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教學案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的名單中,有一個地方被稱為“童話世界”,這個地方就是我國的九寨溝。人們都說很美,我們也一起欣賞一下。(板書:童話世界)
2、大屏幕播放九寨溝風景片。
3、請學生們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目標,就是構建開放的、充滿生機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開放性”和“創新性”是課改的靈魂。在這五彩繽紛的生活中,人們的休閑日趨多樣化,學生的生活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課堂上傳統的處理教材的方法已經激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在課堂教學中對教材進行新的處理。別具特色的導入新課,把學生帶入情境,為整堂課定下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有趣。
《九寨溝》是一篇介紹旅游勝地的文章,如果在教學時,就讓學生一起來學課文的話,學生和“九寨溝”的距離相差甚遠,枯燥的學習對于學生很難對九寨溝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我是這樣處理的:“同學們,人們都說九寨溝很美,我們也一起來欣賞一下。”接著播放九寨溝的錄像。學生們在看時,都暗暗地情不自禁地贊嘆那兒的美景。看完之后,我請學生們來說說有何感受,有何想法。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九寨溝的風景實在是太美了。”有的說:“我真想到九寨溝去走一走,看一看。”此時,我就趁熱打鐵:“今天老師就滿足你們的愿望,帶領大家一起去游覽九寨溝,好嗎?”學生們無比興奮地說“好!”于是我就對學生說:“我們開始出發了。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乘飛機到了四川,下了飛機,坐上了去九寨溝的汽車。汽車到了南坪,再往西行了四十公里,九寨溝終于到了。”這時,我再請學生們睜開眼睛,此時他們的感覺已經不一樣了。從他們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一種興奮。接下來的教學,就在這樣的氣氛中進行,整堂課學生們都是興致盎然。由此可見,創新性、開放性的處理教材,能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有興趣學,這樣才能學好。]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討論交流。
要求(做好記號)
(1)、這段向我們介紹了九寨溝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2)、把你不理解的地方畫下來,請小組成員幫助理解。
(3)、把你最喜歡的地方有感情地讀給同學聽。
2、集體交流。
(1)利用電腦出示相應景物的圖片,以及文字。
相機板書。
(2)指名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3、讀關于“五彩池”的文字介紹。
5、放音樂,跟隨音樂自由讀課文。指名讀課文。
6、指名小結: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板書:景色)你覺得九寨溝的景色怎樣?試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板書:神奇)
[針對過去學科教材內容表現的“難、窄、舊”的特點,新課程提倡的是“新、活、寬”。發揮“童心”、“童趣”的課程價值。課程內容要“新”,要“活”,要“寬”。這樣勢必要求教學過程也要“新”、“活”、“寬”。那么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就應具備一定的應變性,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夠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