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上《小數乘整數》評課紀錄
總體給人感覺自然,樸實,老師并沒有刻意的一味追求浮在表面上的熱鬧,而是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尊重每個學生,即使是學生的想法是錯的,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的對話交流,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交流,在交流反饋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學生的思考過程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對這些算法質疑,以集體的智慧促進算法的理解。從而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數學思路更加寬廣,發展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另外,四位老師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很強,教學基本功非常扎實,板書工整清晰,重點突出,語言干凈,有啟發性,課堂中都能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構非常緊湊,流暢。溫表
通過這四節課的學習,感受頗深,同時對自己教學也是一個檢驗、反思和激勵。當然,我們教研組認為以下三個方面值得商榷:
1、強化習慣意識,扎實提高學生的計算技能
①估算的意識與習慣的培養,估算在計算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因此,老師就要有意識地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在計算時,可以讓學生先估一估答案,然后再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學生數感的形成,有助于學生計算準確率的提高。所以我們不不是在教材中要求我們估算我們才估算,而是要讓估算成為一種自覺的習慣。我們在聽課時,只有王根娣老師和孫其強老師滲透了估算的內容。②自覺檢查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因為學生的很多錯誤,往往是因為學生書寫潦草造成的,所以,書寫規范是數學教學中應常抓不懈的事情。
2、學生思考探索的空間不夠。
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其實是從整數乘法計算法則遷移過來的,教學中讓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小數乘整數》計算時,其實是先按整數乘整數的方法來計算,然后解決小數點的位置問題,這是需要探究的!是需要發現的!個人認為,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了,另外如果在教學0.83和2.353后,教師再出幾對整數乘法和小數乘法的簡單對比題(保證學生可以用同數相加的來解答),例如:62 ,0.62,0.062; 53 , 0.53,0.053;請同學們計算后觀察并思考:你發現小數乘整數和以前學過的整數乘法之間有什么聯系?那么積里的小數點的位數是由誰決定的呢?這樣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自然就在大量的事實面前形成了。
3、學生的作業一定要呈現。
個人認為一定要呈現,通過何種方式呈現,我認為,孫其強老師的做法很好,4堂課這樣的錯誤在每一個班上都有,但是由于有的老師讓學生上黑板板書,有的老師在投影上呈現出來,讓這樣的錯誤成為學生學習的資源,同學們展開討論,得出正確結論。這樣的教學不僅突破了難點,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也得到再一次深刻理解。學生掌握知識本身就有一個從模糊到清晰、從具體到抽象、從直覺到邏輯的過程,我們教師也要接受這個過程,在教學的時候某些細節還要細致些。
以上就是我們教研組討論的一些心得,愿與其他教研組一起討論交流,有不成熟的地方,還請其他同志批評指正,最后感謝教科室的精心組織,精心安排,感謝四位老師的辛勤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