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教案和反思
……
師:對于各組發現的方法,你們認為哪種更簡便,為什么?
生:方法1直接數太麻煩,方法3把這個圖形分割成4塊,算出或數出其中一塊的蘭色面積再乘4比較簡便。
生:方法4想法很巧妙,也比較簡便。
……
師:(小結)大家對比很認真。對于這種在方格圖中計算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直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用大面積減小面積,還可以對整體進行分割,一部分一部分數或算。具體運用哪種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對待。
(三)綜合應用,鞏固提高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練一練第1題
師:請同學們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題,比一比誰的方法簡便。
(匯報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運用的方法。)
2.題型開放,發散思維
師:先獨立解決練一練第2題,然后小組內交流解決方法,簡單記錄到合作卡上。比一比哪個組方法最多。
(匯報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哪種方法簡潔。)
3.觀察對比,發現總結
師:請同學們獨立解決練一練第3題,對比兩組題,將你的發現簡單的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間進行交流。)
(四)全課小結,課后拓展
師:對于計算方格圖中規則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數,還可以“大減小”。如果沒有方格圖,我們該怎樣解決一些圖形的面積呢?明天的數學課上我們將繼續學習。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空白方格上設計一些你喜歡的圖案,讓你的同桌幫你算一算圖案的面積,還可以把他們寫進數學日記。
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設計上講,我充分考慮到學生是主體的新理念,采用小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學形式,在大膽猜測、積極嘗試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對于不同的情況進行優化選擇。
這節課成功之處:⒈小組交流的前提是獨立思考,教師巧妙地運用課前的對話,激發起學生的探索欲望,鼓勵學生自己尋找解決的策略,當60%的孩子已經發現了一種方法之后,教師馬上適時開展小組交流,全班展示。2、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沒有強制學生必須選擇最簡便的方法,而是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使用。3、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不多,但每次都恰到好處,點撥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