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導學案
第 二 課 時 學 習 目 標 1、結合語境,理解重點詞語,從而深入體悟文本內容,切身感受李時珍為修《本草綱目》而吃的“苦”。 2、在與文本直接對話,適時補充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知道成功的來之不易,了解中華醫學的博大精深。 3、繼續培養學生敢于、善于提出疑問,以及復述敘事作品的能力。 學 習 重 難 點 1、以“苦”為抓手,深入學習文本。 2、通過文本,感受人物身上的可貴精神品質,特別是體悟李時珍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導 學 策 略 課 堂 調 整 一、復習導入,回顧文本: 1、準確認讀詞語 出示:察訪 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焦急、破敗、斷垣殘壁 降臨、啃干糧、長年累月 皎潔、尋訪、筆墨紙硯 2、你能選用同行中的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話嗎?(交流)抓住關鍵詞的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楚地復述內容。 3 、剛才是分行來看,如果把這些詞語做為一個整體,你能用一個字來概括李時珍的這番經歷嗎?板書“苦”(同步口述:為采草藥【寫草字頭】,夜宿古寺【寫古字】,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苦”?板書“?”) 二、精讀文本,走近李時珍: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入那個夜晚,走近李時珍,探詢答案。打開書,認真閱讀課文,在你感受到“苦”的地方做上記號。 (一)品出文字中的“苦” 1、學生讀文、勾畫。(四人小組交流) 2、組織學生交流──(隨機進行,預設如下) a、住之苦 (1)結合學生發言出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一句。 (2)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苦”從何來?結合感受說具體。并結合感受讀一讀。 (3)這是怎樣的一幕,讓我們一起輕輕推開門,出示圖片(灰塵、斷垣殘壁、青苔、蜘蛛網)。 (4)此刻,你的感受是否更真切了?再來讀讀這段文字吧,齊讀。 b、吃之苦 (1)結合學生發言出示“啃干糧”一句。 (2)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預設一:能談到“啃”,讀出你對“啃”的體悟。再指名讀。 預設二:不能談到“啃”。 讓學生再細細讀讀,看看有沒有哪個字特別吸引眼球? (3)從吃的角度來看,李時珍的經歷真可說是“苦”。 c、工作條件苦 學生匯報,談體會。 從工作條件來看,李時珍的經歷真可說是“苦”。 (二)悟出李時珍眼中的“苦” 1、從住到吃,再到工作的條件,李時珍的這番經歷可真是一個字──(苦), 李時珍又是怎樣看待這“苦”的呢?迅速到文中找一找吧。 2、用手勢告訴我答案在哪一小節?(七) 3、出示第七小節,指名讀。 4、讓我們回到那個夜晚,邊讀邊走進李時珍的內心,探尋他眼中的這份“苦”。指名分角色朗讀3-7小節(找李時珍,找龐憲──齊讀,老師讀敘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