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四冊全冊第一單元教案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抓住特點有順序的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
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并記背詩句。
預設疑難點
理解重點詩句:
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課前準備:1.學生:初步預習課文。2.教具與學具:圖片、音樂。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基本程序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簡介作者
1.觀看或聽《春天在哪里》,回憶春天的好詞佳句:一說到春天,腦海中肯定蹦出了很多詞語或句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2.引入詩題,簡介作者: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教育家。他酷愛讀書,才學淵博,他的文化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雖然他寫的詩不多,但這首卻是千古佳作。
二、讀通詩句,了解詩意
1.學生結合注釋自由讀全詩,邊讀邊思考詩的大意,劃出不懂的字詞。
2.指名讀,齊讀。
3.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沒讀懂?
交流討論學生可能讀不懂的字詞:
尋芳:尋找優美的景色; 賞春,踏青。 濱:水邊。
一時:一個時辰,這里形容時間很短,一時之間。
東風:春風。因為我國春夏季多刮東南風,所以春風又稱東風。
讀懂詩的大概意思:春天里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詩人朱熹在泗水河邊尋找優美的景色,看到了萬紫千紅的春色(看到了無邊無際的春色;看到了煥然一新的春天景色……)。
三、想象畫面,領悟詩情
1.想象畫面
現在你跟隨詩人一起來到泗水河邊踏青,賞春,你看到了什么呢?想象:
在河邊,我看到了 ;
在田野,我看到了 ;
在樹林,我看到了 ;
……
交流:
在河邊,我看到了河水在緩緩流淌,好象在彈奏著一支優美動聽的旋律。魚呀,蝦呀,不斷地從河面探出頭來,來欣賞這美麗的春天……
在田野,我看到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在樹林,我看到了沉睡了一冬的樹,仿佛聽到了春姑娘輕快的腳步聲,個個抽枝發芽,抖擻精神,準備迎接春姑娘的到來……
小結:春天在校園里,在小河邊,在枝頭上,在田野中,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