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雜談
讀完后,我表揚了大家,夸他們真正是用心在讀了,所以很感染我,尤其夸了一下陳文豪。對他,我要小心翼翼地保護他每一次熱情點燃的時刻,然后能燒起一團火。“大家再快速看一遍,這一次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沒有不懂的問題?”趁熱打鐵,讓孩子們的頭腦開始動起來。巡視間,蔡欣達問我“巡弋”是什么意思,張靈逸和孫朝毅問我“沙漠上怎么還有戰爭”,都做了解答,初云鵬已經在向我說感受了,他說他知道了戰爭對人類帶來了很大的災害,他要告訴那些發起戰爭的人,要制止戰爭,維護和平。開始交流了,今天居然是陳麒安第一個把手舉得高高的,很是高興,劉思遠、張曜云、盧紫光、李泓毅、黃媛玲、蔡欣達、盧修文等等愛發言的同學已經帶起了一些人了,所以,永遠要在班里樹立這樣的導向,讓最優秀的像領頭羊一樣一直帶著走向豐草肥美的知識原野。陳麒安把第一節很有感情地讀了一遍,不用多說什么,他已經懂了,然后蔡欣達又說了對第二節的理解,劉思遠又迫不及待地把全詩總結成“戰爭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家園,人們就好像在進行 ‘慢性自殺’”!接著對動物無比熱愛的盧紫光又起來補充了他認為人類戰爭和動物間的爭斗不同,動物是為了生存,是自然之道,而人類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貪心,為了掠奪資源,爭奪利益。這個孩子現在說得很有些見地了。盧修文又站起來問了“巡弋”的意思,本來想蔡欣達會很高興站起來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沒有說話,就找了幾個孩子解釋。最后楊航又深有感觸地起立說他用四個字來總結──戰爭無益。
感覺孩子們說開了,但是就戰爭中的兒童來說還是感性太少,于是我說:“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尤其是兒童。大家請看──”
我在百度圖片搜索中輸入了“戰爭 兒童 ”字樣,很快,孩子們的眼睛就發直了,一張張滿滿的照片,還有一頁頁的數碼,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了初次的撞擊,然后我選擇了一組圖片“戰爭,孩子們的眼睛里不再有天堂”,點擊過后,殘破的庭院、驚恐的眼睛、身背大槍的士兵、被炸斷肢體孩子痛苦的面容……就這么出現在孩子們眼前,而那一個個確鑿的數字,一個個真實的名字就此印入他們的雙眸,繼而定格在心,沒有陽光,沒有鮮花,沒有色彩,沒有歡笑……我只聽見了凝重的呼吸,然后我又打開一張《巴勒斯坦兒童戰爭游戲》的圖片,語氣低沉地告訴他們:“更可怕的還是孩子們在戰爭中心靈的感受,巴以沖突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個國家歷史上長久以來的沖突,一直沒有解決,所以硝煙不斷,兩個國家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互相仇視,玩的游戲都是戰爭游戲,那么我們試想他們長大后會怎么樣呢?”
“新的戰爭!”孩子們異口同聲。
“是啊,世界就是這樣并不太平,讓我們再一起把雷利哥哥的呼聲齊讀一遍,讓全世界的人們都來維護和平之花吧!”
“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這發自一個飽償戰爭之苦的中國孩子內心的呼聲又一次在教室里響了起來。讀完后,我讓同學們再次把目光投向窗外,他們的神情告訴我,窗外天天見到的風景在和平的環境下有了更深刻的內涵。然后我們一起又把詩中的最后一節讀了一遍,因為我們雖然是小學生,但是依然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