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
這個環節剛一展開,學生十分感興趣,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提出了許多問題來問教師,學生提出車時珍冒險嘗草值得嗎?還問我金銀花、胭脂草、刀豆子的藥性是什么?我在設計教法時原意是讓學生討論后進行回答,從沒想到這些問題學生會要求我來回答,我只好按照學生的要求逐一回答,但學生仍不滿意,不斷地按照課文中的敘述來修正和修改我的回答。在“李時珍冒險嘗草值得嗎”這個問題上,因我的回答不確定,學生可不滿意了,學生在這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有的學生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因為李時珍是為萬民造福。有的認為不值得,因為生命是最重要的,沒有了生命就什么都沒有了,李時珍這樣做不值得。針對學生的各種意見,我沒有給出評判,在這個問題上我鼓勵學生爭論,不追求統一、標準的答案。學生還把課前收集的有關中草藥的藥性資料展現出來,滿課堂進行游說,推銷自己的中藥。課堂在學生自主自創、師生互動、開放多元的氣氛中接近尾聲。
課后反思:本堂課能按照教學設計的五個環節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創設了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新型的學生的學習方式。但在教學中,過低的估計了學生的信息收集量,表現在當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時,教師不能運籌帷幄,從容解答,以至于讓學生對教師的解答得不到滿足。其實,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學生的信息收集量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所以,我們要做到備教材必須先備學生。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所昭示的那樣,以“有指導的讀書活動”為主線,融字詞句訓練于其中,強調朗讀感悟以讀為本,更好地使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順利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但是由于本人理論和實踐水平的有限,在說課中許多地方還不盡如人意。懇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