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93-9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能準確快速地比較各類分數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義和作用。
2. 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合作、交流、歸納等一系列數學活動,能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并使策略最優化。
3. 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滲透愛國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通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93至94頁的內容。這部分教材以分數的大小比較為線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學通分。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應用,在分數加減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是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和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重要步驟,所以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部分內容。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力求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較法、觀察法等。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已經初步學習了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所以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難度不大,重點讓學生講解判斷大小的理由并及時歸納總結。至于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一部分同學其實已經知道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比較,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過自學環節,順理成章的讓學生轉入本節的重點學習中。
教學重點: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教具準備: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課前調查:
了解學生對冬奧會的關注情況,適當進行補充然后請學生單選或多選溫哥華冬奧會上令你感動的畫面。
【評析:體育最能激發人的愛國熱情,這樣的課前調查,既為本節的教學提供了素材,又滲透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一)激趣導入,提出問題。
1、由溫哥華冬奧會的舉辦,引出調查的信息并出示信息。
師:同學們,XX年第21屆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金牌榜首次進入世界前七!冬奧期間,每一個精彩瞬間都會激起我們的心靈震顫,(出示課件:王濛叩謝恩師李琰、周洋以一敵七摘取1500米桂冠、申趙18年圓夢登頂、中國短道接力金牌失而復得)。
2、讓學生根據統計的結果提出數學問題。
【評析:情境的創設基于學生自己調查統計的結果,不但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解決問題,探究新知。
1、獨立解決問題
【評析:學生獨立思考是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在教學中,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自由地去探究,去發現,親自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已解決的問題,或討論有疑問的地方。
【評析:這個環節可以實現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維方式的互補,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
3、匯報展示
⑴ 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
① 總結方法;
② 練習鞏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