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的碰撞——《積的近似值》兩種導入法的比較
3.效果的不同:教師甲的教學由于敲上了“封閉”的烙印,可以預見,學生只會解決課本上那些要求明確,答案唯一的習題,對于解決實際問題往往會束手無策,無所適從,而教師乙的教學注重與生活的結合,注重了策略的選擇,同時又不放松基礎知識與技能,因此,在面對現實問題時,往往能做到策略多樣,方法多元。的確,在兩堂課后面進行的練習部分中,也正驗證了這一點,這里就不再贅言。
理念的碰撞——《積的近似值》兩種導入法的比較
周 次 12 課次 3 授課課題 求積的近似值 教 學 基本內容 教科書第90頁例3及相應的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5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求近似值的方法,學會求積的近似值,并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四課時 積的近似值教學內容:p10例6、做一做,p13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會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求近似值的方法,學會求積的近似值,并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過程]一,復習引新.1,寫出下表中各數的近似值.(練習十五第1題)①先讓學生說說精確到個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是什么意思 再讓...
積的近似值1.按要求取近似數。3.46(保留一位小數) 1.958(精確到百分位)2.968(保留整數) 2.4372(精確到0.001)2.判斷對錯(1)3.043保留一位小數是3.0( )(2)近似值2.7和2.70的精確度不同。...
教學內容:教材p11例6及練習三第1、2、3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過程與方法: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讓學生學會根據題目要求與實際需要求積的近似數,并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頁例3,試一試及練習十六第1~5題。教學目標 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教學過程一、復習:1、計算下列各算式。...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小數近似值的含義,能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數乘法計算中積的近似值。2.提高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3.聯系生活實際,感受取積的近似數的應用價值,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p90例3,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5題。教學要求: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近似值的含義,能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數乘法計算中積的近似值。2. 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題四:積的近似值(a)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頁的例5及“做一做”,練習二的第1~4題.教學目的使學生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教具準備教師在小黑板上畫出下面的表格,以備復習時用. 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整數1.28...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 第九單元90頁例3、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4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小數近似值的含義,能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數乘法中積的近似值。...
聽課記錄 聽課人:鄧德巍時間: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 節次:上午第一節 執教:馬云飛課題:積的近似值 年級:一年級 學科:數學教學過程:一、直接寫出得數。3.42 0.639 0.70.8 40.5 3.57 0.255指名學生匯報,全班核對答案。...
[教學內容] 求小數乘法的。[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求小數乘法的的方法。 2.培養學生自覺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小數乘以整數和一個數乘以小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七頁的例五及“做一做”,練習二的第1-4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懂得求積的近似值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值,并能根據實際需要與題目要求正確地求積的近似值。...
教學目標 1.理解求近似值的實際意義,掌握求的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求小數乘法中. 教學難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求小數乘法中.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一)口算 0.21×0.4 3×0.6 2.5×...
教學目標 1.理解求近似值的實際意義,掌握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求小數乘法中積的近似值. 教學難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求小數乘法中積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