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數學廣角 1(新人教五下)
【 新知識點】利用天平找出5 件物品中的1 件次品
利用天平找出多件物品中的1 件次品
【 教學要求】
1 .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2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教學建議】
1 .加強學生的試驗、操作活動。
本單元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大都可以采取學生動手實踐、小組討論、探究的方式教學。實際教學時,可先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充分地操作、實驗、討論、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
2 .重視培養學生的猜測、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
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活動,僅僅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基礎或前奏,教學的重點在于活動后的猜測、歸納、推理活動,由此促進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動中,學生往往會得出多種解題策略。教學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從這些紛繁復雜的方法中,從簡化解題過程的角度,找出最優的解決策略。
[課時安排]2課時
一課時
教學內容:數學廣角,教材第134頁的例1。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初步認識找次品這類問題及其基本的解決手段和方法
2 .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找次品這類問題及其基本的解決手段和方法。
教學難點:嘗試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天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出示天平教具,提問: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嗎?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學生介紹自己對天平的了解,闡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天平大家都見過嗎?有兩個托盤,如果兩個托盤里的物品質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會… … 輕的一端就會… … ,指針會指向……。
老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天平的工作原理。今天我們就運用天平來學習找次品的方法。[板書課題]
2 .創設情景,自主探索。
( 1 )出示鈣片,提出問題:這里有5 瓶鈣片,其是有一瓶少了3 片,你能用什么辦法把它找出來嗎?
( 2 )獨立思考。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設想,積極發言。
老師指導學生認真傾聽并且積極評價各種方案:打開瓶子數一數(不衛生)、用手掂掂(誤差較小,容易判斷錯誤)、用秤稱、追問:你選擇用什么秤來稱?
綜合比較幾種方法(打開瓶子數一數、用手掂掂、用盤秤稱、用天平稱… … ),哪一種更加快速、準確?(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些情況,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個質量不同的,輕一點或是重一點,利用天平能夠快速準確地把它找出來,我們把這類問題叫做找次品。(板書課題:找次品)接下來我們再請天平來幫幫忙。
二、教學實施
1 .出示例1 :這里有5 瓶鈣片,其中1 瓶少了3 片,設法把它找出來。
2 .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 1 )我們可以拿出5 個學具代替鈣片,利用學具自主探索,想象一下,怎樣利用天平找出少了的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