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雜談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陽光小學 丁家才】
〖明確教學目標,把教材用“活”〗
語文教學要把握準學科的個性,應堅持以語言文字訓練為本,指導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素養,在語文訓練中滲透人文教育,重視情感熏陶,培養個性和良好品格。圍繞三維目標,執教的老師努力把教材用“活“。如高錫逵老師在執教《日月潭》時,把教學過程定位在“激發情感,朗讀感悟,扎實訓練”的基點上,讓學生的頭腦里展現“群山環繞”“樹木茂盛”“薄薄晨霧”“點點燈光”“蒙蒙細雨“的一幅幅畫面,緊扣這些優美文字,讓學生陶冶在日月潭的美景之中。費華疆老師執教的《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在指導學生朗讀前4節時,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對比戰爭前后不同場景,感受戰爭使自然界滿目瘡痍,使人們的生活不得安寧。最后指導學生仿寫一段詩,既給了學生練筆的機會,又激發了孩子們的悲傷和憤怒之情。
大多教師以教材為例子,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有的收集資料,有的補充材料,讓教材更充實,使課堂更豐富。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公益中學 胡明潔】
〖談小學語文拓展閱讀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拓展類型單一,遷移不足〗
把教材中的課文前后串聯起來,重新進行閱讀比較,也是一種有效的拓展閱讀,可以促進知識的類化,提高思維的概括水平。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思維的基礎”。教師要善于選取相關的教學資料,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系的讀物加以對比,使學生由此及彼、組合積累,實現類化、遷移。如,四年級下冊的《夜鶯的歌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小英雄雨來》《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四篇課文都寫到了戰爭與兒童,而又各有特色,讓學生把有關內容找出來,比照著閱讀,就可以發現有的課文歌頌了兒童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勇敢、機智,有的課文則歌頌了兒童對和平的渴望、戰爭的詛咒,在此基礎上體會課文的表達特點,這樣,對于課文的理解就有了全面而豐富的認識。
此外,我們應該看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閱讀方式已經多樣化,因此拓展閱讀開展過程中同樣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資料的拓展、圖片資料的拓展,通過“讀圖”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其體驗感悟能力。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隨筆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南山附屬學校 馬 玲
今天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是一首兒童詩,內容很簡單,通過對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幾個場景中戰爭的描寫,在最后一節中發出祈盼,希望制止戰爭,維護和平。讓戰火中的孩子能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由于是本組單元中最后一篇課文,所以我想把它既作為全組課文的總結,又作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開端,以此帶動學生繼續通過閱讀和互聯網學習。搜索了一些戰爭中的兒童的相關圖片后,忽然想到了一個主意,教室里就連通著因特網,為什么不把我收集信息的過程展示給學生呢?同時,最直接的與社會接觸給他們的必然是一個更加真實的世界。來到教室,孩子們三三兩兩圍了上來,楊航又向我請求:“老師,再看看我們軍訓的照片吧!”昨天發在博克里的照片讓軍訓時的苦不堪言變成了幸福的記憶,他們的幸福也更加促使我把班級的教學日記繼續寫下去,用“文學的耳朵”去傾聽“花開的聲音”,這是我的幸福。“哈哈哈……”教室里的笑聲又浪潮般地涌來,直到上課鈴聲響起。我關閉畫面,開始說話:“同學們,你們剛才的笑聲很感染我,在這樣美麗的春天,我們是多么快活,多么幸福,可是,在地球上的一些地方,卻有許多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他們卻由于戰爭的原因,不能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6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孩子們表情有些凝重了,親情節這一段時間的讀書、活動,他們的感情細膩多了。我問:“昨天因為春游突然改期,所以我沒有布置大家預習課文,但是有沒有同學已經讀過了?”有三分之二的同學很興奮地把手高高舉起來,我又說:“老師這會兒又被幸福包圍了!這就是你們自己開始主動地去學習了啊,我們經常說求知欲很強,這就是啊!”“老師獎勵,請全體昨天讀過的同學起立,一起把這首詩朗讀一遍。”孩子們開始朗讀了,聲音和平時很不一樣,充滿了力量。我驚喜地發現,坐在最后面的陳文豪,居然也跟著大聲讀了起來,而且讀著讀著,他情不自禁站起來了,更加投入地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