到第二段對話中去找找,還有“喊、道、叫”)相機板書這些表示說的詞
教師板書:(動作+神態(tài))提示語+對話(提示語可以既有動作也有神態(tài),也可以只有動作或者只有神態(tài),應(yīng)該根據(jù)對話的具體情況來定)
根據(jù)這種公式,我們可以變換出很多種對話的形式,從而使文章的表達活潑而豐富。同學們,你們能變化出幾種公式來?
預(yù)設(shè):提示語在中間,提示語在后面等……
3.孩子牢牢記住了竺爺爺?shù)膰诟溃荒赀^去了,他終于看到第一朵杏花開放了,多么激動,多么興奮!出示:
“竺爺爺!竺爺爺!”
“什么事情啊?”
“竺爺爺,杏花開啦!”
“什么時候?”
“剛才。”
“是第一朵嗎?”
“是。”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能為這段對話加上豐富的提示語嗎?提供一些詞語:奇怪、高興、激動、肯定、自豪、半信半疑……
交流。(預(yù)設(shè):孩子用手指著院墻外,高興地說;竺爺爺激動地問;孩子脫口而出;竺爺爺伸出一根手指頭,認真地問;孩子用力的點點頭,回答道……)教師相機把好的答案寫上去。分角色朗讀寫好提示語的這段話。
六、總結(jié),整體朗讀課文,消化課堂學習
兩年過去了,竺可楨終于觀察到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 ,他曾不止一次這樣說過:引讀最后一小節(jié)。
課文講的是竺可楨爺爺?shù)墓适拢瑸槭裁床恢苯佑皿每蓸E的故事為題,而用第一朵杏花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明天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