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師:能不能再簡單一點。
生2: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師: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生3:紀昌向飛衛請教學習射箭。
師:非常精練,這就是故事的原因。
接著,我讓他們再讀第二三兩段,說說故事的經過是怎樣的。剛開始的時候學生說得很羅嗦,連飛衛怎么說的都概括在里面。
我又問:那飛衛是讓紀昌做什么呢?
生:先練眼力。
師:怎么練眼力?
生: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師:用簡單的話,這是做什么呢?
生: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地看。
師:后來呢?
由于有了先前的經驗,這次學生概括得還可以:后來紀昌練習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
師:練成了這些基本功以后,發生了什么事?
生:飛衛開始教紀昌開弓、放箭,最后紀昌成為一名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師:對,這就是故事的結局。那誰能把原因、經過、結果連起來說一說呢?
學生還是有點理不清,于是只好再講一邊,后來才說得簡單一點:紀昌向飛衛請教學習射箭,飛衛讓他練眼力,紀昌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后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練成這些以后,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為了加強鞏固,我連叫了五六名學生,后來又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并一再強調這是按故事的原因、經過、結果概括的主要內容,大家一定要記住并好好地使用這種方法。
在整個訓練中我發現自己的一個很重要的不足地方,那就是,課文主要內容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于是剛開始時自己心里沒有一個標準,不能很好地衡量學生的概括,也是在學生的概括過程中慢慢有了自己的標準的。所以我想,課前一定要鉆研教材,讓自己吃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