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教案
課 題
4、古詩兩首 案序 1-8 教學內容 春日偶成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一個生字。 德育目標: 感受語言美和意境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古詩內容,背誦古詩。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導學過程 討論記錄 導學過程設計 導 學 過程 設 計 一、復習回顧,詩題導入 1、背誦《江南春》。 2、師: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詩歌。 (板書詩題:春日偶成) 教師簡介作者程顥。 [程顥(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學者。字伯淳,號明道。河南洛陽人。少年時曾與胞弟程頤同學于當時名儒周敦頤。嘉祐二年(1057年)登進士第。歷官鄠縣主簿、上元縣主簿、澤州晉城令、太子中允、監察御史、監汝州酒稅、鎮寧軍節度判官、宗寧寺丞等職。在政治下,他雖然堅決反對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馬光等舊黨官僚東山再起后對王安石集團貶逐無遺的政策。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為宋代理學的主要奠基者,世稱“二程”。因二程兄弟長期講學于洛陽,故世稱其學為“洛學”] 二、自讀古詩,疏通文字 1、學生自由讀《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體交流對詩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互相啟發。 (2)邊讀邊引導想象,逐句談理解。 (3)師生小結:一、二句寫景——云淡、風清、花紅、柳綠,加上近午的陽光,長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處這宜人的春色中,詩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誰知道他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閑貪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