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設計
師:引起了這么多人的注意,那么你說一說那些外國人看了徐悲鴻的畫后,會說些什么?
生:這個中國人真了不起,竟然畫出這么好的畫。
生:瞧瞧,這么好的畫竟出自中國人之手,中國人太棒了!
生:我要向徐先生要幾幅畫,保存起來。
師:那個外國學生呢?
生:他非常震驚,向徐悲鴻鞠了一躬,說:“我承認中國人是很有才能的。看來我犯了一個錯誤,用中國話來說,那就是‘有眼不識泰山’。”
師:“震驚”是什么意思?
生:震動而驚訝。
師:為何會這樣?
生:因為他沒有想到徐悲鴻會畫出這么好的畫。
師:“有眼不識泰山”是什么意思?
生:“泰山”指徐悲鴻,意思是長著眼睛卻認不出泰山,比喻淺陋無知。
三、指導復述課文
師:請大家再一起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
(生齊讀全文)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徐悲鴻是個怎樣的人?
生:我覺得他是一位做事刻苦的人。
生:他是一位不為自己著想的人。
生:他是一位非常愛國的人。
師: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生:徐先生,你真是太棒了,你為我們中國人爭了口氣。
生:徐先生,你的生活過得那么苦,但你還是那么刻苦地畫畫,你太了不起了。
生:徐先生,你不用一槍一炮,就讓那些外國人對我們中國人刮目相看,甘拜下風,真是太好了。
生:徐先生,我要向你學習,像你一樣刻苦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建設祖國,讓那些外國人更佩服我們。
四、教師總結
同學們,徐悲鴻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的刻苦與努力,實現了自己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的夢想,詮釋了一個中華兒女的深切的愛國熱情。讓我們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板書設計
徐悲鴻勵志學畫
被激怒(立志)——奮發努力——轟動畫界
中國人成不了才——————中國人很有才能
為國爭光
教學反思
《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課文應該說思路比較清晰,主要是圍繞三個方面來寫:為什么要勵志學畫?怎樣學畫的?學畫的結果是什么?教學中我以“勵志學畫”為主線,圍繞課文的關鍵語句“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來展開教學。事實是什么?生讀課文之后都能得出來,那就是徐悲鴻刻苦努力學畫的過程,那么在徐悲鴻的眼里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呢?課文正是這樣深入進去的,這就是緊抓課文的一個切口。真正的中國人,在教學中,一步步,一層層的剖開來,徐悲鴻用自己的行動折射出的美好品質告訴了我們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應該是怎樣的,學生也在一步步、一層層的學習中受到心靈的震撼,他們感動于徐悲鴻的努力,感動于徐悲鴻的清苦生活,感動于徐悲鴻不屈的意志……在不斷的學習體會中,學生的感受越深,參與的激情越高,在這樣一篇文章中,學生學到的不僅是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