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學設計(1)冀教版)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學設計(冀教版)
第一單元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單元主題分析:
大自然是人類文明的根,智慧的根。從古至今,無論人類文明的腳步走得有多快,智慧的翅膀飛得有多高,人類一直保持著對大自然的眷顧與依戀。和作家、詩人、旅行家、探險家一起走進大自然那美麗的畫卷吧,從《桂林山水》《望天門山》《望洞庭湖》中發現怎樣欣賞名勝;從《秋色》《大海的歌》《下雪的聲音》中體會怎樣用心和自然交流……
學習這一單元,一要注意品味朗讀,想象畫面,入情入境,體驗自然美景,并學習作者觀察自然、發現自然、感悟自然的方法。二要注意師生一起投身自然,回歸自然,讓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在大自然中鮮活起來,也讓師生的語文生活和語文體驗豐富、充實起來。三要注意審美教育,正如蘇聯教育家凱洛夫所言:“美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質在于理解自然和社會的美,理解人與人的相互關系的美,在于以藝術的眼光來認識周圍現實,也在于培養藝術上的美的創造力。”因而,審美教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培養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更自主地認識“鼾、屏、蔚”等34個生字,并能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潮、濤、增、”等44個生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積累相關的篇章。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用心去感受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借助語言展開想象。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4、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學習到的寫景技巧,表達自己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在廣泛的閱讀中提高識字量。
2、通過品讀、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作者所描繪的景色。
3、嘗試在習作中將課文中學習到的寫景方法加以運用。
4、能用普通話交談,采用辯論的方式針對不同的不同景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在廣泛的閱讀中主動識字的習慣。
2、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發現美就在自己的身邊,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是具體的、生動的,是可見可感的。
3、結合活動安排習作訓練,使學生認識習作在生活中的價值,并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課時設置:
1《大海的歌》………………………… ………………………………2課時
2《下雪的聲音》……………… …………………………………2課時
3﹡《秋色》…………… ………… …………………………………1課時
4《古詩二首》… ………………… …………………………………2課時
5《桂林山水》…… ……………………………………………………2課時
閱讀鏈接《美的發現》…… …… ……………………………… 1課時
綜合學習一…………………… … … …………………………… 1課時
口語交際《最美的地方》……… … … ………………………… 1課時
我的小筆頭………………… ………… …………………………… 3課時
主題實踐活動設計:
(課前準備:上課前十分鐘分別把兩個學生藏于校園某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