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課堂教學大賽《霧凇》研討專帖研討主題一(費爾教育整理版)
你說“課文第二段先以科學、準確的語言解釋了霧凇形成的原因,然后詳細介紹霧凇形成的過程,”所以你認為這是一篇說明文。請問,難道除了說明文,其他體裁的文章用語就可以不一定科學、準確?可見,語言是否科學準確并非判斷體裁分類的標準。
另外,應該也沒有“寫景類的說明文”的提法,要這么提的話,那么還有“狀物類的說明文”,“記事類的說明文”,“寫人一類的說明文”等等,那,至少記敘文一類都可歸入說明文,敘事的,可以說是“說明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嘛”!寫人的,可以說是“說明這人一個什么特點嘛”!狀物的,可以說是“說明這樣東西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嘛”!(比如寫棵植物,根、莖、葉、花、果實,咱不是都讓學生這么有條理地觀察和記敘的嗎?)這樣,豈不混淆?
所以,我還是堅持認為,說明文是說明文,散文是散文,《霧凇》是散文而非說明文也。
對方觀點:更正,我以為<霧凇>是具有寫景特色的說明文!
第三者觀點:是科學小品文。這是說明文的一種,它以文學為手段傳播科學知識,是文藝性的說明文。 科學小品短小精煉,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力求知識的科學性;同時又玲瓏活潑,有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可敘述,可描寫;它通俗生動,多用比喻,擬人...
散文的基本特征:
散文是以自由、優美的文筆記人、敘事、寫景、狀物,并借此抒發作者情感、表現作家個性的散體短文。
基本特征:
1、情感濃烈,選材廣泛
散文中所表達的情感,無論從其內容上看還是其表達方式上看,都充分地體現了作者的個性特征。
散文介以抒發濃烈情感的既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是一景一物,還可以是不限于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這樣,散文在選材上就極為寬泛自由。
2、真實自然,富于美感。
散文創作特別重視“真實”,不僅描寫真人真事,更要抒發真情實感,表達真知灼見。一旦作假,就失去了它應有的魅力。
散文家總是充分發揮的藝術才能,把散若珠寶的各種材料根據情感抒發的需要,組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需放開時“放得開”,要收攏時“收得攏”自由而不失度,變化而不離宗,形散而神不散。
3、以小見大,紙短韻長。
雖然散文篇幅短小,但卻滲透的情卻是真摯濃烈的,蘊蓄的內涵是深刻豐富的。
本文一、三兩小節,對霧凇的美景進行了生動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霧凇的喜愛、贊美之情,基本符合散文“情感濃烈、富于美感”這兩個特征。
說明文的特點:
一. 簡潔性。說明文的遣詞造句,應簡潔平實、通俗易懂。
二. 準確性。說明文以傳授知識為目的,這就要求它必須用準確的語言,如實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質、規律。說明文的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
三、科學性。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要特別注重科學術語的準確使用。
四. 嚴密性。為了使讀者對較復雜的事物、較深奧的事理有明晰確切的理解,說明文常常恰當地使用修飾和限制詞語,講究語言的周到嚴密。
五、條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條理,我們說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條理來安排說明順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