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遠,且遠且行——《普羅米修斯盜火》磨課心得
通過磨課,我懂得了評價語應該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語言要簡潔,不模糊。對于要強調的地方還是要講得明白,讓學生聽得清楚。除了語言的簡潔,準確性是評價語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評價語就沒有了生命力,無論你說得如何生動,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蒼白無力的。所以教師評價語的準確性顯得猶為重要,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
三、追求精神的自由
都說語文教學的過程,是學生精神享受的過程,是為學生精神生命鋪墊底子的過程。但是做起來卻著實不容易。經過這一階段對《普羅米修斯盜火》這篇課文幾輪“講、評、議”的過程,我覺得要達到精神的自由,有兩點非常重要。
首先,要找準切入點,讓學生主體參與學習。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說:“影響學習的最主要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這個故事本身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遙遠,學生很難產生共鳴。所以,上課時需要利用一些音樂、動畫、圖片、最關鍵的是教師本身的語言來把學生已有的經驗、體會和課文聯系起來,從而讓他們能夠自由地想象。這就需要教師平時就注意內功的修煉,能夠在課堂上準確地把握學生的發展,適時地進行引導。
其次,應該突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在教學時,我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組織教學,面向全體設計問題,給學生創造思維的情景,多一點思考時間,多一點活動余地,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成功的喜悅。說細了就是圍繞學習主線去開展教學,在學生的認識情趣、主觀方向以及意識中去開發。面向全體,采用不同要求,堅持低起點,多層次去訓練,真正做到使每一位同學的智能得到發揮。
精神的自由也許是一種理想的境界,至少如今的我還無法做到,但這并不妨礙我對它的追求。按照尼采的觀點藝術世界的構成源于兩種精神,一是“夢”,夢的境界是無數的形象;一是“醉”,醉的境界是無比的豪情,我們要追求的正是從“夢”到“醉”的過程,讓孩子的心靈在課堂上得以自由馳騁。
四、結語
以上這些便是這次參加五年以下教齡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展示活動所帶給我的一些思考,也是一筆不小的收獲,因為在此之前我從未好好思考過這些問題,或者說根本沒有發現還有這些問題的存在。 磨課的過程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這大概就是歌里所唱的“痛并快樂著”吧。也許沿著這條路我們無法走到頂峰,但是沿途的風景已經夠我們欣賞的了。更幸運得是在這條路上并不是我一個人,有好多前輩和我一路同行,從她們身上我能感受到不同風格的授課方式和教學經驗,在她們里我學到了不少教學思想的精華。
……
最后我想用這個省略號來表達我的心情,因為還有太多的東西要學,還有太長的路要走,但愿這條路且行且遠,且遠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