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牛津5A Unit 9 Shapes (Period 3)教學案例及反思
… …
(這里的游戲實則是一種語篇訓練,給出謎語的學生要求有豐富的詞匯,熟練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比較正確的語法結構。猜謎語的學生則要求有相應的詞匯,敏銳的聽力及豐富的想象能力。在這節南京市區級公開課上,許多學生給出的謎語,作為本課的亮點,贏得聽課老師的一致贊揚。同時,很多以孩子視角所想象出來的東西,也不時給我以驚喜,在今后相同題材的教學活動中也提醒我發散思維,多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力圖課堂上所教授的內容更加精煉,富有兒童色彩,受到孩子的喜愛。)
step 5 task
t:ok, we’ve reviewed shapes today. now i’ll draw something with shapes on the blackboard.
t: draw an oval ,under it , it’s a rectangle. beside the rectangle there’s a triangle.------ a cup
task 1: please draw things with different shapes and try to describe them in oral and written .
this is a … there’s a … there’re….
(作為高年級的學生,不能僅僅滿足于口語操練,所以我布置了利用各種圖形畫出比較復雜的物品的任務,并用this is a … there’s a … there’re…. 進行筆頭鞏固練習,提高學生寫的能力)
step 6 homework: ( task 2)
1. media shows different signs .ss enjoy.
2. try to design the symbol as you like (such as a symbol for our school/ class/the olympic games/ cars.)
(作業的布置我以圖標設計為主,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它是一種交流和表達的工具,我希望我的學生不僅能學到英語知識,而且能夠將英語作為輔助工具,借以發揮他們的創新、想象及動手創造能力。也許我的學生中就會有未來的藝術家,設計師,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專業素養高的綜合類人才。)
教 學 反 思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合作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本堂課是遵循以上原則,并結合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而設計的。課堂教學以“what shape is it?”為主題,并運用相關的“形狀”進行口語及筆頭的大膽拓展貫穿始終。我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并將所學的知識自然有效地運用于生活實際,收到了“現學現用、學用結合”的成效。
當代教育主張“開放式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創新型人才。基于這一理念,我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要求、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充實了豐富有趣、針對性強的開放性游戲活動,使孩子們在“樂中學、學中樂”。句型“ what shape is it? ”、“it’s… ”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我在教學中分別采用了“猜圖形”、“趣味變形”、“設計標志”等等游戲競賽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另外,在孩子們掌握新知識后,我鼓勵他們結合舊知,將語言技能大膽應運于生活,讓所學的知識得到升華,并把升華后的知識轉變成為真實交際的能力。