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教學設計
許貴華,安徽省六安市解放路小學高級教師,多次參加區、市級教壇新星大賽,裕安區小語會理事,省級骨干教師。曾獲安徽省首屆文學藝術作品大賽成人組一等獎,全國中小學教師第四屆范文寫作大賽二等獎,六安市優質課大賽第一名。多次獲裕安區“師德標兵”稱號。先后參與解放路小學兩個國家級課題的研究。目前,正在就學生經典誦讀與現代文閱讀相互促進方面做有益的探索,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較為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詞,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初讀感知,理清脈絡,嘗試復述課文。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板書學生嘗試復述課文。
難點: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詩句導入,簡介林則徐
1、2003年,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剛剛當選新一屆中央政府總理的用兩句詩來表達他為國為民的理想與信念,獲得了中外記者們熱烈的掌聲,也讓電視機前更多的老百姓感動不已。哪兩句詩,請看
2、課件出示詩句
師簡單講解詩句意思,引導學生談談對詩句作者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了解。
3、板書課題,釋題。
銷:銷毀、燒毀。
煙:鴉片,俗稱大煙。
銷煙:就是把鴉片銷毀。
虎門:廣東省東莞市。
二、創設情境,初讀課文
1、播放電影《林則徐》虎門銷煙視頻片段。
2、提問:你看到在虎門銷煙過程中最高興的人是誰?
3、提問:看過虎門銷煙視頻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4、學生帶著感受讀課文。
三、出示“自學導讀單”,學生交流自學情況。
(一)出示::自學導讀單
1、簡單了解林則徐生平。
2、了解虎門銷煙的相關歷史背景。
3、自學生字詞,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4、按虎門銷煙的時間、過程、意義把課文分成三段。
5、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壯”字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6、參加虎門銷煙人數眾多,文章為什么沒有描寫人物語言?
7、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二)同位之間或前后位之間交流自學收獲
四、師生互動,討論、交流、板書
1、出示課件,學生讀詞語,師生共同交流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師生交流分段。
3、師生交流虎門銷煙的過程。
抓住虎門銷煙是怎樣的大場面。
‚抓住銷煙三個步驟(總結板書,力求為學生復述課文提供線索)。
五、學生根據板書內容練習復述課文。
六、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七、小結
剛才同學們討論了在整個銷煙過程中最高興的人是老百姓。這就是中華民族能夠長盛不衰的力量源泉。翻開我們民族的史冊,在國家民族危亡的時刻,總有像林則徐一樣的民族英雄,更有千千萬萬個普通的老百姓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他們的英雄業績,他們的英雄形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課件
八、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上網搜一搜中華之民族英雄有哪些?
3、練習用“先……再……然后……”造句。
九、板書設計(略)
設計反思:
《虎門銷煙》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全文共6個自然段按事情發展順序,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門銷煙的時間;第二至五自然段敘述了虎門銷煙的經過,并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群情激奮,人心大快的銷煙場面;最后一個自然段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課文重點是銷煙的經過,在敘事的過程中,作者不惜筆墨描述了老百姓的強烈反響,顯示出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以及崇高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