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四冊全冊第二單元教案
3.換次序請學生再讀,感覺如何?感受介紹事物的有序性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
讓我們再用心地讀讀這些句子,體會作者在介紹翠鳥時的順序。
4.老師壓縮語言,簡單地介紹:”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是橄欖色的。背上的羽毛是淺綠色的。腹部的羽毛像是赤褐色的。”學生反復對比朗讀,感受原文表達的具體生動,及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師:這么可愛的翠鳥你喜歡嗎?通過朗讀傳達出這份感覺。
5.指名讀”小巧玲瓏”的句子。
6.引讀
(1)細心的小朋友一定發現了這只翠鳥與文中句子正好可以對應起來,我們先來試一下,好嗎?老師來問,你們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翠鳥喜歡停在哪里?(水邊的葦稈上,)怎么停的?(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它的顏色怎么樣?(非常鮮艷。)讓我們再仔細地看一看,頭上的羽毛怎么樣?(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羽毛呢?(像淺綠色的外衣。)再看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整個看起來它怎么樣?(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這個對話的過程中,相機補充板書:小爪子 頭上 背上 腹部
(2)同學們,你看,這個可愛的翠鳥可以和我們讀過的文字對應起來,有趣嗎?想不想自己也試著來介紹一下?好,就請你結合著黑板上的文字,看著翠鳥來試試看,如果中間說不下去的話再看看書,請作者來幫助你,好嗎?開始!
(自由練習,老師巡視,個別輔導)
(3)請學生上臺介紹,第一個學生介紹后,通過師生共同評價,彌補缺漏,著力指導說清楚。
第二個介紹前,提示加上開頭語: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一只可愛的翠鳥,它喜歡……(讓介紹更富情趣性)
7.對比讀《燕子》第一小節和《翠鳥》第一小節想想作者為什么要介紹翠鳥的眼睛、爪子及羽毛的顏色,而不去介紹其它部位?(結合燕子的外形特點進行分析,知道介紹動物的外形必須抓住特點寫,而這一特點與動物的生活習性緊密相聯,如燕子的羽毛、尾巴與飛行有關,翠鳥的眼睛、爪子與它敏捷的扣魚動作有關)。
四、作業鞏固
1.指導書寫。
“稈、腹、襯、衫、泛、泡、飼、陡”都屬于左右結構,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然后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
2.摘抄描寫翠鳥外形特點的句子。
3.結合圖片及板書,指導背誦翠鳥的外形。
第二課時
一、復習背誦,重現外形之美
出示翠鳥圖片,引導學生背誦第一段。
二、賞析語言,定格動作之快
1.讀課文,品味文字。(同學們,讓我們去見識一下翠鳥捕魚的場面,用心地讀課文,想一想,翠鳥捕魚的動作怎么樣?)
2.交流:迅速、敏捷……
3.品析語言,交流句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默讀課文,把它劃下來,然后選擇一句自己最拿手的反復地練讀,待會你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讓大家從你的朗讀就能感受翠鳥動作的敏捷。
4.指導朗讀句子,感受動作的迅速與敏捷。
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
(1)指名嘗試讀,學生評價,你聽出來了嗎?(”疾飛”、”一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