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百分數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2篇)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百分數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
第七課時整理與復習(二)(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解決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養成對所學知識及時思考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概括和整理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感情。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的概括和整理能力
【教學難點】 對所學知識及時思考和整理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指導整理
1.學“你學到了什么?”
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并用簡單的語言對每個單元進行概括。
學生進行交流然后匯報
教師鼓勵學生富于個性的整理方式,并于全班講評。
2.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指導學生相互討論交流
教師參與討論
學生匯報,學生自評通過交流從而解決問題。
二、指導練習
1.練一練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77頁1題
教師個別指導全班講評
2)讓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77頁2題
教學過程備注欄
讓學生自評
然后請學生自己出題進行練習
三、總結
教師請學生試著小結并補充
四、作業設計教科書第77頁3、4 、5題
第八課時 整理與復習 (二)練習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整理與復習前面所學的內容
能力目標: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 百分數的應用
【教學難點】 進一步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整理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查漏補缺
針對學生的作業問題進行歸納
全班講評
二、指導練習
2.練一練
a)讓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77頁6題
先鼓勵學生估計誰的體積大
然后進行計算反饋講評
2)讓學生估計兩個正方形體積相差多少?然后進行計算
學生匯報自評
3.教科書第77頁7、8、9題
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進行解答
教師講評
教學過程備注欄
4.實踐活動
指導學生進行調查,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注意讓學生說出估算培養估算意識的形成
強調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三、作業設計 教科書第77頁10題
第九課時 數學與購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并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發展估算意識。
能力目標:體會解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情感目標: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發展估算意識。
【教學難點】 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進行合理估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教師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設一家人去超市購物的情境
電腦課件提供所購物品種的價格表
1提問:
估計花了多少錢?
二、思考交流
1.鼓勵每一個學生獨立思考,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
2.小組討論分析
讓學生分組對各種策略加以比較與分析,體會幾種策的特點
3.全班展開討論
交流各種不同的策略,分析每一種策略的思路和適用性
讓學生說說它們之間的聯系
三、開發思維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合理策略,鼓勵學生嘗試說明估算的思路
數學學科(五年級)教學設計
授課教師:
教學過程備注欄
四練習
指導“試一試”
第1題
引導學生看懂情境,單價不到13元,2千克應不到26元,所以店主錯了。
第二題
先讓學生明白“八折”的意思,然后引導學生對打折后的價格進行估算。
五總結
六、作業設計教科書第77頁10題
【板書設計】
數學與購物
估計花了多少錢?【教學反思】
“數學與購物”中的“估計費用”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教材創設了一家人去超市購物的情境,提供了所購物品的價格表,要求學生根據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解決問題。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綜合應用的知識,探索估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教材中提供了5種不同的估算策略,其目的有二:一是對常見的估算策略進行總結;二是讓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
教學時,在呈現問題情境后,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探索、交流等活動主動地進行學習,鼓勵每一個學生獨立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探索估算策略,并在小組內對各種策略加以比較與分析。
第一種策略是將最高位加起來,稱為“去尾法”;第二種策略是將個位上的數字進一,稱為“進一法”;運用這兩種方法可以做出結果的范圍。第三種策略是“四舍五入法”;第四種是“湊十法”第五種部分加數分別相加湊十法。教學時,要對這幾種主法進行分析比較,體會這幾種策略的特點。生活中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策略。如果學生還有其他的估算策略,只要合理,我們都應給予肯定。但要鼓勵學生嘗試說明估算的思路。教學時,我們既要鼓勵學生探索多種估算策略,也要把握好度,不宜為了追求策略多樣化而人為造出許多策略,需要使學生明確應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理的策略。
第十課時 購物策略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根據實際需要,對常見的幾種優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較。
能力目標: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發展數學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根據實際需要,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不同情況下各個商店的優惠策略,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教學難點】 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與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淘氣準備為慶祝節日,到商店去買飲料。可是淘氣跑了幾個商店也沒買到飲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原來各大商店正在搞促銷活動,淘氣傻了眼,不知到底該去哪個商店買?你能幫幫他嗎?
(二)、引入新課,探究購物策略
請看大屏幕,自己讀題,淘氣不明白這些標語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 (解讀信息)
師:作為顧客,面對不同的優惠策略,可能會思考什么問題呢?(到哪一家商店買東西最優惠呢),怎樣購物最省錢是顧客購物時要考慮的問題,想出省錢的購物方案就是顧客購物時的策略,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購物策略。
你還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大瓶裝1200ml 10元
小瓶裝 200ml 2元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每一家商店優惠的策略了,那么如果你要買東西,你選擇哪個商店?那么讓我們一起去買一些飲料吧?看一看到底到哪個商店買飲料更便宜?分別出示三種情況帶著學生一起來計算。
出示問題:
①要買1小瓶飲料,去哪個商店較為合算?
②要買1瓶飲料1小瓶飲料,去哪個商店較為合算?
③淘氣要買3大瓶飲料和3小瓶飲料,你會建議他去哪家商店?
1、解決問題(1)
淘氣想買1小瓶飲料,你認為去哪個商店最便宜?誰來大膽估計一下?請把你的驗證結果寫在本子上。
學生口答(思考一下,誰來說)
甲商店:2.00元
乙商店:2×0.9=1.8(元)
丙商店:2元
師:你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得到結果的?
(引導學生發現通過計算比較三家商店的價格,選擇便宜的商店買。)
師:你非常細心,分別算出三家的價格進行比較,乙商店最便宜。如果淘氣要買1大瓶和1小瓶,你建議他去哪個商店呢?快幫他算一算,比一比,寫在本子上。
2、解決問題(2)
甲商店:10元
乙商店:(10+2)×0.9=10.8(元)
丙商店:10+2=12(元)
師:同學們真能干,很會買東西,這時淘氣想干脆趁商場打折,不如多買一點。于是他決定買3大瓶和3小瓶飲料,去哪個商店最合算?把你的算法寫在練習本上。
3、解決問題(3)
甲商店:3×10=30(元)
乙商店:(10+2)×3×0.9=32.4(元)
丙商店:(10+2)×3×0.8=28.8(元)
師:同學們真是聰明的消費者。幫助淘氣解決了問題,買到了最便宜的飲料。通過剛才的購物活動,你有什么發現?同桌交流。
生:30元以下的 甲、乙商店 30元以上的 丙商店
在不同的商店買同一種商品時,通過計算比較,還要看購買數量及商家的折扣進行選擇。
帶著我們的發現,請看問題(4):
班里舉辦聯歡會,要給每位同學準備約200毫升飲料,如果淘氣班上共有學生35人,你認為去哪個商店購買比較合算?
4、解決問題
師:你們認為該到哪個商店去買合算呢?
生:丙商店,因為超過30元的商品到丙商店會便宜些?
通過以上一些具體購買情況的分析,你現在在買飲料的過程中會給淘氣怎樣的購買建議呢?
不錯!不錯!真不錯!同學們真是精明的購物小能手! 師:在這個例子中,你能總結出怎樣的購物策略?(貨比三家)
(三)研究其他的購物策略
在買物品時不僅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優惠不知如何選擇,有時也會因為物品不同容量的包裝而不知如何選擇。如:牛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而同一種牛奶往往會有不同的包裝。我們在購牛奶時,選擇哪種包裝的牛奶合算呢?下面我們就讓我們和淘氣一起繼續買酸奶去!
1、請看屏幕,從圖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認為哪種包裝的牛奶便宜呢?
了解了這些信息,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1)要買1升酸牛奶,有多少種買法?怎樣買合算?請思考一下,需要計算的請在練習本上算出得數。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
(2)要買1.5升酸牛奶,有多少種買法?怎樣買合算?
請思考一下,需要計算的請在練習本上算出得數。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及答案。
出示(3):要買2.4升酸牛奶,有哪些買法?怎么買最合算?同桌合作完成,
請看合作要求:
(1)同桌交流不同的購買方案
(2)比較出最合算的買法。
(3)然后上臺展示。
學生完成。匯報。
方法一:2(大盒)×9.7元+2(小盒)×2.6元=24.6元
方法二:4(中盒)×5元+2(小盒)×2.6元=25.2元
方法三:12(小盒)×2.6元=31.2元
方法四:2(大盒)×9.7元+1(中盒)×5元=24.4元
(不但省錢,還可以多買100ml)
……
師:同學們說得都有道理,就按你們喜歡的方法來買吧!
師:這是買不同容量的同一商品,你有什么發現?在購買酸奶的過程中你會給出淘氣什么購買建議?生:同一商品,大包裝比小包裝便宜。
師:在購買同一種商品,不同包裝時,在滿足所需量的前提下,同一種食品,大包裝要比小包裝便宜。所以我們盡量購買大包裝。當然有時也要根據個人的需要來選擇。
(四)拓展應用,解決生活中的有關“購物策略”的數學問題。
“十一”期間,各大商場舉辦讓利銷售活動,同一品牌的服裝一套售價450元。
甲商店:買一套贈送價值50元的襯衫一件。
乙商店:九折優惠
丙商店:購物1000元以上八折優惠。
(1) 要買3套服裝去哪個商店較為合算?
(2) 如果要你去買這樣的一套服裝,你打算怎樣買?說明理由。
師:從解決這題的過程中,對你的購物策略又有什么啟發呢?(在商
優惠措施差不多的情況,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選擇商家)
(五)數學故事:(機動)
有一個人,要買帶骨的肉,他來到賣肉的地方,結果看到上面寫著:“骨頭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那人就對賣肉的人說:“我要買帶肉的骨頭,多少錢一千克?” 賣肉的人一聽,想:骨頭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加起來不就是15元嗎。于是就對那個人說:“15元一千克。”。如果你是買肉的那個人,你會同意嗎?為什么?
(六)、小結
師: 這節課我們關注了生活中購買物品的問題,用數學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看來要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并不容易,關鍵要掌握購物策略。相信大家通過學習,一定能掌握!
【板書設計】
購物策略
到哪一家商店買東西最優惠
第十一課時 包裝的學問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解決包裝問題,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展優化思想。
能力目標: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利用表面積等有關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策略。
【教學重點】 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討論如何節約包裝紙。
【教學難點】 引導觀察、比較、交流、反思,得出節約包裝紙的最佳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磁帶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什么節日嗎?(母親節)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你準備怎樣為媽媽慶祝她的節日呢?
生:利用壓歲錢買媽媽最喜歡的禮物送給她。……
師:送禮物前我們會把禮物包裝起來,怎樣才能把禮物包裝得既美觀又節約包 裝紙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從節約的角度來研究一下包裝中的學問。
板書:包裝的學問
二、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1.師:老師把自己想對媽媽說的話錄到了這盒磁帶里,準備把它包裝起來寄給遠方的媽媽,請你們當設計師幫老師計算一下至少要用多少包裝紙?(不計接口處)
生:不計算粘貼處的話,磁帶盒的表面積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包裝紙的面積。現在請拿出老師讓你們準備的一盒磁帶,(長11厘米,寬7厘米,高2厘米)算出磁帶盒的表面積。
3.現在我們就知道一個磁帶盒的表面積是226平方厘米,也就是包裝一盒磁帶最少要用226平方厘米的包裝紙。那么如果要把兩盒完全相同的磁帶包裝在一起,會有幾種包裝方式?每種包裝各需要多少包裝紙?哪種最省紙?這個問題由小組來合作解決。
合作要求:
組長分配好任務,組員全部參與。
合作內容:
(1)把2盒完全相同的磁帶包裝在一起,有幾種包裝方式?
(2)每種方式各需要多少包裝紙?
(3)哪種方式最節省包裝紙?
小組匯報,演示三種成果。
師:哪種方法最節省包裝紙,為什么?
(這時重疊了兩個最大的面,所以最省。)
板書: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越小,越節省包裝紙。
三、再次嘗試,總結規律:
師:請同學們先猜一猜,老師要把三盒磁帶包成一包,你能設計出幾種包裝方案?
師:不用計算,觀察這3種擺法,你能知道哪一種方案最節約包裝紙嗎?為什么?
學生總結出:要想節約包裝紙,就要盡量“減少”面積最大的面。
4 、四盒磁帶的包裝
師:我們班的同學真聰明,兩盒三盒磁帶的包裝問題都難不住大家,現在老師要準備把四盒磁帶包成一包,你能在不擺磁帶的情況下想象出它有幾種包裝方案嗎?
師:誰愿意說一說,你猜有幾種?
師:我們還是要用事實來說話。把兩個3人小組合成一個6人小組,自己動手擺一擺。
(在擺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互相幫助,記住不要擺重復也不要遺漏,師到小組巡視并對有困難的小組加以指導)
師:指明某個小組匯報,重點要發言的學生可以看著自己磁帶的擺法說出他的包裝方案需要幾個a面,幾個b面,幾個c面,其余同學可以補充。
師:不用計算,觀察這6種擺法,你能知道哪一種方案最節約包裝紙嗎?為什么?
師:真如你們所說的那樣嗎?我們一起來分析這6種擺法中遮住的面的情況。(同時滲透分類的思想)如圖:1、2、3是一類,遮住的都是6個面,可以清楚地比較出第一種擺法最節省包裝紙;4、5、6是第二類,遮住的都是8個面,其中5和6兩種比較,5較節省,4和5再比較,4又比較節省,所以我們最終只要再把1和4拿來比較就可得出結論。
總結:在包裝的過程中重疊的面越大就越節約,但是在擺放的過程中,有時最大的面會發生變化,此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始終使重疊的面是最大的面。
四、課后余味
1、出示問題:(數學書83頁)
把8個磁帶盒包成一包,你能想出幾種包裝方案,哪一種方案最節省包裝紙?
2、出示問題:
小明和爸爸為媽媽挑選了一份生日禮物,并用長、寬、高分別為20厘米、15厘米、8厘米的盒子把它裝起來。小明想親手將這個盒子用彩紙和彩帶裝飾起來,請你為他設計一個裝飾方案。
3、家庭作業
到超市中調查,看看哪種商品的包裝不夠節約包裝紙,為它設計一個最節約包裝紙的包裝方案,并思考:廠家為什么要這么包裝?
【板書設計】
包裝的學問
節約用紙: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越小,越節省包裝紙。
方案1的表面積:20×15×2+15×5×4+20×5×4=1300(平方厘米)
方案2的表面積:20×15×4+15×5×4+20×5×2=1700(平方厘米)
方案3的表面積:20×15×4+15×5×2+20×5×4=1750(平方厘米)
通過比較得出方案1最節約紙
【教學反思】
《包裝的學問》是北師大版數學第十冊綜合實踐內容之一,它是在學生掌握了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體、長方體的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本課中我重視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數學思想方法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以便學生可以進行深度思考。本課中我充分運用了“一一列舉、猜測、推理、驗證”的數學思考方法。其實“一一列舉”學生并不陌生,在以前的“租車問題”和“雞兔同籠問題”上學生都已經運用過。本課中,在進行兩盒磁帶的包裝時,讓學生在頭腦中想象擺放的3種方法,并“通過一一列舉”讓學生把想象的方法表述出來。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能力,還滲透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接下來教師提出最節省包裝紙的要求,學生很容易說出重疊最大面的才符合要求,但這只是一種推測,還需科學的驗證。通過讓學生思考自己的驗證方法,從而得出:計算表面積、只算重合面的面積、不用計算只用推理三種方法,都能得出同樣的結論:將最大面重合就最節省包裝紙,這是不是正確的結論呢?接著讓學生對結論進行質疑——反思——再驗證——生成新的結論。
本節課的第2次操作實踐活動出現在4盒磁帶后、最節省的方法依然是將最大面進行重疊即可,好象又一次印證了這一結論了。隨著4盒牛奶盒的出現,學生有了強烈的質疑,學生通過不同擺法的驗證,從而修正了剛才得出的:將最大面重合就最節省包裝紙的結論,體會到隨著長方體長、寬、高的變化這個結論是片面的。從而抓住本課的實質:重合面的面積和最大時才最節省包裝紙。
另外激勵性的評價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激勵學生不斷嘗試,不斷增強成功的愿望,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解決問題活動的價值不只是獲得具體問題的解,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的發展。其中重要的一點在于使學生學習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某些策略。學生所采用的策略,在老師的眼中也許有優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思考過程中并沒有好壞之別,都反映出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只要解題過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就值得肯定、和贊賞。這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機會。
所以,當學生在驗證“包裝兩盒磁帶中時,我對用計算表面積的方法驗證的孩子說:“看來你們對數學有著非常嚴謹的態度,用數據說話”。對用推理的方法證明的孩子說:“你們沒有用繁瑣的算式就證明了這一結論,讓我們大家欣賞了你們的思路之美!”當有學生提出對“把大面重合后的包裝方式最省包裝紙”這一結論表示質疑時我說:“在多數同學都肯定這一結論時,你能夠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師佩服你的勇氣!”激發其再次深入思考與創新的極大熱情。
同時在這節課中,我也很注意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在學生分別匯報出了算表面積、推理法、和算隱藏面的方法時,我引導學生對這三種方法做出自己的評價,讓孩子們分別體會到三種方法各自的優點,并且做到同學和同學之間相互欣賞。在課堂上,經常性地使用類似的激勵性評價語言,并堅持欣賞每一個學生,那么學生就會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主動提出問題,促使思考向深層次推進。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百分數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2
第六單元百分數
第一課時 百分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經歷從時間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百分數。
能力目標:在具體情境中,解釋百分數的意義。
情感目標:體會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前收集百分數的資料。
2、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板書揭示課題
師:課前讓同學們找生活中的百分數,找著了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百分數。(板書:百分數的認識)
二、 創設情境,初步感受百分數
項目
姓名 投中次數
陸老師 16
姚 明 13
①出示:在一次投籃大賽中,
項目
姓名 投中次數 投籃次數
陸老師 16 25
姚 明 13 20
師:根據現有的數據你能看出陸老師和姚明誰投籃更準嗎?為什么?(不知道投籃次數)
②電腦繼續呈現:
師:現在可以比較了嗎?
③邀請學生一起參加比賽
項目
姓名 投中次數 投籃次數
陸老師 16 25
姚 明 13 20
項目
姓名 投中次數 投籃次數 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
(投中的比率)
陸老師 16 25
姚 明 13 20
× ×
師:必須知道這位同學的什么條件況?(投中次數和投籃次數)
補充數據,出示表格:
師:觀察這張表,我們三人投中次數各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
師;能一眼看出我們三誰的投籃水平最高,誰的投籃水平最低嗎?你打算怎么辦?
項目
姓名 投中次數 投籃次數 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投中的比率) 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
陸老師 16 25
姚 明 13 20
× 10
師:三個分母為100的分數表示什么。
屏幕顯示:陸老師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 。姚明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 。
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 。
師:把分數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由什么好處?(便于比較)
師:因為便于比較,日常生活中產生了百分數。我們可以把這些分母是100的分數都寫成百分數。(顯示百分數的形式)
師:這三句話中的百分數都表示什么呢?
板書:都表示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百分之幾
三、自己動手,嘗試探索百分數的意義。
師:因為百分數便于比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很廣泛。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演示)師:拿出老師發給你們小組的表格,從自己找的百分數或老師提供的百分數中找出一個你們覺得很有意思的百分數,通過討論,小組合作完成這張表格。
百分數意義調查研究表
摘錄
這個百分數是( )和( )比較的結果。
這個百分數表示( )是( )的( )。
四、學生交流,正確構建百分數的意義
生交流、展示
師:欣賞了這么多的研究成果,你知道百分數表示什么了嗎?
板書: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師:這句話中有幾個數?(兩個)對,其實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一種關系,是一種倍數關系。百分數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齊讀概念)
五、基本練習,全面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師:認識了百分數的意義,我們一起來看這樣幾道題如何解決。
1. 練一練:下面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1”,圖中涂色的部分和沒有涂色的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幾?
2.試一試:根據下面每個百分數的意義填空。
①學校合唱隊中,男生人數是女生的45%。男生人數是女生的 ;男生與女生的人數比是( )︰100。(溝通百分數與分數、百分比的關系)
②六年級一班學生的近視率是20%。(溝通百分數與百分率的關系)
( )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20%。(通過這句話你還想到了什么百分數 由此及彼)
③一本書已看了40%(開放性)
( )是( )的( )%。(還可以怎么填?)
六、找異同,深刻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動畫演示:認識了百分數的意義,歡歡和迎迎兩個同學發生了爭論。
1米長的繩子,用去了 ,還剩下39%米。(一個說對,一個說錯)
師:你贊成誰的意見?為什么?
討論得出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 區別
分 數是特殊的分數 既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也可以表示具體數量。
百分數 只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并不表示具體的數量。
七、提高練習,充分體驗百分數的意義
1.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108% 45% 98% 99% 100% 55% 2%
①小明的爸爸是個著名的牙科醫生,經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達到( )。
②一個工廠從一批產品中抽出200件,經過檢驗,有198件合格,合格率是( )。
③某車間經過技術改良,現在每月的產量是原來的( )。
(問:為什么選擇108%?其它百分數合適嗎?)
④一本書已經看了( ),還剩下全書的( )。
⑤我國神舟飛船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發射全部成功,發射成功率是( )。
2. 甲:我們學校的女生人數占49%;乙:我們學校的女生人數也占49%。 這兩個學校的女生人數一定相等嗎?為什么?
七、總結
提問: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八、作業設計
課本第66頁第2、3題
【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認識
意義: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寫作22% 讀作:百分之二十二
【教學反思】
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和分數,特別是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這一內容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百分數對于學生來說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少已有過接觸,比如:及格率、出勤率、投籃命中率等等。所以對于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地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引導為輔的策略,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在積極思辨中發現,在具體運用中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中我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組織學生討論本班幾個男生投球命中率的問題,在比一比誰投籃水平最高的過程中引出了百分數,此時,學生已經隱約之中感悟到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數,是為了比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學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數的含義,也初步感受了比較數據時使用百分數的好處。
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但思考的時間不足,主動探究不夠。
今后還是要注意教學的一些環節的處理,比如百分數的讀寫法涉及到教學的規范性,最好還是教師示范給學生看比較好。
第二課時 合格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能力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理解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必要性,能正確地將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
情感目標:發展學生的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究歸納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分析、解答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 展示課件:練
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三點五 百分之五百
45% 1.7% 126.5%
2、 師導: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百分數,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讀法和寫法,大家根據昨天學習的知識,讀出或寫出上面的百分數。
3、 板書練習:
比較大小:
66% 0.68
4、 師導:上面三個分別是百分數、小數和分數,誰能告訴我這三個數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5、 小組內快速討論,說出討論結果,并說出比較的方法。
6、 導入:接下來我們將學習一種方法來比較它們。
(二) 通過實際問題,學校新課
出示主題圖。
1、學:(1)讀題,明確“合格率”。
(2)學生獨立探究。
(3)小組內互相交流。
2、議:(1)小組內的學習成果在全班交流。
(2)老師適時板書:
合格率:合格的箱數占檢查的總箱數的百分之幾。
甲牌的合格率: 乙牌的合格率:
43÷50 50÷60
= ≈ 0.833
= = 83.3%
= 86%
3、練:
(1)小數、分數怎樣化成百分數的?
0.358 =( )% 1.25 =( )%
(2)自主探索。
(3)小組交流,匯報交流結果。
4、小結:
(1)小數化成百分數:
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2)分數化成百分數:
a 通常先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再化成百分
b先把分數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寫成百分數的形式
(三) 課堂練習,鞏固所學
課件展示練習題:
1、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0.45 = 1.7 = 5 = 0.015 =
2、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
3、 求商化成百分數
7÷25 = 6.8÷4 = 52÷7 = 4.8÷2.4 =
4 、教材67頁“試一試”。
(1)什么是成活率?(成活的棵樹占總棵樹的百分之幾。)
(2)自主探索,獨立解答。
(3)全班交流。
5、回到開頭比較大小的環節,我們還可以利用本課所學的什么方法來比較呢?
(四)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記住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嗎?
【板書設計】
合格率
合格率:合格的箱數占檢查的總箱數的百分之幾。
甲牌的合格率: 乙牌的合格率:
43÷50 50÷60
= ≈ 0.833
= 86% = 83.3%
(1)小數化成百分數:
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2)分數化成百分數:
通常先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再化成百分數
先把分數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寫成百分數的形式
在本節課中,我選擇了“創設情境、提出問題—主動探究、自主建構—靈活應用、拓展延伸”的教學流程。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激活內在需求,并主動進入“調用已知解決未知”的認知活動,并讓學生運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注重的是學生探究的過程,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整堂課我并沒有刻意地去“教數學”,而是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百分率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走進生活學數學。在這里,學生不是在學教材給定的知識,而是在解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和自己所提出的問題。我也不是在“教數學知識”,而是就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百分率與學生作一次深入的“對話”。
最后,抓住契機,在矛盾中深化知識。
由于百分率在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范,但學生實際接觸的卻比較少。為了使學生對百分率的實際意義有更深入的理解,讓學生借助生活經驗討論百分率能大于100%嗎,對百分率的實際意義達到了更深入的認識。
總之,整個教學設計把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數學。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而且形成了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也正是新一輪課程改革要追求的一種境界。當然,在整個的教學活動中,還有很多地方要進行細細的雕琢,只有反復的精雕細琢,才能成為一節好課。
第三課時 蛋白質含量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能力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理解百分數化成分數、小數的必要性,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能正確將百分數化成分數、小數。
情感目標: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 .能正確將百分數化成分數、小數。。
2.理解百分數化成分數、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 五(1)班有50人,男生人數是全班人數的3/5,男生有多少人?
(2)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0.25 1.4 0.123
(3)把分數化成百分數
1/8 3/4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出示黃豆情景圖,問:“從圖中你了解到黃豆含有哪些成分?”(生答)
2、師:要求黃豆中蛋白質的含量算式怎樣列?你能列式求出黃豆中其他成分的含量嗎?
250× 36﹪ 250× 18.4﹪ 250×25﹪
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總結歸納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所以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也用乘法。(板書)
師:算出蛋白質含量.
生:老師,我們沒學過一個數乘百分數.
( 學生發現未學過這樣的算式,是一個新問題,需要研究解決。)
師:有辦法解決嗎?
師:請同學們以250×36%為研究對象,同桌2人為一組開展交流,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并將計算方法寫在練習本上。
生:可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小數,一個數乘分數小數我們學過.這樣就把沒學過的知識轉化成學過的知識。
師強調指出:同學們是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系起來,將新知識轉化成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答,這是我們解決數學問題的好方法。
學生交流后匯報,師歸納學生的解法并板書
師:將分數化成百分數,這三種成分的含量變沒有?
生:沒有
師:只是數的形式發生了改變。
板書:36﹪=36/100=36÷100=0.36 36﹪=36/100=9/25
師主要圍繞以下問題展開討論:
a.題中將百分數化成分數或小數的方法能否推廣到其它的一個數乘百分數?
b.是不是所有的百分數都可以化成分數和小數?
c.如何將百分數化成分數或小數呢?(百分數化成小數有沒有更簡便的方 法?)
通過舉例驗證,交流討論,學生歸納出百分數化成分數或小數的方法。
師板書百分數化成分數或小數的方法,生齊讀。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把百分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同時去掉百分號.
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能約分的約成最簡分數
三、鞏固練習,集體校對:
1.生任選250×18.4% ,250×25%兩道中的一題來求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集體訂正并板書。
2.完成數學書70頁1.3.4題.
四、知識拓展:
小麗家這個月的總收入是3000元,買食品支出的的錢數占總錢數的60﹪,買文化用品支出的錢數占總錢數的1﹪,買玩具支出的錢數占總錢數的10﹪。小麗家這個月買食品,買文化用品,買玩具各支出多少元?
生解答后.
師:你認為小麗家的這個月支出合理嗎?如果是你,打算怎樣支出?
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五、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蛋白質含量
250× 36﹪ 250× 18.4﹪ 250×25﹪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把百分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同時去掉百分號.
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能約分的約成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1)課堂教學應注重互動.
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還要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多運用鼓勵的方法.多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成為課堂的主人.
(2)數學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思想的傳遞。
本課中在對一個數乘百分數的算法探索時,當學生發現可以將百分數轉化成分數和小數來幫助計算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將新知識轉化成學過的舊知識來解決問題是學習數學的好方法”。之所以提到“轉化”思想,我認為,這既是對學法的指導,也是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一節好的數學課,應該不僅僅是教師如何完美的將數學知識呈現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學生從數學學習中獲得了哪些有價值的思想方法,如北師大新教材中已經體現出的類比、轉化、集合、數形對應、符號化等數學思想方法,這些才對學生的后續學習真正受用。數學課的魅力應該體現在對學生思想的啟迪。
(3)數學的教育功能。
新課標從“育人”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一節課應該有情感、價值和態度觀方面的目標。但這一目標又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蘊藏在多個教學目標之中。本課中借助對黃豆營養含量的研究一方面要達成新知,另一方面就是要學生明白蛋白質是人體很重要的營養成分,同學們處在生長發育期,需要注意營養搭配,形成健康飲食的好習慣。我在教學時,這方面體現的還不夠,從全課看,也不夠流暢,自然,如何將教育目標與教學目標有機的統一起來,還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和努力。
第四課時 蛋白質含量練習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熟練掌握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
能力目標: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類推、遷移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正確進行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
【教學難點】 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類推、遷移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把百分數化成小數
75% 12%
2、把百分數化成分數
34% 15%
二、 練習內容
1、 用分數表示下面題的商
9÷11= 16÷ 12=
14÷21= 39÷ 26=
思考:什么樣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
2、 把下列數按從大到小排列
72.5% 7/9 0.7255 0.755
3、想一想、填一填
2/5=( )%=( )(小數)
9÷6=( )/( )=( )%=( )(小數)
4、 判斷
(1)0不是自然數。
(2)1個0.1與9個1/10的和是1。
(3)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4)因為4/5比6/7小,所以4/5的分數單位比6/7的分數單位小。
5、某小學今年植樹600棵,根據下面的條件求出去年植樹多少棵。
(1)去年植樹的棵數是今年的80%。
(2)去年比今年少植30%。
三、教學小結
通過本課練習你有什么收獲?第五課時 這月我當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用百分數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百分數在現實生活的應用價值。
能力目標:在經歷數據調查的過程中,體會百分數與統計的聯系。
情感目標:體會百分數與統計的聯系
【教學重點】 會用百分數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體會百分數與統計的聯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先用等量關系表示各題中的數量關系,再列式計算
(1) 我校有女生450人,占全校人數的 。
(2) 一段鐵絲剪去 ,剛好是3米。
(3) 一桶油倒出20千克,剛好占全桶油的 ,這桶油有多少?
師:解答這類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怎樣的?
師:這節課,我們就用同樣的思路和方法來繼續學習。
二、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同學們,你們家是誰當的家,你了解你家一個月的支出情況嗎?請簡單介紹一下。
師:如果讓你去當家,你會如何支配家里的支出?
師:“當家”中的學問可多了,你們想弄清“當家”中的數學問題嗎?好,今天我們就來研究。
2、揭示課題,板書:這月我當家。
三、探究新知
(一)收集數學信息和問題
師:假如老師想對你家的家庭月支出有一個清楚的了解,而且能一目了然,你會怎樣做呢?(生:制作成統計表)
師:同學們,老師也是當家的,你們想知道老師家的家庭月支出情況嗎?
課件出示統計表:
食品 服裝 水電氣 書報 其他 合計
錢數/元 500 100 125
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40% 8% 2%
師:這就是老師家的家庭月支出情況統計表,但是很遺憾,統計表被弄臟了,其中一些數據看不清楚了,你們愿意幫老師找回看不清的數據嗎?
1、讀懂統計表里的內容
師:仔細觀察,從統計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老師家這個月有哪些項目的支出?
師:這個“合計”是什么意思?
2、提出數學問題。
師:統計表里需要你們幫老師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課件出示:
水電氣支出占總支出的百分之幾?
書報支出多少錢?
其他支出多少錢?
其他支出占總支出的百分之幾?
老師家這個月總支出了多少錢?
合計占總支出的百分之幾?
師:你們都找到了表中的一些數學信息!那我想了解你們對40﹪是怎樣理解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 “總支出“就是“合計”,也就是各項支出的總和。
(二)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嘗試解答
師:同學們剛才提出那么多的問題,你覺得先解決哪個問題比較好?為什么?
那么怎樣解決呢?請同學們靜靜地思考再動筆算一算。
2、交流、匯報
(1)把自己解決的問題與同桌間交流。
(2)指名匯報
師:誰能說說哪個問題能先解決(生:老師家這個月總支出了多少錢?)
請大家認真分析表內數據間的關系,找到等量關系并寫出來,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解答。
師巡視,指名不同算法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說說解題思路與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的算法:
方法一: 方法二:
解:設這個月總支出是x元。 解:設這個月總支出是x元。
總支出×40%=食品支出 總支出×8%=服裝支出
40%x=500 8%x=100
x=500÷40% x=100÷8%
x=1250 x=1250
方法三: 方法四:
500÷40%=1250(元) 100÷8%=1250(元)
3、比較算法的異同。
師:黑板上的幾種算法,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對比
師:同學們,請認真思考,我們在解決“老師家這個月總支出了多少錢?”這個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和復習中的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有什么聯系?
5、小結:其實,百分數應用問題就是分數應用問題,就用解決分數應用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來解。因此,今天所解決的就是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不同的算法,明確分析數量關系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同時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確百分數應用問題就是分數應用問題,就用解決分數應用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來解。 ]
(三)把統計表補充完整
師: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老師家這個月的總支出是1250元。總支出1250元實際上也是什么?那剩下的問題會解決嗎?
1、讓學生獨立把表格填寫完整。
2、全班交流反饋。
四、鞏固應用
1、填一填
(1) 學校里男生人數占51﹪。
( )×( )=男生人數 ( )÷( )=全校人數
(2) 果園里桃樹棵樹是梨樹的120﹪。
( )×( )=桃樹棵樹 ( )÷( )=梨樹棵樹
(3) 五年一班今天的的出勤率是98﹪。
( )÷( )=98﹪ ( )×98﹪=( )( )÷98﹪=( )
2、
類別 本數 占總數的百分比
科技類 2400 20%
故事類 3600
學科類 50%
(1)學校圖書館共有多少本書?
(2)請把上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
項 目 錢 數/元 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日常生活 1100 40﹪
娛 樂 400
其 他 ?
3、把表格補充完整。
4、一套西服按折出售的價格是260元,這套西服的原價是多少元?現價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四、全課總結
作為一家之主的感覺?
【板書設計】
這月我當家
統計表:
食品 服裝 水電氣 書報 其他 合計
錢數/元 500 100 125
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40% 8% 2%
【教學反思】
本節課采用對比認識方法,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為學習新知做鋪墊,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注意教學理念,向學生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觀點,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類推和知識遷移,在本課中有鮮明的體現,是學生學習新知的很好方法。教給學生解題思路是值得借鑒的,本課中,“在已知條件中,首先找單位“1”的量,接著想數量關系式;最后列式。”的教學環節,使學生們學生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比較,進行新舊知識的對比與溝通,是完善思維過程的一個體現。比較,是一種辯證的認識方法,也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一環。我在本課教學中,精心提供思維材料,引導學生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比較,進行新舊知識的對比與溝通,完善思維過程。
新授之前,舊知鋪墊:出示“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類型應用問題。在已知條件中,首先找單位“1”的量,接著想數量關系式;最后列式。通過大量練習,學生能夠自主地利用這三句話,展開思路來解決“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問題。
對比完成新知內容。通過舊知鋪墊,學生可獨立完成“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類型。通過對比,使學生用同樣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用方程或算術法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通過鞏固練習展開思維。我設計的練習一環節,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比較,用更多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應用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思維過程。
成功的課堂離不開師生間和諧的交流和平等的對話。沒有對話和交流就沒有真實的互動,只有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學生才能得到真切的體驗和收獲。
第六課時 百分數練習課(練習六)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正確地讀寫百分數能運用百分數表示事物。
能力目標: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問題
情感目標: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問題
【教學難點】 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讓學生說說百分數的含義
二、指導練習
1.教科書第73頁第3題
要求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最后全班講評
2.教科書第75頁第8題
先讓學生理解題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數與所有植樹總棵樹的百分幾。
獨立完成后,全班講評
3.教科書第75頁第10題
先讓學生明白“優秀率”的含義,鼓勵學生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書第75頁第11題
先看表,弄清題意,然后獨立完成。
學生匯報全班講評
授課教師:
教學過程備注欄
5.教學“實踐活動”
先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交流,體會百分數、分數之間的聯系。
然后鼓勵學生分別總結生活中使用百分數和分數的例子,結合具體事例談談自己的體會。
三、作業設計教科書第73頁第1、2題
【板書設計】
“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數與所有植樹總棵樹的百分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