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通分(一)(新人教五下)
第三課時:通分(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93 頁的內容及第95 頁練習十八的第1 題。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鞏固學生對同分母分數大小比較方法的掌握,并學會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2 .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3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同分母分數和同分子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同分母分數和同分子分數大小比較方法的算理。
教具準備:每人兩張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紙,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提問: 3/10的分數單位是() ,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二、教學實施
1 .出示例3 。(出示情境圖)陸地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的3/10,海洋面積占地球總面積7/10
。地球上是的陸地多還是海洋多?
放手讓學生自己根據條件比較。學生互相交流方法、結果及理由。
小結:要比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誰大,就是要比較3/10和7/10
的大小 。因為3/10表示把地球總面積看作單位“l " ,把單位“l ”平均分成10份,陸地面積是這樣的3 份,海洋面積是這樣的7 份,所以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也可以這樣想:3/10是3 個1/10,7/10是7 個1/10,7 個1/10大于3 個1/10,所以7/10大于3/10。
比較下面各組分數的大小。(教材93頁練習第一排,學生獨立完成,口答結果。)
提問:以上各組分數有什么共同特點?同分母分數如何比較大小?(學生歸納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小結:同分母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2 .再出示:3/8○3/4
這兩個分數大家還會比較嗎?請學生嘗試比較大小后,請學生匯報自己比較的結果及理由。
方法一:也可以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兩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進行比較或畫圖來比較。
方法二:學生可以用分數單位的大小推出:因為1/8<1/4,所以3個1/8小于3個1/4。
結合過生日切蛋糕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1/8小于1/4。即平均分的份數越小,每人吃的一份越大。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人吃的一份越少。
比較下面各組分數的大小。(教材93頁練習第二排,學生獨立完成,口答結果,并指明說一說理由。)
提問:以上各組分數有什么共同特點?分子相同的分數如何比較大小?(學生試著歸納)
小結: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小的比較大。
三、思維訓練
l . 在1/8<1/()<1/3,括號里可以填哪些整數?
2 .小明、小剛、小亮和小紅四人分別看一本同樣的故事書。兩天后,他們各看了這本書的5/7、4/9、5/6和4/7。他們誰看得多?按照從多到少的順序排列起來。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在三年級學習比較分子是1 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的基礎上,研究了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的問題,并且得出了結論: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大的分數比較小。
五、作業:p93頁第1題
板書設計:通分
例3 7/10>3/10 3/8<3/4
同分母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同分子分數,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難點是同分子分數大小的比較,教材沒有將此所有例題,因此教師有必要補充相應的例題來充實本課新授內容。
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學生不用直觀圖,僅憑借已掌握的分數意義和分數單位的相關知識就完全能理解掌握。但同分子分數大小的比較理解起來則明顯難度較大,今天的教學中,我借助折紙涂色的活動直觀展現分數大小來幫助學生理解。還應用生活中常見的切生日蛋糕作為教學原型,幫助啟發學生思考,從而理解了分母越大,分數單位越小的道理。
折紙的操作活動和“切蛋糕”的形象比喻,對今天新知的掌握起到極大促進作用,學生作業正確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