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
⑥師:(課件顯示:合計、總計)各小組的合計數分別填在表中的什么位置?“總計欄”的總計數分別怎樣算?
⑦師:(課件顯示:人數)“人數”代表表中的空格,也就我們所要填寫的數據。
⑧討論:先填什么?再填什么?
學生獨立填表,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
教材給學生提供了結構完整的復式統計表,合理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生課前已經進行了一定的預習,所以教師沒有花時間讓學生獨立設計統計表,而是直接用課件演示復式統計表的常用格式,通過逐步演示與探討,讓學生認識、理解復式統計表各個部分的名稱及填寫方法。
四、認識復式統計表的特點
1、校對數據(課件逐步演示)
2、師:怎樣計算合計數與總計數?有什么區別?
3、小結:合計數是男女生人數的合計,應橫向相加;總計數是四個小組人數的總計,應縱向相加。
4、分析數據:從統計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它和前面的四張統計表比,有什么不同?
學生分組討論,再匯報交流。
5、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學生自由發言。
6、小結:這個統計表是把四個有聯系的簡單統計表合并而成的,橫向、縱向的欄目都比較多,我們把這樣的統計表叫做復式統計表。(板書“復式”,完善課題)
【設計意圖】
填寫合計數和總計數是填寫復式統計表的難點,讓學生討論填寫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填寫方法,理解統計這些數據的意義。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五、練習應用,加深理解
1、完成第106頁“練一練”。
①、師:你能試著填寫這張統計表嗎?
學生獨立填表。
②學生嘗試填寫,師巡視,讓一名同學板演(小黑板)。
③師:請大家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填寫的?
生小組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④師追問:
“合計數”是怎樣算出來的?總計數呢?還可以怎樣計算?師:總計數有兩種計算方法,正好起到了相互檢驗的作用。
⑤師:從這張統計表中,你了解了什么?有何感想?
【設計意圖】
加深對復式統計表的認識,鞏固對統計表的填寫,加強對統計數據的分析。體會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六、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第1題
①簡單介紹“農村固定電話”、“城市固定電話”、 “移動電話”的含義。
②提出填表的要求。提醒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合計數”和“總計數”,學生獨立填空。
③分析統計表,引導學生解答討論題。
④追問:看了這兩張統計表中,你有哪些想法?
2、完成練習二十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學生交流。
七、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與體會?
八、課外實踐題
(課件出示統計表)請同學們課后完成五年級一班同學家庭電話擁有情況統計表。
【設計意圖】
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統計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105-106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2題。
教材分析:
例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呈現了五年級4個興趣小組活動的情境,并給出每個興趣小組男女生的人數,先讓學生把4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填在單式統計表里。這樣,既讓學生回憶了單式統計表的結構和填寫方法,體會到每張統計表只能反映一個興趣小組男、女生人數情況,又為引出復式統計表提供了素材。之后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把4個小組的人數合并在一張統計表里。這一明確的問題有助于引發學生學習復式統計表的需要,體會復式統計表的作用。考慮到復式統計表的結構、表內數據的填寫和分析,都要比單式統計表復雜,教材給學生提供了結構完整的復式統計表,只要求學生把數據填寫在復式統計表里,而不要求學生自己制作復式統計表,這就合理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生通過填寫數據,體會到復式統計表是前面幾個同類單式統計表的綜合,在一張復式統計表里能夠同時反映4個興趣小組男、女生人數。在填表后、教材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針對填表過程中容易發生的錯誤,讓學生交流計算合計數和總計數的方法;第二個問題是讓學生通過比較和分析進一步體會復式統計表的特點,以及它與單式統計表的聯系和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