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
a) 學生自由讀劇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個性特點
其間幫學生理解諸如:公儀休為什么不收鯉魚那段經典的話語;管家為何要送鯉魚給公儀休,為何偏偏送的是鯉魚;公儀休是如何拒絕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個性品質的問題。)
三、 讓學生有感情地讀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臺詞。
四、 表演。
1、 分配好角色,大家當導演,有什么話想對演員說(說表演的要點)。(如時間緊就演公儀休拒收禮物一段)
2、表演
3、點評。有沒有把大家的意圖演出來。
4、學生對照看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再反饋表演,要求要加進自己的語言和動作。
五、 明理
追問:公儀休拒收禮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沒有?你認為公儀休是個怎樣的人?你以后會怎么做?
六、 課后試演課本劇 。
★ 六、板書設計:
10 公儀休拒收禮物
愛吃鯉魚
清正廉潔 以身作則
拒收鯉魚
習作三
★ 一、教材分析:
《習作三》教材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舉例說明我們在生活中有哪些新的發現。第二部分為例文《紅豆,黃豆我來分》。第三部分為習作要點提示及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
★ 二、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紅豆,黃我來分》,了解主要內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使學生懂得兩點,一是習作內容源于生活,樂于體驗生活,善于觀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記事要有順序,有重點,寫具體。
3、按照習作要求,寫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發現的事。
★ 三、教學重難點:
把事情寫得具體,有重點,同時言之有序。
★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紅豆,黃我來分》,了解主要內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使學生懂得兩點,一是習作內容源于生活,樂于體驗生活,善于觀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記事要有順序,有重點,寫具體。
一、導入
1、課前,老師布置給了同學們兩個題目,有收獲了嗎?
2、板書:生活中的新發現,讓我們大家暢所欲言。
二、開拓思路,選好題材
1、分組交流調查所得。教師巡視指導,還可以與學生共同交流。
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3、同學們的收獲很豐富,自讀習作的第一部分。
4、討論: 我們在生活中還有不少親掃現呢,舉例說說。
5、學生自由說,老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進行歸納,這些新的發現可能是關于自然現象的,如剛才說的風霜雨雪雷電等;也有關于新事物的;還有的是關于人的,說得都很好,說明你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
6、引導回憶;你在最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發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