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精選13篇)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發布時間:2023-12-20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精選13篇)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1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的重點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積記住,杏兒熟了,讓鄉親們都嘗嘗鮮。

  2、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奶奶寬厚、善良的品格。

  教學內容:

  課文第二段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杏樹。

  2)、樹上的杏兒特別多、特別好。

  2、導語:是!這么好、又這么多的杏兒,當然也特別誘人。這不,這一年的杏兒又熟了。一群淘氣的孩子又來偷摘杏兒,結果被我逮了個正著。

  二、教學第二段,并引導學生走進奶奶的內心世界。

  1、出示句子:

  你們這些饞猴兒,偷吃人家的東西,摔了活該!

  1)、如果是你,當時你是怎樣說這句話的?

  2)、學生自由練讀、指名朗讀、齊讀。

  2、出示句子:

  你們先別走。

  1)、那么奶奶這句話該怎樣朗讀呢?

  2)、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朗讀,并要求學生說說:你為什么這樣朗讀?

  3、激發學生探究課文的興趣。

  1)、那么,我們到底應該怎樣朗讀奶奶的這句話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朗讀課文第二段,并劃出相關的句子。

  2)、學生交流。

  方法:根據具體的句子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學習體會,并結合朗讀,從而引導學生走進奶奶的內心世界。

  a、奶奶走過去扶起淘淘,給他揉揉腿。

  (抓住扶、揉)

  b、她走到樹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

 。ㄌ羰炝说模

  c、她腳底下站不大穩,身子顫顫巍巍的。(并出示課件)

 。ㄗプ≌静淮蠓、顫顫巍巍體會到奶奶在挑最好的)

  d、奶奶把小淘淘和他的伙伴都叫了過來,一人分給五六個,剩下的幾個都給了我。

 。ㄗ寣W生體會到我并不比別人多分幾個,而且剩下的才是我的)

  e、看他們吃得那樣香甜,奶奶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哪棠痰奈⑿χ凶寣W生體會到奶奶當時的心情)

  f、重點句子: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記住,杏兒熟了,讓鄉親們都嘗嘗鮮。

  (要指導學生說出奶奶的品格)

  4、再出示句子:

  你們先別走。(我們現在應該心服口服地知道該怎樣朗讀了吧!)

  a、指名讀。

  b、齊讀。

  三、總結。

  導語:多樸實的一句話呀,讓我們一起再把奶奶說的那句話朗讀一遍。

  1、學生齊讀: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記住,杏兒熟了,讓鄉親們都嘗嘗鮮。

  2、那么,我有沒有聽懂奶奶的話呢?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第九小節。

  3、通過討論明確應該是第二句話。

  4、學生再讀第二句話,并說說你從中有什么想法?

  學習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簡要地說說各段的段落大意。

  2、品悟重點詞句,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奶奶寬厚、善良的品格,理解奶奶那種寬大無私的愛。

  學習重點:理解重點句,感受“有福同享”的寬大無私的愛。

  教學過程:

  一、回憶所學,小結歸納

  1、師說:請同學們簡單地回憶一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杏兒熟了》主要講什么?

  2、你能用以下詞語或詞組來說說嗎?(出示:成熟、偷摘、責備、不但……而且還……)

  二、導入新知

  1、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件事,這件事不但能舒緩舒緩我們的神經,還能延年益壽,猜猜看是一件什么事?(板書:笑)

  2、笑的不同類型。(大家會笑嗎?給我們展示一下你燦爛的微笑。補充說:笑是有不同的類型的,你知道有哪些類型的笑嗎?)

  3、剛才同學們的笑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一本笑的百科全書。今天我們要一起去見見一位愛笑的主人公,猜出她是誰了嗎?

  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同學們自由放聲朗讀課文,劃出有關她笑的句子。

  4、師說:她是誰?(奶奶)文中她總共笑了幾次?誰愿意讀一讀?

  三、學文

  1、從奶奶的笑中,你感受的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奶奶?(寬厚、善良、心胸開闊、和藹可親、寬宏大量……)

  2、面對偷摘杏兒的小淘掏和伙伴們,奶奶是怎么做的,我又是什么態度?用括出有關語句。

  我:

  1)沒好氣地說:“……”

  2)我心里想:“……”

  奶奶:

  1) 扶、揉……

  2) 拿、走、打、站、顫顫巍巍……

  3) 叫、分……

  4) 笑著說:“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為什么說“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中的“香甜”,一語雙關,既指又香又甜的杏兒,又指快樂、幸福。大家都領略到香甜,這種香甜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3、朗讀《杏兒熟了》最后一段課文,說說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今年的杏兒又熟了”以后,“我”是怎么做的讀最后一段。

  1)“我”除了給鄉親們送去杏兒嘗鮮,還給鄉親們送去了什么? “我”為什么會這樣做?

  “今年的杏兒又熟了”以后,“我”打了一些熟透了的杏兒給鄉親們送去,還給他們送去香甜和喜悅。“我”這樣做一方面說明奶奶再也不能來打杏兒了,另一方面說明“我”在奶奶的教育下,已經懂得了“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道理,“我”沒有辜負奶奶的期望,把香甜和喜悅送給了鄉親們。

  2)說說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四、激情深化

  1、本文有三個主人公——小伙伴、“我”、奶奶,雖然他們在故事里扮演著各自不同的角色,但是他們三者都是幸福的,你們覺得他們有什么樣的幸福?誰會是最幸福的人?

  2、交流討論。

  小伙伴:遇到如此寬容善良的奶奶,如若不然,肯定會免不了一頓批評。

  “我”:有這樣一位知書達理的奶奶,不能不說是一種幸福。

  奶奶:把自家的杏兒與鄰居分享,并以此教育了自己的孫孫,稱得上是一種雙贏,自然更覺得幸福。

  3、聽聽老師的意見: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觀,但就他們而言,他們都是幸福的。但是我覺得這里最幸福的人是奶奶,她為有這棵杏樹而感到光榮,她為有這樣懂事理的小孫孫深感幸福,為能讓鄉親們吃上他們的杏樹感到幸福,他的幸福都不是為自己的,是建立在別人的基礎上的幸福,是無私的愛,她的幸福是無私博大的幸福。所以我覺得最幸福的人應該是奶奶,你們覺得呢?

  4、朗讀再次感受

  5、課末質疑:現在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或是想考考大家的問題要提嗎?

  六、完成課堂作業。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通過杏兒成熟了,鄰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來偷摘杏兒,不但沒有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兒,表現了奶奶寬厚、善良的品格。文中奶奶的話:“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記住,杏兒熟了,讓鄉親們都嘗嘗鮮!笔钦n文的中心句,這句話并不是就杏兒論杏兒,而是在說明一個道理:大家都領略到香甜,這種香甜才更有價值。奶奶的話實際上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只有讓大家分享勞動果實,才會感受倒愉快和喜悅。

  文章淺顯易懂,語言優美,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形象生動的描寫富有兒童情趣,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特別是對奶奶的描寫,表現了奶奶的思想境界。

  教學目標:

  1. 學會8個生字,認識8個生字。

  2. ,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3.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人物善良,淳樸的優秀品質。懂得學會分享,才會受到快樂的道理。

  教學重點:

  “我”和奶奶怎樣以不同的態度對待“偷”杏兒的孩子們,“我”對小伙伴們的態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教學難點:

  理解奶奶說的“有果子大家吃才甜”這句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如果你們家種的果樹結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長出了喜人的果實,花草開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興的同時會不會拿這份喜悅和別人一起分享呢?談談自己的經歷。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杏兒熟了》,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會這么做。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

 、僮杂衫首x,讀準生字讀音。

 、谀阕x懂了什么?(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讀課文,理清文路

  (1)要求:

 、傧胂胛闹袑懥藥状涡觾菏炝?從課文中找出與“杏兒熟了”有關的表示時間的詞語;

  ②在杏兒熟了的這幾次時間里,各寫了哪些事?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一畫。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老師適時點撥。

  ①表示時間的詞語:麥收時節、有一天、每年、;

  ②夏天麥收時節,我家的杏樹上就結滿了橙黃橙黃的杏兒;有一天,鄰居的一個小孩偷杏兒時從樹上摔下來,奶奶卻給他摘杏兒吃;以后每年杏兒熟時,我都按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兒分給小伙伴們吃。

  教師小結:從開始對偷杏兒的孩子們的氣憤,到后來主動給鄉親們送杏兒,“我”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改變呢?下面我們進一步學習課文。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出示自學提示,指名讀。

  (l)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家杏樹上結的杏兒又好又多?

  (2)我和奶奶對待小淘淘偷杏子的態度有什么不同?奶奶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3)你是怎樣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句話的?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老師適時點撥。

  (1)交流第一個問題:從哪些部分可以看出我家杏樹結的杏兒又大又好?(學生齊讀第一至四自然段,結合重點詞句自由談。)

  (2)指導朗讀一至四自然段:

  ①教師范讀:學生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趯W生自由讀、體會;

  ③指名分角色朗讀。

  教師小結:正因為杏兒好,杏兒多,不僅引來了那么多人羨慕,還招來了孩子們的“偷”。 (3)交流第二個問題:引導學生從以下三部分理解:

 、僮哌^去扶起淘淘,給他揉揉屁股,讓他們別走。(引導學生體會奶奶安慰孩子,心腸很好) ②為孩子們摘杏兒時挑熟的打。(引導學生理解奶奶真心讓孩子們吃杏兒,心腸好、樸實) ③奶奶把杏兒分給孩子們,看見孩子們吃得香甜,嘴角上又掛上了微笑。見我不高興,教育我說:“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記住,杏兒熟了,讓鄉親們都嘗個鮮,杏兒就會越結越多。”(體會勞動果實大家分享,才能感受到的愉快和喜悅。)

  思考:這件事可以看出奶奶是一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理解奶奶的純樸、善良)課文中對奶奶動作、語言的描寫,對突出奶奶的品格有什么好處?(更能準確、形象、生動地表現出奶奶的淳樸、善良)

  (4)指導朗讀五至八自然段。

 、賹W生自由讀、體會;

 、谛〗M比賽讀。(通過“我”和奶奶的態度對比進一步體會奶奶的樸實、善良) 思考:小作者從奶奶身上受到了啟示,那么我們在快樂、幸福的時候該怎么做呢?為什么這么做呢?學生舉例說明

  朗讀全文,再一次體會奶奶說的話的含義。

  四、總結全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知道了自己在幸福、快樂的時候,應該怎么做。我們還學會了以下學習方法:

  1.理解詞語的方法:

  (1)理解;

  (2)結合上下文理解;

  (3)結合生活實際理解。

  2.體會重點句子的方法:先理解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再結合全文理解句子的含義。

  3.朗讀方法:讀人物的語言時要先揣摩人物的心情或了解人物的品質,讀敘述性語言時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

  五、作業。

  1、寫一寫:把課文里的生字寫2 遍。

  2、說一說:把自己的快樂與他人分享。

  3、背一背。(可選擇其中一、二句)

  ◇少說漂亮話,多做些平凡的事情!袑

  ◇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

  上得到表現。——黑格爾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V語

  六、板書設計

  13杏兒熟了

  多 好

  杏兒熟了 奶奶分杏 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我 送 杏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3

  杏兒熟了

  日期

  9月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體會奶奶和“我”讓鄰居分享勞動成果的歡暢心情。

  2.會讀會寫會默本課的生字,區別指定的形近字、同音字、會講本課新詞的意思,并會用“羨慕”“笑容可掬”造句。

  3.能聯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4.以“奶奶笑”線索,了解課文內容,進行想象說話。

  教學重點

  1.讀會寫會默本課的生字,區別指定的形近字、同音字、會講本課新詞的意思,并會用“羨慕”“笑容可掬”造句。

  2.能聯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難點

  聯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

  1.課文錄音。

  2.投影片、杏兒實物

  教學過程:

  (修改內容用紅色)

  環節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積累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二.預習課文,預習后檢查

  三.講讀課文。

  四.作業

  一.復習引入

  二.講讀課文

  三、

  四、拓展

  一、復習引入

  二、講讀課文。

  三、全文

  拓展

  第一課時

  描寫植物的詞或句。

  1.師出示實物或投影片,簡單介紹杏兒,并板書。

  2.把課題板書完整,杏兒成熟以后,發生了什么事呢?請大家一起來學習課文。聽:課文寫杏兒熟了之后的幾件事?

  1.出示書后“預習提示”,指名讀。

  1)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拼讀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平翹舌音。

  2)正確區分形近字。

  3)生質疑。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1.指名讀1—3節,畫出描寫杏樹的詞句,想想:作者哪幾方面寫出了杏樹的特別?

  2.朗讀指導。

  3.說話訓練:這是一棵( )的杏樹,( )。

  4.看著自己親手栽的杏樹結滿了杏兒,奶奶:( )。

  第二課時

  1.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并解釋加點的詞語:( )慕 依( ) 不知所( ) 笑容可( )

  2.明確這節課的任務

  1)奶奶笑了幾次?理解每次為什么笑。

  2)進步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1.整體理解

  1)聽課文錄音,思考:奶奶笑了幾次?用直線劃出表示奶奶笑的句子。

  2.學習“第一次笑”重點理解這一句話: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還是笑杏兒多。

  1)先讓學生自由討論,各自說出對這句話的理解。

  2)奶奶到底笑什么?這句句子怎么理解?(出示學法一)首先讀句子,找出句中的關鍵詞語。

  3)(出示學法二)聯系上下文,在文中找出具體描寫關鍵詞語的語句。

  4)(出示學法三)聯系找出的有關內容,理解句子意思。

  5)理解句子的寫法。

  布置作業

  第三課時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有道填空題,你能做嗎?出示填空題:我家有棵大杏樹,有一回,我數杏兒,奶奶( )地笑了,她為( )而笑。一天,奶奶把杏兒分吃,為孩子們吃得( )而嘴角又掛上了( )。并( )地說服教育我( )。

  1的說服教育下,“我”態度有什么變化?讀第8節。

  2展開想象,說一段話:“我”把熟透了的杏兒分給小伙伴們吃以后,奶奶第三次笑了。出示材料:題目:奶奶又笑了開頭:打那回起,我牢牢記住奶奶的吩咐:杏兒熟了,別忘了給鄉親們嘗個鮮。今年,在我和奶奶的照料下,杏兒掛滿了枝頭……

  板書: 7 杏兒熟了有一回 我熟杏兒 爽朗地笑 杏兒豐收一天 奶奶送杏兒 (微笑 笑容可掬)打這回起 我送杏兒

  1.生自己按要求進行預習。

  2.有重點地進行反饋。生思考:“杏兒熟了”以后三個不同的時間里發生了什么事?其中主要寫了什么?

  1.抄寫“讀讀寫寫”中的指定詞語。

  2.摘錄、積累所劃的疊詞。生邊聽邊思考。用直線劃出表示奶奶笑的句子。讀以上劃出的句子。

  1.讀奶奶“第一次笑”的句子,理解爽朗的意思。

  2.指名讀第3、4節,思考:第一次奶奶為什么會爽朗地笑?用曲線劃出語句。奶奶笑什么?用虛線劃出語句。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3—4節。學習“第二次笑”小組學習,交流。說話練習:看著孩子們吃得那么香甜,奶奶嘴角掛上了微笑,心想: 。

  1、從文中摘錄描寫笑的詞語。

  2、除了課文中這些詞語外,你還知道哪些表示笑的詞語?讓學生擴散、積累詞語。

  3、把表示不同笑法的詞語用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請學生說說。生完成練習。全班交流。用課文中的內容說話:杏兒熟了,( )。選你最喜歡的一段課文,根據之一段的意思試著畫一幅圖。

  資料

  教學得失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4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

  2、練習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說的話。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課文。

  1、提出要求:認真讀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2、學生預習,教師巡視。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二、再讀課文。

  1、指名讀思考練習1。

  2、請同學們按要求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后自己試著回答,也可互相討論。

  三、逐題檢查討論。

  1、第一題: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兒又多又好?

  2、第二題:鄰居淘淘偷摘杏兒,“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該;完全不同)

  3、第三題:你是怎樣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句話的?(有了好吃的東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覺的香甜。)

  四、練習給課文分段。

  1、用較快的速度再默讀課文一遍,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別做上記號。

  2、討論課文分段。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先個人自己練習。

  2、指名當眾朗讀。

  六、布置作業。

  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5

  杏兒熟了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如果你們家種的果樹結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長出了喜人的果實,花草開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興的同時會不會拿這份喜悅和別人一起分享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五課《杏兒熟了》,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會這么做。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

 。1)要求:

  ①讀準生字讀音。

 、谒伎迹罕疚闹v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本文主要講杏兒熟了,鄰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來“偷”杏兒,不僅沒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奶奶送的杏兒,我從中受到教育,每年杏兒熟后都給鄉親們送杏兒的事。

  2.再讀課文

  (1)要求:

 、購恼n文中找出與“杏兒熟了”有關的表示時間的詞語;

 、谠谛觾菏炝说倪@幾次時間里,各寫了哪些事?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老師相機點撥。

 、俦硎緯r間的詞語:每年麥收時節、這一年、每年、今年;

 、诿磕犒準諘r節,我家杏樹上就結滿了黃澄澄的杏兒;這一年杏兒熟了的時候,鄰居的一個小孩偷杏兒時從樹上摔下來,奶奶卻給他摘杏兒吃;以后每年杏兒熟時,我都按奶奶的吩咐給鄉親們送杏兒;今年杏兒熟了,我挑熟透了的杏兒給鄉親們送去。

  小結:從開始對偷杏兒的孩子們的'氣憤,到后來主動給鄉親們送杏兒,“我”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改變呢?下面我們進一步學習課文。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自學提示。

 。╨)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家杏樹上結的杏兒又好又多?

 。2)奶奶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老師相機點撥。

  交流第一個問題:從哪些部分可以看出我家杏樹結的杏兒又大又好?(學生讀第一至四自然段,結合重點詞句自由談)

  指導朗讀一至四自然段:

  教師范讀:學生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自由讀、體會;指名分角色配樂朗讀。

  小結:正因為杏兒好,杏兒多,不僅引來了那么多人羨慕,還招來了孩子們的“偷”。

  交流第二個問題:

  引導學生從以下三部分理解:

 、僮哌^去扶起淘淘,給他揉腿,讓他們別走。(引導學生體會奶奶安慰孩子,心腸很好)

 、跒楹⒆觽冋觾簳r挑熟的打,腳站不穩,身子顫顫巍巍的。(理解“顫顫巍巍”:抖動搖晃,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老年人的樣子理解)

  思考:奶奶身子這么弱,為什么還盡力摘杏兒?

 。ㄒ龑W生理解奶奶真心讓孩子們吃杏兒,心腸好、樸實)

  ③奶奶把杏兒分給孩子們,看見孩子們吃得香甜,臉上露出了微笑。見我不高興,教育我說:“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記住,否兒熟了,讓鄉親們嘗嘗鮮!

  思考:這件事看出奶奶是一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理解奶奶的純樸、善良)課文中對奶奶動作、語言的描寫,對突出奶奶的品格有什么好處?(更能準確、形象、生動地表現出奶奶的純樸、善良)

  指導朗讀五至九自然段。

  教師范讀:學生揣摩人物的思想,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自由讀、體會;指名分角色朗讀。(通過“我”和奶奶的態度對比進一步體會奶奶的樸實、善良)

  小作者從奶奶身上受到了啟示,那么我們在快樂、幸福的時候該怎么做呢?為什么這么做呢?誰來表演一下?(學生表演并說出原因:把自己家結的果子送給別人;請別人和自己一同欣賞自家美麗的花朵;自己考了好成績去幫助成績差的同學……)

  5.朗讀全文,再一次體會奶奶說的話的含義。

  四、.總結全文,提示規律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知道了自己在幸福、快樂的時候,應該怎么做。(.總結)

  我們還學會了以下學習方法:(擴展)

  1.理解詞語的方法:

 。1)查字典理解;(2)結合上下文理解;(3)結合生活實際理解。

  2.體會重點句子的方法:

  先聯系上下文或用對比的方法理解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再結合全文理解句子的含義。

  3.朗讀的方法:

  讀人物的語言時要先揣摩人物的心情或了解人物的品質,讀敘述性語言時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熟讀本課。

  2.預習16課《信箱》。

  六、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杏兒熟了,鄰居家的小伙伴來摘杏兒,不僅沒有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兒,表現了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這篇教學設計示例設計了一課時,主要以學生朗讀課文為主,在反復朗讀中去體會情感,把握內容。

  探究活動

  1.找。搜集自己小時候的一些趣事,這些趣事讓你明白了哪些道理,選取記憶最深刻的一件,組織好語言,做好講給別人聽的準備。

  2.說。全班舉行一次演講比賽,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講給大家聽。

  3.寫。把你說的編寫成文,全班可以出一本作文集,以此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6

  教學目標:

  1、 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 、理解課文中重點語句的意思。

  3 、默讀課文,有選擇地復述課文內容。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奶奶寬厚、善良的美好心靈;懂得好東西要與人分享的道理。

  重點和難點:

  在朗讀與感悟的基礎上,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句話。學習奶奶寬厚,善良的品格,體驗有快樂與大家分享的樂趣 。

  教學準備:

  1、教師:相應的課件。

  2、學生:將課文內容讀通順。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出示課題:杏兒熟了(讀題)

  2、杏兒怎么樣了?帶著快樂的心情再讀課題。

  3、出示杏兒圖片。讓學生簡單描述看到的畫面。

  二.學習課文1~5節,了解描寫杏樹、杏兒的內容。

  1、讀課文1~5節,劃出文中描寫杏兒、杏樹的內容并指名交流。

  2、創設情境,說話練習:現在你就是這棵杏樹的主人,請你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這棵杏樹。(學生準備,指名交流)

  3、思考:如果你是過路人,你會怎么想?如果你是鄰居家的孩子,你會產生什么想法?

  三、學習課文6~9節,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品質。

  (一)、初讀課文6~9節,說說課文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學生自由讀,說話練習:杏兒熟了, ,奶奶不僅 ;反而 ,我從中受到教育,每年 。

  (二)細讀課文6~9節,感悟作者的前后變化。

  1、讀課文6~9節,這件事中作者的態度或行為前后發生了什么變化?在文中劃出相關的句子。

  2、學生交流并出示相關句子解讀:

  ▲我沒好氣地說:“你們這些小饞貓,摔了活該!”

 、佟皼]好氣”什么意思?讓學生能沒好氣地再說一遍。

  ②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對小淘氣他們來偷杏兒的態度怎樣?

 、圩髡卟辉敢庾屝√詺馑麄兂缘剿业男觾,還可以從哪兒看出來?

  ▲打這回起,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兒分給小伙伴們吃。

 、龠@一句是寫我怎樣?

  (三)研讀課文6~9節,感悟奶奶的言行與品質。

  導入:那么作者前后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是誰在影響他?

  1、迅速默讀6~9節,劃出描寫奶奶言行的句子。

  2、學生交流并出示相關句子解讀:

  ▲奶奶快步走過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氣。她給小淘氣揉揉屁股,看見他沒有傷著,就轉身往屋里走,快進門的時候,回過頭來說:“你們先別走!”

 、龠@情景講奶奶干什么?你體會到了什么?

 、谌绻憔褪切√詺,你會對奶奶說什么?

 、郜F在你就是那位小淘氣,用你的語氣說說奶奶當時是怎樣做的?(注意人稱的變化)

  ④看到這情景,你的心里會怎么想?

 、蔟R讀句子,表現自己的感動。

  ▲過了一會兒,奶奶從屋里出來,手里拿著根長長的竹竿,走到樹下,挑樹上熟透了的杏兒往下打。不一會兒,打了二十多個。她分給小淘氣和他的伙伴吃。看著幾個孩子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掛上了微笑。

  ①這段話講什么?(打杏兒,分杏兒)你體會到了什么?

 、诤⒆觽兂灾棠谭纸o的杏兒,味道怎么樣?與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呢?

  ③看著孩子們吃得那樣香甜,奶奶心里覺得怎樣?

 、荦R讀句子,表現奶奶高興的心情。

  ▲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便摟住我,笑容可掬地說:“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記住,杏兒熟了,讓鄉親們嘗個鮮,杏兒就會越結越多!”

  ①這段話講什么?

  ②聽著奶奶“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話,“我”似懂非懂,不過,在奶奶感召下,我照奶奶的吩咐,怎樣去做了?

  ③說話練習:第二年,杏兒又熟了,我把杏兒分給小伙伴們吃,他們 ,我的心里 ;我把杏兒送給鄉親們嘗個鮮,鄉親們 ,我的心里 。

  ④從說話練習中,你領悟到了什么?

  ⑤說話練習:我給孩子們送去了熟透了的杏兒,也送去了__________________,同時,我收獲了____________ ______,也收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明白了 。

 、摭R讀奶奶的話。

  四、總結課文。

  1、作者通過這件事,他收獲了一個道理,他長大了。作者用《杏兒熟了》為題,不僅寫出了杏兒的香甜,還包含著自己的長大、成熟。再讀課題。

  2、出示下列名言,齊讀:

  好東西要大家分享。

  分享勞動的果實是一件幸福的事。

  有快樂與大家共享,快樂就會成倍增長。

  成功大家分享才快樂,快樂大家分享才幸福。

  板書: 19 杏兒熟了——→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我” 很不愿意 主動分杏兒

  奶奶 扶小淘氣 打杏兒,分杏兒

  (善良,寬厚)

  課后作業:

  1、文中的奶奶是個 的人。

  2、在你的生活中肯定也發生過許多類似“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事情,請寫一件。

  3、仿照“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 吃才甜” 的句式寫兩句話。

  如:有球大家玩才快樂。

  《杏兒熟了》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講的是杏兒熟了,鄰居家的小淘氣等小伙伴來摘杏兒,不僅沒有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兒,表現了奶奶寬厚、純樸、善良的品格。課文語言淺顯易懂,寫得形象、活潑,富有兒童情趣。課文的重點是,“我”和奶奶怎樣以不同的態度對待“偷”杏兒的孩子們。課文的難點是理解“有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句話。

  本節課我主要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朗讀課文為主,在自主學習和反復朗讀中去把握內容,體會情感。

  為了讓學生感悟奶奶的慈愛、寬厚,我讓學生先找出“我”在這件事中前后態度的變化,然后通過解讀文本內容來引申出奶奶對待小淘氣的態度的詞句,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學生求知欲旺盛,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在學生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的同時,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發展與提升。在交流過程中,我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充滿安全感,從而迸射出思維的火花,課堂氣氛活躍。

  “有果子大家吃才甜”是本文的中心句,學生在理解時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中,我通過兩次說話訓練,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的認知和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生活體驗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的閱讀真正觸及心靈,自然而然的進行感悟和體會。

  另外,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對課文內容的復述,而課文的復述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講是一個難點。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我就有意識地不露痕跡地將文本的復述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如對“杏樹”內容的復述,我要求學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介紹杏樹;如奶奶如何關心愛護偷摘杏兒的小淘氣的內容,要求學生以小淘氣的身份說說奶奶是如何做的。通過訓練方式的稍微變化,不僅達到了復述的要求,也鍛煉了學生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興趣。

  當然,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本課教學目標雖然圓滿達成,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的研讀感受到了奶奶善良、樸實的好品質。然而如何正確地把握學生的思維火花,借助學生的思維來開展課堂教學,如何將課內的深刻和課外的豐富相結合,內化學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在三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今后我將不斷去學習、努力、實踐,從而更好地開展新課程教學。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7

  在教學《杏兒熟了》一課中,從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到精讀課文,理解奶奶的三次微笑,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我都引導學生自已讀,自已學,自己匯報,自己評價,親自參與學習實踐活動。特別是在引導學生理解奶奶的第三次微笑這一環節時,奶奶的話雖然樸實無華,卻包蘊著一個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學時,我不過多地講解分析,而是先讓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步驟,然后以人小組為單位,先自己讀,自己學,接著把自已讀懂的內容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體交流。實踐證明,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按學習要求找出奶奶微笑的與眾不同之處,體會出奶奶笑聲中飽含的寬容,笑聲中飽含的幸福,從而實實在在地感受奶奶微笑地獨特魅力。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8

  佚名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

  2、練習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說的話。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預習課文。

  1、提出要求:認真讀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2、學生預習,教師巡視。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二、再讀課文。

  1、指名讀思考練習1。

  2、請同學們按要求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后自己試著回答,也可互相討論。

  三、逐題檢查討論。

  1、第一題: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兒又多又好?

  2、第二題:鄰居淘淘偷摘杏兒,“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該;完全不同)

  3、第三題:你是怎樣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句話的?(有了好吃的東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覺的香甜。)

  四、練習給課文分段。

  1、用較快的速度再默讀課文一遍,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別做上記號。

  2、討論課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先個人自己練習。

  2、指名當眾朗讀。

  六、布置作業 :

  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設計 :

  12杏兒熟了

  奶奶

  分 栽 教育

  杏

  偷 數

  小伙伴 送我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9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

  2、練習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說的話。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預習課文。

  1、提出要求:認真讀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2、學生預習,教師巡視。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二、再讀課文。

  1、指名讀思考練習1。

  2、請同學們按要求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后自己試著回答,也可互相討論。

  三、逐題檢查討論。

  1、第一題: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兒又多又好?

  2、第二題:鄰居淘淘偷摘杏兒,“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該;完全不同)

  3、第三題:你是怎樣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句話的?(有了好吃的東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覺的香甜。)

  四、練習給課文分段。

  1、用較快的速度再默讀課文一遍,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別做上記號。

  2、討論課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先個人自己練習。

  2、指名當眾朗讀。

  六、布置作業 :

  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設計 :

  12杏兒熟了

  奶奶

  分 栽 教育

  杏

  偷 數

  小伙伴 送我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如果你們家種的果樹結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長出了喜人的果實,花草開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興的同時會不會拿這份喜悅和別人一起分享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五課《杏兒熟了》,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會這么做。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

 。1)要求:

  ①讀準生字讀音。

  ②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本文主要講杏兒熟了,鄰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來“偷”杏兒,不僅沒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奶奶送的杏兒,我從中受到教育,每年杏兒熟后都給鄉親們送杏兒的事。

  2.再讀課文

 。1)要求:

 、購恼n文中找出與“杏兒熟了”有關的表示時間的詞語;

  ②在杏兒熟了的這幾次時間里,各寫了哪些事?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老師相機點撥。

  ①表示時間的詞語:每年麥收時節、這一年、每年、今年;

 、诿磕犒準諘r節,我家杏樹上就結滿了黃澄澄的杏兒;這一年杏兒熟了的時候,鄰居的一個小孩偷杏兒時從樹上摔下來,奶奶卻給他摘杏兒吃;以后每年杏兒熟時,我都按奶奶的吩咐給鄉親們送杏兒;今年杏兒熟了,我挑熟透了的杏兒給鄉親們送去。

  小結:從開始對偷杏兒的孩子們的氣憤,到后來主動給鄉親們送杏兒,“我”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改變呢?下面我們進一步學習課文。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自學提示。

 。╨)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家杏樹上結的杏兒又好又多?

  (2)奶奶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老師相機點撥。

  交流第一個問題:從哪些部分可以看出我家杏樹結的杏兒又大又好?(學生讀第一至四自然段,結合重點詞句自由談)

  指導朗讀一至四自然段:

  教師范讀:學生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自由讀、體會;指名分角色配樂朗讀。

  小結:正因為杏兒好,杏兒多,不僅引來了那么多人羨慕,還招來了孩子們的“偷”。

  交流第二個問題:

  引導學生從以下三部分理解:

  ①走過去扶起淘淘,給他揉腿,讓他們別走。(引導學生體會奶奶安慰孩子,心腸很好)

  ②為孩子們摘杏兒時挑熟的打,腳站不穩,身子顫顫巍巍的。(理解“顫顫巍巍”:抖動搖晃,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老年人的樣子理解)

  思考:奶奶身子這么弱,為什么還盡力摘杏兒?

 。ㄒ龑W生理解奶奶真心讓孩子們吃杏兒,心腸好、樸實)

 、勰棠贪研觾悍纸o孩子們,看見孩子們吃得香甜,臉上露出了微笑。見我不高興,教育我說:“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記住,否兒熟了,讓鄉親們嘗嘗鮮!

  思考:這件事看出奶奶是一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理解奶奶的純樸、善良)課文中對奶奶動作、語言的描寫,對突出奶奶的品格有什么好處?(更能準確、形象、生動地表現出奶奶的純樸、善良)

  指導朗讀五至九自然段。

  教師范讀:學生揣摩人物的思想,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自由讀、體會;指名分角色朗讀。(通過“我”和奶奶的態度對比進一步體會奶奶的樸實、善良)

  小作者從奶奶身上受到了啟示,那么我們在快樂、幸福的時候該怎么做呢?為什么這么做呢?誰來表演一下?(學生表演并說出原因:把自己家結的果子送給別人;請別人和自己一同欣賞自家美麗的花朵;自己考了好成績去幫助成績差的同學……)

  5.朗讀全文,再一次體會奶奶說的話的含義。

  四、總結全文,提示規律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知道了自己在幸福、快樂的時候,應該怎么做。(.總結)

  我們還學會了以下學習方法:(擴展)

  1.理解詞語的方法:

 。1)查字典理解;

  (2)結合上下文理解;

 。3)結合生活實際理解。

  2.體會重點句子的方法:

  先聯系上下文或用對比的方法理解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再結合全文理解句子的含義。

  3.朗讀的方法:

  讀人物的語言時要先揣摩人物的心情或了解人物的品質,讀敘述性語言時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熟讀本課。

  2.預習16課《信箱》。

  六、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杏兒熟了,鄰居家的小伙伴來摘杏兒,不僅沒有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兒,表現了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這篇教學設計示例設計了一課時,主要以學生朗讀課文為主,在反復朗讀中去體會情感,把握內容。

  探究活動

  1.找。搜集自己小時候的一些趣事,這些趣事讓你明白了哪些道理,選取記憶最深刻的一件,組織好語言,做好講給別人聽的準備。

  2.說。全班舉行一次演講比賽,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講給大家聽。

  3.寫。把你說的編寫成文,全班可以出一本作文集,以此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11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體會奶奶和“我”讓鄰居分享勞動成果的歡暢心情。

  2.會讀會寫會默本課的生字,區別指定的形近字、同音字、會講本課新詞的意思,并會用“羨慕”“笑容可掬”造句。

  3.能聯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4.以“奶奶笑”線索,了解課文內容,進行想象說話。

  教學重點

  1.讀會寫會默本課的生字,區別指定的形近字、同音字、會講本課新詞的意思,并會用“羨慕”“笑容可掬”造句。

  2.能聯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難點

  聯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

  1.課文錄音。

  2.投影片、杏兒實物

  教學過程:

  (修改內容用紅色)

  環節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積累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二.預習課文,預習后檢查

  三.講讀課文。

  四.作業

  一.復習引入

  二.講讀課文

  三、

  四、拓展

  一、復習引入

  二、講讀課文。

  三、全文

  拓展

  第一課時

  描寫植物的詞或句。

  1.師出示實物或投影片,簡單介紹杏兒,并板書。

  2.把課題板書完整,杏兒成熟以后,發生了什么事呢?請大家一起來學習課文。聽:課文寫杏兒熟了之后的幾件事?

  1.出示書后“預習提示”,指名讀。

  1)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拼讀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平翹舌音。

  2)正確區分形近字。

  3)生質疑。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1.指名讀1—3節,畫出描寫杏樹的詞句,想想:作者哪幾方面寫出了杏樹的特別?

  2.朗讀指導。

  3.說話訓練:這是一棵( )的杏樹,( )。

  4.看著自己親手栽的杏樹結滿了杏兒,奶奶:( )。

  第二課時

  1.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并解釋加點的詞語:( )慕 依( ) 不知所( ) 笑容可( )

  2.明確這節課的任務

  1)奶奶笑了幾次?理解每次為什么笑。

  2)進步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1.整體理解

  1)聽課文錄音,思考:奶奶笑了幾次?用直線劃出表示奶奶笑的句子。

  2.學習“第一次笑”重點理解這一句話: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還是笑杏兒多。

  1)先讓學生自由討論,各自說出對這句話的理解。

  2)奶奶到底笑什么?這句句子怎么理解?(出示學法一)首先讀句子,找出句中的關鍵詞語。

  3)(出示學法二)聯系上下文,在文中找出具體描寫關鍵詞語的語句。

  4)(出示學法三)聯系找出的有關內容,理解句子意思。

  5)理解句子的寫法。

  布置作業

  第三課時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有道填空題,你能做嗎?出示填空題:我家有棵大杏樹,有一回,我數杏兒,奶奶( )地笑了,她為( )而笑。一天,奶奶把杏兒分吃,為孩子們吃得( )而嘴角又掛上了( )。并( )地說服教育我( )。

  1的說服教育下,“我”態度有什么變化?讀第8節。

  2展開想象,說一段話:“我”把熟透了的杏兒分給小伙伴們吃以后,奶奶第三次笑了。出示材料:題目:奶奶又笑了開頭:打那回起,我牢牢記住奶奶的吩咐:杏兒熟了,別忘了給鄉親們嘗個鮮。今年,在我和奶奶的照料下,杏兒掛滿了枝頭……

  板書: 7 杏兒熟了有一回 我熟杏兒 爽朗地笑 杏兒豐收一天 奶奶送杏兒 (微笑 笑容可掬)打這回起 我送杏兒

  1.生自己按要求進行預習。

  2.有重點地進行反饋。生思考:“杏兒熟了”以后三個不同的時間里發生了什么事?其中主要寫了什么?

  1.抄寫“讀讀寫寫”中的指定詞語。

  2.摘錄、積累所劃的疊詞。生邊聽邊思考。用直線劃出表示奶奶笑的句子。讀以上劃出的句子。

  1.讀奶奶“第一次笑”的句子,理解爽朗的意思。

  2.指名讀第3、4節,思考:第一次奶奶為什么會爽朗地笑?用曲線劃出語句。奶奶笑什么?用虛線劃出語句。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3—4節。學習“第二次笑”小組學習,交流。說話練習:看著孩子們吃得那么香甜,奶奶嘴角掛上了微笑,心想: 。

  1、從文中摘錄描寫笑的詞語。

  2、除了課文中這些詞語外,你還知道哪些表示笑的詞語?讓學生擴散、積累詞語。

  3、把表示不同笑法的詞語用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請學生說說。生完成練習。全班交流。用課文中的內容說話:杏兒熟了,( )。選你最喜歡的一段課文,根據之一段的意思試著畫一幅圖。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12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獨立認識7個生字:麥、嗬、偎、饞、揉、屁、掬。理解詞語:依偎、不知所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層次,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根據提示,復述分杏兒的故事。

  3.感受奶奶的美好心靈,初步懂得好東西要與周圍的人分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揭示課題:19 杏兒熟了

  2.齊讀課題

  3.熟了的杏兒是怎樣的呢?找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師:夏天是杏兒成熟的季節,那熟了的是怎樣的呢?能不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交流出示:夏天,到了麥收時節,樹上就結滿了杏兒,一顆一顆,橙黃橙黃的。

  (2)自讀思考:自己讀讀這個句子,想一想,我們家杏樹上的杏兒長得怎么樣?說說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在讀之前,老師要提醒小朋友,這里有個多音字,注意讀準它。

  (3)交流

  結滿、一顆一顆——杏兒多

  橙黃橙黃——杏兒好

  4.“嗬,好杏兒啊!”

  (1)引讀 杏兒長得又多又好,難怪從我家門前路過的人,——

  (2)學習生字“嗬”

  (3)指導朗讀 聽了這樣的夸獎,你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呢?(自豪 興奮 喜悅)請你帶著對杏兒成熟的快樂、自豪,再來讀一讀第二小節

  過渡:杏兒熟了給我帶來了快樂,那作者是如何將這種快樂之情表達出來的`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思考:作者重點回憶了小時候與杏兒相關的哪兩件事?

  2.交流反饋(數杏兒、分杏兒)

  小結:作者就是回憶了小時候數杏兒和分杏兒的兩件事情。接下來我們就要看看作者通過這兩件事傳遞了杏兒成熟時一種怎樣的快樂呢?

  三、細讀課文,深入了解。

  (一)學習“數杏兒”這部分內容

  1.快速找找哪幾小節寫了分杏兒這部分內容

  2.指名讀3—5小節,隨機正音。

  3.學習“偎”(右半部分不要多寫一撇)小朋友動作體會“依偎”的含義。(親密地緊靠在一起)

  4.師生齊數杏兒,體會杏兒之多

  5.討論:奶奶到底是在笑什么?

  6.齊讀第5小節 奶奶的笑既是對孫子愛的體現,又是對杏兒結得多的歡欣。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來感受一下。

  (二)學習“分杏兒”這部分內容

  過渡:熟了的杏兒不僅讓我和奶奶沉醉其中,還吸引來了隔壁家的小淘氣。

  1.快速瀏覽6-8小節,找找主要寫了哪些人物?【板書小淘氣、“我”、奶奶】

  2.自讀課文第6—8小節,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試著用“誰干什么”簡要地說說(同桌合作)。交流匯報。

  3.理解“不知所措”

  引讀:小淘氣因為想吃杏兒所以來偷杏兒,不小心從樹上掉了下來。小伙伴們嚇得—不知所措。不知所措的意思就是—不知道該怎么辦。

  4.“我”是怎么說的?

  (1)而作為小主人的我看到了這幅情景,“我”的表現如何?

  (2)指導朗讀:簡要理解“沒好氣”,能不能學著小作者的語氣讀讀這個句子。 男女生讀

  5.過渡:看到小淘氣從樹上掉下來,奶奶又是怎么做的?默讀7-8小節,圈出表示奶奶動作的詞語。交流

  6.再讀,體會奶奶動作的詞,說說: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奶奶?交流

  小結:多么寬容的奶奶啊!他不僅沒有責罵偷杏兒的鄰家小孩,反而將自家的杏兒分給他們吃。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些描寫奶奶動作的句子,感受奶奶的美好心靈。

  7.抓住“又”字,引導質疑,奶奶前面何時微笑了。

  (1)引讀:看到幾個孩子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掛上了微笑。文中的句子是這樣的嗎?

  (2)抓住“又”字,引導質疑:作者為什么要用這個“又”字?“又”字代表什么,奶奶前面何時微笑了。

  這個“又”字說明在分杏兒這個故事中,奶奶之前也有笑過,只是作者沒寫出來。聯系奶奶的動作想想,奶奶之前還微笑著做了什么(奶奶在做哪些事情時也是微笑著的)?

  小結:對于來偷杏兒的小淘氣,奶奶不僅沒有責備,反而微笑著扶起小淘氣,給他揉揉屁股,還把自家的杏兒分給他和小伙伴吃,奶奶對鄰家小孩是多么疼愛啊。

  (3)齊讀7—8小節。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2小節,通過動作感受奶奶對鄰家小孩的寬容和疼愛。

  8.“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1)引讀:看到奶奶如此對待小淘氣和他的伙伴們,“我”心里——,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笑容可掬地說—

  (2)學生暢談自己的理解與體會

  9.復述“分杏兒”的故事 同桌合作

  師:剛才我們重點抓住了奶奶的動作學習了6-8小節“分杏兒”的主要內容,老師挑選了奶奶幾個關鍵的動作。下面請小朋友根據黑板上的提示完整地復述一下分杏兒的故事,尤其要將奶奶的動作、語言說清楚。

  四、鞏固學習,總結課文。

  1.師引讀課文最后一節。

  2.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杏兒熟了》這篇課文,奶奶寬厚待人的品格,以及她所說的“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不僅影響了她的孫子,也讓我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好東西要與人分享。這樣,我們才會變得更快樂。

  3.課后交流:分享是一種喜悅,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這樣與人分享的快樂經歷嗎?

  板書:

  19、杏兒熟了

  數杏兒 分杏兒

  小淘氣 偷杏兒

  我 沒好氣

  奶奶 走 扶 揉 說

  拿 打 分 說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篇13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

  2、練習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說的話。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預習課文。

  1、提出要求:認真讀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2、學生預習,教師巡視。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二、再讀課文。

  1、指名讀思考練習1。

  2、請同學們按要求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后自己試著回答,也可互相討論。

  三、逐題檢查討論。

  1、第一題: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兒又多又好?

  2、第二題:鄰居淘淘偷摘杏兒,“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該;完全不同)

  3、第三題:你是怎樣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句話的?(有了好吃的東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覺的香甜。)

  四、練習給課文分段。

  1、用較快的速度再默讀課文一遍,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別做上記號。

  2、討論課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先個人自己練習。

  2、指名當眾朗讀。

  六、布置作業

  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設計 :

  奶奶

  分 栽 教育

  杏

  偷 數

  小伙伴 送我

《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Whats his name?第二課時(通用3篇)

    Lesson 14教案示例課題:LESSON FOURTEEN重點:句型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Jack.詞匯brother his難點:發音Who’s this little boy?理解Oh, so funny!過程:復習組織學生唱一首英文歌曲,活躍課堂氣氛。...

  • 《燕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認識13個漢字,會寫12個字,掌握多音字“散、圈、桿”,積累“偶爾、纖細”等詞語。2、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讀出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背誦前三個自然段。3、通過優美生動的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 《蘑菇該獎給誰》第二課時教案(通用15篇)

    “學程導航”課時教學計劃施教時期 年 月 日教學內容-6、蘑菇該獎給誰 -共幾課時-課3時第幾課時-第2課時-課型-講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 《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設計理念:《水》是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下冊的最后一篇課文。文章采用反襯的手法,以孩子的口吻描述了水給村里人帶來的快樂,反襯出缺水的苦澀。...

  • 樂、能、創——《凡卡》一文第三課時教學談(精選16篇)

    重慶市巴蜀小學 馬宏 《凡卡》是小學語文六年制十二冊中的一篇閱讀課文,出自于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之筆下。文章通過19世紀后期舊俄時代中一個由農村來到城市做學徒的九歲兒童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敘述了他遭受的種種摧殘,揭露了當時社會...

  • 《失物招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認識“失、準”等14個生字,并能加以運用。2、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讀出感情。3、理解課文內容,繼續滲透環保意識!窘虒W重難點】認識生字,加以運用,理解課文。區分易混的字。【教學準備】生字卡。...

  • 《金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4篇)

    一、 導入新課1、 出示金子圖片,讓學生對金子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圖上這閃閃發光的是什么?誰來讀讀課題?(個讀,齊讀)見過金子嗎?對它有什么了解?(個說)2、 講解“淘金者”點出金子非常珍貴,它簡直就是財富的象征,于是就有很多人...

  • 《小鎮的早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在指定的詞語中正確使用“的”“得”“地”2.會用“價廉物美”、“吸引”各寫一個句子;能給句子加上頓號,并能說出頓號的作用。...

  • 《孔繁森》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2.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孔繁森的崇敬之情。3繼續學寫剩余生字。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重點:正確美觀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激發學生對孔繁森的崇敬之情。...

  • 《林!返谝徽n時教學設計(精選17篇)

    執教:王麗萍 一.引入新課,激情引趣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第十四課——《林!。板書:14 《林海》齊讀課題。這里的“林!笔侵改睦?(我國的大興安嶺)在三年級時我們學習一篇《美麗的小興安嶺》,大興安嶺的景色又是怎樣的呢?在...

  • 《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思路:首先創設情景,出示翠鳥的圖片或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課文之后,利用提問和指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逐步理解課文內容,其間,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用生動活潑的畫面再現翠鳥的身姿和動作,使學生讀懂課文,并能比較深...

  • 《蒙蒙細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6篇)

    設計并執教:紹興縣秋瑾小學 俞東江 ◆課時目標:1、學會6個生字,理解5個新詞;2、流利地朗讀課文;3、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艚叹邷蕚洌夯脽羝。◆課前活動:考考大家積累的詞語是不是很豐富。...

  • 《蒙蒙細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6篇)

    老李ABC 教學目標:1、通過比較,繼續學習有關句式特點和表達作用。2、認識課文的開頭與結尾的象征意義和作用。3、利用文中的空白,進行說話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 《鳥島》第二課時(精選14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34《鳥島》第二課時(實踐課教案)目標:精讀課文,學寫剩余生字一、 導入,并復習詞語1、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去游覽一個好玩的地方,想去嗎?2、不過在出發前,我們得先闖個關,如果你們能把這些詞語...

  • 《學會查“無字詞典”》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學語文不光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视频 |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蜜臂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图片小说校园激情都市 | 两性色黄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黑人粗暴多交高潮水最多 | 成人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a| 日韩wuma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国产gay高中生小鲜肉屁股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 国内毛片 |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视频 | 欧美三极 |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gl视频 | 久久中文字幕美谷朱里演员表 |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农村人伦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亚洲精区二区三区四区麻豆 | 色爽爽爽| 黑人巨大人精品欧美三区 | 免费看裸体美女脱了衣服露视频胸 | 打开腿让我添你下面小污文 |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成人 | 日韩天堂在线 | 国产原创中文视频 |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 大学生不戴套毛片视频 |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 竹菊影视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久久久国产精华液2024特点 |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桃花影视 | 国产高清成人 | 日韩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 亚洲AV国产精品无码A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