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1單元教案集體備課
3.燕子
教學目標: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5.培養學生系統分析智力。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準確生動描寫,抓住特點,有順序地描寫動物的外形,并進行遷移訓練。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授課日期:3月2日,累計課時:8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2.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
3.培養學生系統分析智力。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教師念兒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2.同學們,寒冷的冬天過去了,美麗的春姑娘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活潑可愛的小燕子也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燕子》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2.出示生字詞,指導字形。
聚:上下結構,上面左右兩部分要靠攏。注意下部的寫法。
翼:上中下結構,注意不要拉得太長。
偶:注意中間的豎和提不要連在一起。
3.描紅。
三、圖文結合,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燕子的特點。
1.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一只怎樣的小燕子。
2.自讀,思考這句話寫了燕子的哪些部分?它們各部分有什么特點?。
3.有感情朗讀,讀出燕子的活潑、機靈、可愛。
4.自由讀。
四、圖文對照,學習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氣息。
1.觀察圖畫,春天美嗎?美在哪兒?
2自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用直線劃出來。想想這些景物美在哪兒?
3.交流。(培養學生系統分析智力)
●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美在哪兒?
(1)風:輕輕地、柔柔地。
(2)雨:細細地。
(3)柳條:千萬條、柔軟、嫩葉。
(4)草:青色、綠色的。
(5)花:鮮艷的。
(6)小燕子:可愛活潑。
●如果單有其中的某一種景物你覺得這是爛漫無比的春天嗎?這是具有許多生趣的春天嗎?
●小結:是呀,如果缺少了其中一種景物,我們眼里的春天就不會這么爛漫無比、就不會這么生機勃勃,因為各種事物之間表面上看是都是單獨的個體的,事實上每一種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事物只有相互聯系在一起看才會覺得是那么美,這就是一個系統。我們剛才運用了系統分析的方法。
五、聯系圖畫中飛行的燕子和落在電線上的燕子,理解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過度: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哪些生趣呢?
1.聽朗讀,看圖畫,思考作者描寫了哪兩類燕子?
2.交流:作者描寫了飛行的燕子和休息的燕子。
3.仔細閱讀這兩個自然段,從字里行間你感受到了燕子的什么特點,從哪些字詞體會到的?
4.交流(結合看圖),指導感情朗讀:
飛行的燕子:動態美——輕巧、靈活、迅速。(斜著身子、掠過、“唧”的一聲、橫掠、偶爾沾了一下水面)
休息的燕子:靜態美——安閑、美麗。(這里的“五線譜”是什么?“音符”是什么?你覺得形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