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師:對這兩個三角形你們還有什么發現?
教師:你是怎樣發現的?
學生可以說觀察到兩個三角形一樣大,也可以用剪下來比的方法發現兩個三角形一樣大。
教師:這兩個三角形一樣大,我們就可以把其中的一個三角形補在另一個三角形旁邊。
用多媒體直觀地演示三角形的剪拼過程。
教師:發現了什么?
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平行四邊形剪拼一下,邊剪拼邊思考兩個問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
(1)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2)怎樣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學生拼組后回答。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
教師:是這個意思嗎?
教師:用這個面積公式計算一下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看算出來的面積是不是與數方格數出的面積相等。
學生計算后,發現計算的面積與數方格的面積相等。
教師:從中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教師:請同學們從盒子里面拿出2號信封,用信封里的平行四邊形先在方格紙上數出面積,再用面積計算公式算出面積,看數出的面積與計算的面積是否相同。
學生計算,略。
……
(本案例由周艷梅提供)
第2課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7~88頁例3、例4,課堂活動第2題,練習十八第4~9題。
【教學目標】
1. 能應用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有關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簡單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2.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學生準備七巧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引導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并用這個公式計算下面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圖形底高面積平行四邊形8 cm7 cm2.4 dm1.5 dm抽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要求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教師: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課堂活動第2題
教師:請同學們在你的七巧板中找出平行四邊形,算出面積。
學生計算后,相互交流,抽1個學生說一說自己計算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先要測量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再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的計算公式算出七巧板的面積。
教師:這里老師有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先測量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后再計算面積呢?
教師:也就是說,在應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之前,要先考慮是否有底和高這兩個條件。下面我們來研究這個問題。
2.教學例3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87頁例3)
教師:要求這塊鋁皮的面積,要先知道哪些條件?
教師:為什么?
教師:題中告訴了我們底和高了嗎?
教師:能說說你的解題思路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先算出高是多少,再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隨學生的回答作右圖所示的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計算出這塊鋁皮的面積。
學生計算后,抽1個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讓學生解釋一下在72×(72+22)這個算式中,72+22算的是什么?后一步又是計算的什么?
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分析練習十八第4,5題的解題思路,然后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3.教學例4
教師:我們再來解決一個問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4)
教師:要求這塊地大約能收多少千克小麥,你覺得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討論后回答。要重點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要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后再算小麥的質量,因為小麥的質量是根據土地面積來測算的;另外還要注意問題中的“大約”兩個字,即不要求算出精確的數據,只要一個與精確數接近的近似數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