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虎門銷煙教后反思
師:的確鹽巴不是小粒的,作者在這精確的運用了撒這個詞,再現了當時的情景。
生:拋是因為很重,所以用拋。
師:我建議你們聯系人們的心情再想想。
生:因為大家恨,所以狠狠的地它拋出去。
師:作者在選取表現動作的詞時,還將人們地心情都表現出來了。所以,在我們平時的語言中,如果能像作者這樣用詞精準,那你的語言會多么吸引人呀。
三、在生成中引導,引導中深入。
師:剛才我在巡視的時候聽到有的同學用了其他方式銷毀,請他說說看。
生:用火燒。
師將200多萬斤這個數字寫在黑板上,學生頓時明白數量太大。同時,老師補充林則徐選取銷毀辦法的小故事。
生:我覺得直接就丟入大海。
生:我不同意,這樣會污染海洋的。
師:再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再想想你們先前的理解。
生:我不同意,是因為如果這樣快的銷毀了,就不能沉重打擊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了。就是要他們看見自己的一點點銷毀而心痛。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而且,這也表明我們的決心。
師:說的好,能將課文內容理解為自己的話來解開疑惑。
四、回顧以往,目的是指導現在
師:雖然,一百多年前,林則徐就已經國人開始了禁毒斗爭。但是……
介紹我國當前禁毒斗爭的情況,引發學生的思考
師:站在林則徐塑像前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