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統計教案及教學反思
第七單元統計
第一課時 扇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能力目標: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
情感目標: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1、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
【教學難點】 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1、認識扇形統計圖。
先出示“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有寶塔各層的位置和面積,引導學生比較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攝入量的統計表。
(1)完成統計表。
師:請同學們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種食物攝入量占食物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運用統計圖表示上表中的數據。
同時出示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讀懂統計圖,并在與條形統計圖對比中,認識扇形統計圖。
(3)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體會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與作用。
二、體會扇形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1、說一說:觀察下面的統計圖,說一說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出示教科書第85頁四幅扇形統計圖。先讓學生自己讀圖,再說一說,獲得了哪些信息?明白了什么?有和想法或感受?
2、試一試:看圖回答問題。
出示教科書第85頁一年級和五年級兩幅作息時間安排統計圖。
第(1)題讓學生讀圖后交流。
第(2)題引導學生用“24乘每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計算。
第(3)題引導學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統計圖,自己畫一幅扇形統計圖,并與同學交流。
三、作業設計 《新同步》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教學反思】
在統計教學中,學生已經學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對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和表現形式有一些基本認識。但學生沒學扇形,卻要學習扇形統計圖,這就要老師居高臨下,化難為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首先,我帶領學生復習我們已學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知識,讓他們回憶統計圖的作用和優點。
接著,我揭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習扇形統計圖,讓學生自學教材。在學生自學時,出示學習提綱:
1、扇形統計圖是把什么圖形分成了若干份?
2、是用什么線來分的?
3、各部分與整個圓是什么關系?
4、扇形統計圖由哪些部分組成?
在學生自學后,交流學習效果。在講到扇形統計圖是把什么圖形分成若干份和用什么線來分的時候,趁機介紹扇形的知識,讓學生感知扇形是圓的一部分。對于扇形統計圖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我在教學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分組交流討論,憑著自己的發現、自己的想法來探索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我在這里面只是起到一個引導作用,不再是絕對的主體的作用。在教學中,切實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更加堅信,嫻熟的知識儲備和教材體系的熟練程度對于教學所起到的作用。對于教材版本不斷更換和教材不斷修訂的教育現狀,我們教師只有厚積薄發,才能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